启与魅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启与魅:卡森·麦卡勒斯自传
作者:(美)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杨晓荣
品牌方:九久读书人

目录

版权信息

启与魅:卡森·麦卡勒斯自传
卡森与利夫斯·麦卡勒斯二战书信选
附录一 《哑巴》提纲(《心是孤独的猎手》)
附录二 卡森·麦卡勒斯生平年表
译后记
人生回顾并不是从孕育到死亡的有序铺陈。构成回顾更多的是这里那里的片断回忆。
——威廉·苏·巴罗斯[1]
屋子里的静谧一如外面的黑夜深不可测。比夫呆立着,陷入沉思。突然,他感觉胸中一阵悸动。他心头突突乱跳,靠在柜台上撑住身体。一道天启之光掠过,他瞥见了人的奋斗和英勇。无尽的时光中人类那生生不息的无尽旅途。那些劳作的人和那些——一言以蔽之——爱着的人。他的灵魂豁然开朗。然而这些都只是稍纵即逝。他感受到了一种警示,一阵恐惧。在两个世界之间,他竟无所着落了。他看到面前柜台上玻璃的映像里,自己正看着自己的脸。鬓角的汗珠闪闪发亮,面孔扭曲变形。张开的两只眼睛大小不一。左眼眯缝着探究以往,右眼大睁,带着惊恐凝望未来,那里是一片漆黑,是谬误,是毁灭。而他悬在了光明与黑暗之间。苦涩的讽刺与信念之间。他猛地转过身去。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

除自传正文《启与魅》以外,按作者意愿,本书收入了麦卡勒斯第一部小说《哑巴》的提纲(1940年出版时书名为《心是孤独的猎手》)及麦卡勒斯与其丈夫利夫斯·麦卡勒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部分往来信件。
为方便读者,本书另附有麦卡勒斯生平年表。
启与魅:卡森·麦卡勒斯自传
我的生活里差不多全都是工作和爱,谢天谢地。工作并不总是轻松的,爱也是如此,且容我补充这一点。十七岁的时候,我这种工作着的生活几乎要毁了,随后有几年也是这样,起因就是一部我自己都不太懂的小说。我脑子里至少有五六个非常清晰的人物。每个人物都在对中心人物不停地说话。我理解他们,但是主要人物是谁还不明确,虽然我知道他是这本书的中心。我不止一次地想,把这些人物写成短篇就行了,可我总是控制着自己,因为我知道,这部神秘的作品会成为一部长篇。
然后就是突然间,正当我在起居室的地毯上走来走去,不时跳跳地毯图案上隔空的格子,被我自己设下的难题折磨得疲惫不堪时,我一下子就想出了解决办法。中心人物,那个沉默的人,始终都是哈利·米诺威茨,但是我在踱步思考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他是个聋哑人,所以其他人才会不停地和他说话,而他当然也从不回话。
这是一次真正的启示,照亮了每一个人物,让全书有了中心。随即,我把哈利·米诺威茨这个名字改成了辛格,因为“辛格”的意思是歌唱者,可以更好地表现新的构思,而且有了这种全新的理解,书的开头就顺畅了。我写了下面这篇文字作为序言:
本书的广义中心主题在前十几页中即可显现。这个主题就是,人对自己内心孤独感的反抗,以及对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我的渴望。围绕着这个总体思路有若干对立的主题,其中几个可以简述如下:(1)人内心深处有一种需求,要通过创造某种能够自圆其说的原则或者上帝来表达自我。一个人自己心目中创造出来的上帝是他自己的映像,在本质上,这个上帝往往还不如创造他的那个人。(2)在一个无序的社会里,这一个个的上帝或者原则一般都荒诞不经。(3)每个人都必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我——而一个趣味高雅却短视的社会对此经常是排斥的。(4)人类天生具有合作精神,但是一种非自然形成的社会传统却让他们的行为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天性相悖。(5)有些人天生就是英雄,他们愿意付出一切,却不计辛劳,不求个人回报。
不言而喻,这些主题在书里决不是以直白的方式说出来的。透过人物和情景可以体会到这些含义。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读者的领悟能力,以及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否用心。有些地方,隐含的意思深藏于场景的表层之下,有的时候,这些意思会以稍加强调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最后几页里,贯穿全书反复出现的各种主题陡然集中,结尾具有凝聚全局的终极意义。
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十分简单。故事讲了五个孤单且孤独的人,他们都渴望向比自己伟大的力量表达自我,并与之在精神上融为一体。五人中有一个聋哑人,约翰·辛格——整本书就是围着他转。由于孤独,其余四个人在这个聋哑人身上看到了某种神秘的超凡气质,他可以说是成了他们的理想化身。辛格其人因生理缺陷所致,表现出来的个性模糊不清,似乎无所不能。他的朋友们因此可以把他们希望他具备的所有素质都安在他头上。四个人中的每一个都根据自己的愿望形成自己对这个聋哑人的理解。辛格会读唇语,能理解他们对他说的话。在他永恒的沉默中存在着某种力量。四个人全都把自己最隐秘的情感和想法存放在聋哑人这里。
与四个人和聋哑人之间这种状态几乎完全平行的是辛格和他的聋哑朋友安东纳波勒斯之间的关系。只有辛格一个人认为安东纳波勒斯有尊严,也有几分智慧。辛格对安东纳波勒斯的爱像一条线贯穿全书,从第一页直到结尾。辛格的全部身心都为这种爱所撼动,他们分开以后,他的生活就毫无意义,只是在原地踏步,直到他又能和他的朋友在一起为止。可是自诩为辛格朋友的四个人对安东纳波勒斯却一无所知,小说快结束的时候他们才发觉此事。这种局面形成的讽刺意味随着故事发展逐渐增强,越来越清晰可见。
安东纳波勒斯终于因布莱特的病而死去之后,孤独和绝望压倒了辛格,他打开煤气自杀了。直到这时那四个人才开始明白真正的辛格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围绕着这条主线,故事中有很多传奇的特点和色彩。与辛格直接相关的部分全都是用简单的寓言风格写成的。
在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之前,有必要多了解一下这几位主要人物。但是,只有先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才有可能对他们做比较充分的描写。书中所有的事件几乎都是突然间直接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的。在小说的空间里,每个人都通过其最擅长并且是最典型的行动得到展示。
当然了,不言而喻的是,这些个人特点都不是以这里这种直白的讲课方式表现出来的。小说用一个接一个的场景暗示了这些个性特征——只有到了最后,把这些暗示汇集在一起来看,才能从这些人物内心深处的方方面面理解他们真正的个性。[2]
第二天我就开始写这本书的正文了:“ ............

书籍插图:
书籍《启与魅》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启与魅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