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如果想用kindle读精品图书,
就关注这个微信号。
微信号:kindle精品汇
至臻阅读 精品荟萃
作者简介
王晋康
著名科幻作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暨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高级工程师。
1966
年高中毕业后度过了三年知青生涯,1978
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1982
年毕业后进入石油二机集团,曾任该集团研究所副所长。
自1993
年以来,发表和出版科幻小说近百篇(部),共计四百余万字,包括《蚁生》《十字》《与吾同在》《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四卷)等。曾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十二次。作品沉郁苍凉,既融汇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有对宇宙及生命的哲思睿见,深受读者喜爱。
封底短评
前所未有的末日科幻,在曲折莫测、跌宕起伏的宇宙灾难中,重新认识人性和社会,经历只有科幻才能带来的末日体验。
——刘慈欣(科幻作家,《三体》作者)
《逃出母宇宙》中的宇宙灾变让人无法逃脱。这是故事大师王晋康迄今创作的内容最复杂、情节最跳跃、人物最丰富、价值观最僭越的科幻小说,大大增加了2013
年在中国科幻史上的分量!
——吴岩(科幻作家、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慈欣让你感觉,每一颗星星都可能为你闪烁;而王晋康却毁灭了这一切,他让繁星密密匝匝拥向地球,让所有浪漫就此灰飞烟灭。当然,陷入黑暗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光明。作为王晋康迄今为止最为宏大的巨作,《逃出母宇宙》描绘了人类面对灭顶之灾时的卓绝抗争,堪称人类文明的赞歌。
——姚海军(《科幻世界》主编,科幻图书策划出版人)

珍贵的末日体验
刘慈欣
人类面临的灾难是多种多样的,2012
年,欧洲著名的科学传播杂志《新发现》曾经推出过一个专题:世界末日的二十个版本。如果按照灾难规模分类的话,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局部灾难、文明灾难和末日灾难。局部灾难是指人类社会的局部地区和部分成员面临的灾难;文明灾难是指涉及人类世界整体的灾难,这种灾难可能使人类文明全面倒退甚至消失,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总能有足够的数量幸存下来,并重新开始恢复或重建文明;末日灾难是灾难的顶峰,在这样的灾难中没有人能活下来,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将彻底消失。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遇到的灾难绝大部分都是局部灾难,包括自然灾难,如地震和大规模传染病;人为灾难,如战争和恐怖袭击等。这些灾难虽然惨烈,但影响的范围十分有限,地理上的范围一般不会超过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受灾人口一般不会超过三亿。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自诞生以来,几乎没有经历过文明灾难,《圣经》记载的大洪水,按今天的视野看只是局部灾难,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比较接近文明灾难的灾难有两次:1438
年欧洲的黑死病和上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这两者也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文明灾难。黑死病杀死了当时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但并没有影响到世界的其他部分。正如一部科幻小说《米与盐的故事》所描述,即使当时欧洲人口全部死于黑死病,文明也将在世界其他地区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波及全球,战场之广和伤亡之大,史无前例,但由于二战发生在核时代之前,技术水平限制了它的破坏能力,二战中所消耗的炸药的TNT
当量总和是五百万吨,仅为战后不久出现的最大核弹的十分之一。不管哪一方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人类文明都将延续下去。迄今为止几乎发生的唯一一场真正的文明灾难是上世纪北约和华约的核对峙,全面核战争一旦爆发,破坏力足以摧毁文明世界,如今这个可怕的阴影已经远去,使我们对人类理智几乎丧失的信心又恢复了一些。
至于末日灾难则从未发生过,目前也没有明显的迹象和可能性。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在地球上可能发生的灾难都不是末日性质的。我们所能够想到的在地球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灾难,如环境恶化、新的冰期、自然或人为的大规模传染病等,都只能导致人口数量的大量减少或文明的倒退,不太可能在物种级别完全消灭人类。幸存的人类将会借助于灾难前留下来的知识和技术,逐步适应灾难后的世界,使文明延续下去。
末日灾难只能来自太空。
宇宙中充满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有些我们看到了但难以理解,有些我们根本还未觉察,这些力量可以使恒星诞生,也能在瞬间摧毁任何一个世界。我们的行星只是宇宙中一粒微小的灰尘,在宇宙的尺度上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地球在一秒钟内消失,太阳系所受到的影响,也就是其余七颗行星的轨道因地球引力消失而进行一些调整,这样的调整主要发生在小质量的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上,而大质量的类木行星的轨道变化则微乎其微。当这件在我们看来惊天地泣鬼神的灾难发生后,从太阳系的邻居比邻星看来,相当于上万公里外的一支蜡烛边上的一只蚊子掉进烛苗里,根本觉察不出什么;甚至在木星上,用肉眼都很难看到太阳系有什么明显的变化,除了太阳方向的太空中那个微弱的亮点消失了。
与地球上的灾难相比,来自太空的灾难更难预测。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对太阳突然灾变、近距离超新星爆发等太空灾难很难做出预报。而另一类太空灾难则从物理规律的本质上就不可能预测。如果太空中有某种灾难以光速向地球运动,由于宇宙中没有信号可以超过光速,也就不可能有灾难的信息赶在灾难之前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在灾难的光锥之外,绝不可能预测到它。
***
末日灾难在科幻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正如爱情是主流文学永恒的主题一样,灾难也是科幻小说永恒的主题。《逃出母宇宙》就是一部表现来自太空的末日灾难的作品。
《逃出母宇宙》的构想十分宏大,末日灾难的来源是整个宇宙,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与其他类似题材的作品相比,本书的科幻设定有其十分独到的地方。在大部分末日题材的科幻小说中,末日像一堵墙一样轰然耸立在人类面前,一切都清清楚楚;但《逃出母宇宙》中的描述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小说多层面多角度地表现了人类对于灾难的逐步认知过程,真相一步步揭开,曲折莫测,峰回路转,在巨大的绝望中透出希望的曙光,然后又迎来更大的绝望,走到最后悲壮的结局。小说带着读者不断地从希望的顶峰跌入黑暗的谷底,经历着只有科幻文学才能带来的末日体验。同时,与传统的科幻小说中经常表现的太空灾难不同,《逃出母宇宙》中的 ............

书籍插图:
书籍《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 - 插图1
书籍《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