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作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蓝天作镜
刘绍铭 著
黄子平 编选
中华书局
目录
序——兀自燃烧
Ⅰ 美言美语
天堂的滋味
米老奇谭
番薯破腿多
活剧
鸡言鸭语
时移世易
美国的哈英族
文学自残的榜样
老马和老萧
凭老子高兴
卡夫卡的味噌汤
Gobbledigook是怎样炼成的
身份悠悠
“玩儿字”的玩艺儿
恨得其乐
中国通琐言
撒娇
美言美语
脱口秀
狗狗万岁及其他
Ⅱ 冰心在玉壶
人溺己溺翻译事
天朝通事:买办英文
上帝的性别
随笔说夏公
驴乳治相思
冰心在玉壶
英时校长
古道照颜色
以身弘毅
读《橄榄香》
白水黑山的女儿
吃甘蔗的方法
世事原来如此
白虎
揽蓝天作镜
写诗的人
文抄
剑桥取经
随笔
方留恋处
Ⅲ 走在我自己的国土
盛世苍凉
毛丫头
那么衰老的眼泪
秋坟鬼唱诗
浮生杂记
荒谬的角色
旷野的呼声
许倬云传奇
春秋闲话
闲话二则
偶得三则
鳄鱼潭里的风光
扬眉十三妹
懵懂是福
苏青的床边故事
民国女子
私语亲疏有别
爱玲“原罪”说
该拿张爱玲怎么办?
张爱玲的甜言蜜语
张爱玲的英文家书
爱玲五恨
爱玲小馆
序——兀自燃烧
黄子平
爱读刘绍铭的随笔,读时每每羡慕,乃至嫉妒,他一篇又一篇,起得像这样的上好题目:《卡夫卡的味噌汤》、《番薯破腿多》、《驴乳治相思》……题目起得“响亮”(有声有色),文章已是做好了一半。貌似妙手偶得,匪夷所思,其实是读书极多,阅世极深,修行得来的功夫。最重要的是虽然读书极多,阅世极深,却仍然对人间百态有一份执着的好奇,仿佛总在守候那表面光滑的文本或现实,几时闪出一个“精彩的破绽”,立即兜住芸芸众生(包括自己)啼笑皆非的瞬间,顺手安放在妙趣横生的题目中,兀自燃烧。我把这种守候,这种执着,叫做“阅(世)”和“读(书)”的“专注”。
那又如何理解刘绍铭散文写作的“随”与“放”?譬如,《老马和老萧》,你以为要拿“台湾地区领导人”说事了,却原来说的不是马英九和萧万长,而是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穷途潦倒,到邮局寄他后来拿了诺贝尔奖的书稿《百年孤独》,和苏俄音乐家萧斯塔科维奇哆哆嗦嗦访问英国。此马萧非彼马萧,此马萧之间也是风马牛而不相及。又譬如,从晚清林纾高产的听译意译,扯到张爱玲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为美国新闻处辛苦的译作,你始终不晓得这和题目《为了吃一顿饺子》有何干系。直到结尾才点到内地作家莫言答记者问“走上创作道路之缘由”,方知笔耕皆为稻粱谋,作家的高产诚然是因了才情横溢,很多时却是“贫来驱我去”。你于是明白,笔墨游戏一如游戏人间,非“专注”而不能为。谁没有体会过参与游戏时忘我的聚精会神?从球赛紧迫盯人,到打牌凝神看牌,若不专注,就都别玩了。但像散文的写和读这类游戏,有如三五知己扫叶煮茶的“闲谈”,其放松的“专注”体现为对话题的关心,不是要操控话题,而是一起关心话题可能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一种好奇,对闲谈本身的好奇。是“话题”,而不是“题目”,在要求我们的关心。题目只是“话头”或“话柄”,功能乃在于引出话题。所以很多时候题目并不“燃烧”,甚至故意平平无奇地起个《偶得》啦《偶得三则》啦,一样引起我们的关心。
刘绍铭随笔中最见功力的笔墨技巧是“转述”。“转述”与学术论文中的“引文”不同,“引文”乃援引权威(经典的、政治的、历史的)来支持自己的论辩,必须注释周详资料完备,使写作成为某种学问体系的一部分。随笔很少为“转述”注明出处(有炫学之嫌)。随笔作者凭记忆而引述或转述,不像论文那样对引文的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步步为营。在随笔中,转述是作者跟他人的对话,不是提供知识权威的独断声音。正如蒙田所说:“我引述别人,是为了让我自己说得更清楚”,“我让别人替我说我自己不能说的话”。刘绍铭钻研中国古典说部多年,深晓话本演义舌灿莲花的本事。每用说书人口吻,转述的各色人等化身为说书场上的角色,绘声绘色,化高头讲章为乡风市俗,百姓闲谈。很多时经过刘公转述的内容比原文更生动,更好玩儿,更能显现其中的精彩。
刘绍铭关心的话题包罗万象,却也不是没有若干重点,“语言”就是其中之一。几十年做翻译,教翻译,评翻译,乃是风雨平生中的志业,含“英”咀“华”,能不依依?人溺己溺翻译事,中英对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信和达和雅,难信难达难雅,牵连文化价值的比较、交流、沟通和跨越,最是为刘公念兹在兹的事情。《撒娇》说到了汉语中的“撒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反过来,“make my day”非得依不同的上下文译作不同的汉语句子(《美言美语》)。既然世界经由我们的语言才呈现,改变了我们的语言就改变了世界,何况语言又与权力结构撕掳不开。“后现代呓语”(PoMo-babble)怎样摧残了文学教学(《文学自残的榜样》)?官僚语言这种陈腔滥调又如何从官僚体制中不可遏止地每日每时产生出来(《Gobbledigook是怎样炼成的》、《鸡言鸭语》)?而余英时顶着publish or perish的压力,舍美国“汉学”英语论述的主流茕然而立,以中文著书立说,刘绍铭说,这就叫“量才适性,以身弘毅”(《英时校长》)。
刘公年轻时曾以“二残”笔名写过小说,经过夏济安师的点拨,发现散文随笔才是自家所长。这也是或一意义上的“量才适性,以身弘毅”了。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兰姆、美国的梭罗,他们写的这种叫Essay的文字引进中国,“五四”文人一时找不到对译的名称,鲁迅写“随感录”,周作人作“美文”,林语堂呼唤“小品”,也有音译为“爱写”的。最后称之为“随笔”,大约聚焦于这种文体的最重要特征:在现代公共空间发表个人的“思索”,因而是一种启蒙和自我启蒙的文体。这就说到了“典藏”的意思了,因为我们业已处身于这样的时代,建立在印刷与阅读文化基础上的公共空间正在快速萎缩中。有人甚至说“低智商”社会已经降临,其标志是:自虐倾向(身处底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层的意识)、无脑娱乐(无文字阅读的图像消费)、词汇单一(识字的文盲)、盲从专家(权威人格)、弱智官员(不乏有高学位者)、下流语言(脏字流行)、犬儒意识(无厘头文化)、拿无知当个性(我是流氓我怕谁)。此时此刻,还会有谁,投身“玩儿字的玩艺儿”,咬文嚼字含英 ............

书籍插图:
书籍《蓝天作镜》 - 插图1
书籍《蓝天作镜》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蓝天作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