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小札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王圣民
1945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创设并教授美育课,1999年获得由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美育特级教师”称号,也是至今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教师。目前仍活跃在海内外美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一线。
Copyright © 2017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美育小札/王圣民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
ISBN 978-7-108-05774-7
Ⅰ.①美… Ⅱ.①王… Ⅲ.①美育-文集 Ⅳ.①G40-01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10545号
责任编辑 麻俊生 刁俊娅
封面设计 储 平
责任印制 黄雪明
出版发行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印 刷 常熟文化印刷有限公司
排 版 南京前锦排版服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7年1月第1版
2017年1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 7.125
字 数 136千字
印 数 0,001—6,000册
定 价 32.00元
序
陈钢
三年前,我与“上海Lady”程乃珊在上海马勒别墅举牌立“门”,将那时的文人雅聚命名为“克勒门”,继而移师于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在其总经理嵇东明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更丰富的文化沙龙。自此,我俩与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的主持人阎华一起,在共同的文化默契中形成了“克勒门”的“三驾马车”,旨在重新开启城市文化的发动机,将那崇尚高雅、时尚、精致、多元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克勒精神”传承下去。
得益于这一平台,我们结识了许多有着相同志趣和追求的“同门人”。他们中有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演员、记者和主持人,也有影迷、发烧友和爱好艺术文化的企业家。在这里,我们见证过“百乐门”最后一位女爵士乐手俞敏昭弹奏《玫瑰玫瑰我爱你》时焕发的青春神采,目睹了“老鸿翔”的金先生为爱妻丈量旗袍的三十六个点的温馨场面,欣赏过“孙悟空之父”严定宪当场手画孙悟空的精妙笔法,也曾将“芭蕾女神”谭元元闻乐起舞的绝美画面烙印在心间……尽管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从事着不同的艺术事业,但大家心之所思、笔之所写、曲之所奏的内核,都逃不开一个“美”字。
而这一次,我们迎来了一位将“美”视作毕生事业的朋友。
那是一个微风和煦的午后,“克勒门”里茶香四溢,与之相配的树莓蛋糕以“莓”谐音“美”,宣告着这个下午将是一场“寻美之旅”。在色香味俱全的优美环境中,主持人阎华向大家介绍了一位集“美”之大成的嘉宾——全国唯一的“美育特级教师”王圣民。
美育?
台下的朋友们有些疑惑:中国有美育这门课吗?
这个答案,要用王圣民的大半生来回答。
那是1984年,时任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语文教师的她偶然间看到一份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世界各地人民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普遍印象为:勤奋、用功,但大多缺乏艺术与人文修养。这一评价深深“刺激”了热爱教书育人事业的王圣民。从此,她开始了对“美育”的探索,从美术、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中积累素材,将历史的细节与生活的点滴都编入教案,最终于1985年在南洋模范中学开设了全国第一门美育课。此后,她数十年如一日地经营着这项美的事业,凭借自己对美的不倦的热情,将美传播给她所深爱的学生。
美是普遍的。记得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有过一次对美的调查,问题包括什么是最好的小说、最好的戏剧、最好的音乐、最好的电影等。结果,他们从不同读者群体的答卷中提炼出了一些共识:最好的小说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最好的戏剧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最好的音乐是贝多芬的《欢乐颂》,最好的电影是《公民凯恩》,最好的流行音乐歌手是“猫王”……我想,这就是美的经典,而经典就是一种“普遍美”的典范。
美是感性的。它是一种感受、一种感知和一种感动。它从内心出发,又溢于言表。它大于知识,更大于装饰。一次,我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一位女教师带着孩子们观赏世界名画,她并没有向他们灌注过多的课本知识,而是引领着他们的心智与情感走进画中,令他们成为画中人,通过模仿画中人的仪态来感受美。音乐更是如此。贝多芬说:“从心到心。”当人乐合一时,灵魂就会在美的浸润中徜徉。
美是有力的。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其本质就是将美视为一种信仰,而不是装饰或点缀。当美成为一种信仰时,它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一种不可抵御的巨大的力量。白桦是一位恪守“文学追求和守望的从来都是美”的信条的作家,他在多次被命运的风浪击伤时,都会去听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乐》,因为那会使他“朦胧间觉得还有另一个永不舍弃我的境界”,也会觉得“每一个冬天后面都有一个春天”!
美是孤独的。“美育”二字是蔡元培先生1912年从德国带回来的。虽然这个词已经在中国存在了一百多年,可蔡先生当年所倡导的“美育救国”的理念以及对于美的普遍性、自由性和超越性的经典解读,今天却似乎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了。当今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是以奢侈为美、以炫富为美,甚至是以丑为美、以怪异为美。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在偌大的中国,至今仍然只有王圣民这一位美育特级教师,也只有南洋模范中学这一所将美育列入必修课的中学。由此可见美之稀缺、美之失落、美之被漠视和被遗弃。当然,这也同时反证了我们对美的渴求。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吴冠中先生的那句警言——“美盲比文盲更多”,更想起了马尔克斯的传世名著《百年孤独》。我想,在人类所有的孤独中,美的孤独是极为特别的孤独,是一种“终极孤独”。
幸运的是,在这样一份美的呼唤、美的展望、美的守则和美的宣言中,这份孤独还能得到化解。这本《美育小札》,既是王圣民多年教学生涯的精粹,也是她的那群如今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学生们的深情回馈。他们在美的花朵下,共同结出了丰厚的美的硕果。
目录
序
在“南模”播种
从问候开始
练不完的一道题
金苹果落在银筐子里
也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美育小札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