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小人物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何氏家族
我的童年
青少年时代
在省立六中
去北京读书
北大四年
协助创办《教育短波》
日本一年
《教育短波》的事业和创伤
重回《教育短波》社
我给《教育短波》社带来“内乱”
抗战开始前后我的思想
运交华盖
三年编审混饭吃
安身立命处
留学美国
回国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时代的小人物/何兹全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大家自述史系列)
ISBN 978-7-301-16253-8
Ⅰ.大… Ⅱ.何… Ⅲ.何兹全—自传 Ⅳ.K825.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206860号
书   名:大时代的小人物
著作责任者:何兹全 著
策划组稿:王炜烨
责任编辑:王炜烨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6253-8/K·0665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信箱:zpup@pup.pku.edu.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50673
     出版部62754962
印刷者 :
经销者 :新华书店
     65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16.5印张 168千字
     2010年1月第1版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5.00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何氏家族
我是山东菏泽县人,菏泽县现在改为菏泽市。何家是菏泽县的大户人家。家谱上说,何家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来的。好像最初先迁到河南考城,后来又迁到菏泽来的。鲁西一带的居民,很多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传说,迁人的时候,明朝透露口风说,山西人要迁到山东去,只有洪洞人不迁。于是大批百姓逃到洪洞去。官府又说,洪洞人也要迁,只有老鸹窝(村名)的人不迁。于是大家又逃往老鸹窝。最后,就只迁了老鸹窝的人。山东西部很多人家说起老家,都说是山西洪洞老鸹窝人。
1970年左右,我下放临汾劳动两年,火车从老鸹窝大槐树旁经过,老鸹窝的大槐树老树已死,新树还在。我总要延颈向车窗外观望,好像看到大槐树就像看到自己的老家一样。
明神宗万历年间,何家出了一位何尔健,官拜浙江、湖广道监察御史、辽东巡按、大理寺丞,为人耿直敢言。神宗为了搜刮民财,填补他匮乏的财政收入,派太监到处采矿税,到辽东去的是太监高淮。何尔健适于此时巡按辽东,为了请求皇帝豁免矿税而申述辽东军民生活上的困苦,揭发高淮的胡作非为。他前后上了十三个奏章,为辽东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军民请命。这些奏章在家族中保存下来,题名为“御珰疏稿”。何尔健不畏强梁,拼死为民请命的赤心肝胆,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敬爱,朝鲜到中国的使臣在辽东听到他的事迹,称他为“铁面御史”,朝鲜历史上都有记载。这部《御珰疏稿》是研究明朝末年辽东人民生活、官逼民反和女真人所由兴起的很有价值的史料。我和内人郭良玉女士加以整理和点校,1982年由河南中州出版社出版。
何尔健的儿子何应瑞做过南台(在南京)工部尚书,明亡后,绝食而死,以效忠明朝。以后何家虽然没有出过大官、学者,但几百年来,一直是菏泽的大家族、书香人家、官宦门第。
何家有祠堂,供奉祖先。在我的记忆里,祠堂大门朝南,大门对面是影壁墙。进大门,有个二门。大门、二门之间,有二三十米距离。西面是跨院,东面是一南北长条空地。大门三大间,两边各有两间配房。
平时大门不开,西跨院的南头,有一对外的小门,到祠堂去都开这个小门。进二门,对面是大厅。这是祠堂的主房,有五大间,两旁厢房各三间或四间。族里有族田,有族长,还有管族中公共财产和事务的人。各代都有排行的字。我只记得我这一代的上下是:恒、思、芳、淑、茂。我原有个名字叫何思九,字子全,后来嫌这名字不好听,废了,以字行,又改“子”为“兹”,成为现在的名字。
在家族中,我的辈数很高。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些族中老人们已经叫我爷爷、老爷爷(曾祖)了。现在家乡来人说,我已是族长。只是我这族长,已没有族长的威风。新中国成立后或者可以说北伐以后,族权和皇权、神权一起被打倒了。我小的时候,族长可威风了。逢年过节,祠堂大厅里挂起祖宗的“影”(画像),满院张灯结彩,族长和执事人穿起长袍马褂,族长在前,族中子弟按行辈往后排,黑压压地跪满一院子,向祖先叩头跪拜。如有哪家子弟,做了错事、坏事,就要拉到祠堂,受族长审问。先把祖宗的“影”请出来,挂在大厅正中,“影”前摆起香案,族长出来向祖先“影”叩头,然后坐堂问案。犯错的子弟被拉出来,先向祖宗的“影”叩头,然后跪在地上受审问。一般要打板子。族长一声说“打”,几个年轻人就把犯错的人按到地上打,打得他大呼求饶。我们小孩子跟着看,真和官府过堂的一样。
小时候听大人说,我曾祖父原是做小买卖的。有一次他出去做生意,路上适逢大风,他到路旁树林里避风,趴在坟头上半醒半睡,迷迷糊糊的,看见几个光屁股的小孩跑来看见他,就互相小声说:“别惊动老爷。”(旧时老百姓对官的称呼。)我曾祖父回家后不做生意了,就弃商从戎。他后来做到千总、把总、游击等官,驻防在金乡。长毛(太平军)打来的时候,城破家亡,他以身殉职。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随他殉职,二儿子腮下被刺了一个洞。我曾祖母先把女儿推到井里,然后自己也投井自尽。我祖父十几岁,被长毛裹走,他的舅父跟到东昌府,才把他带回来。传说“长毛”很老实,“长毛”来了,来不及跑的人就卷在席筒里,站在门后头。“长毛”进门就喊:“家里有人么?”席筒里的人也喊:“没人!”“长毛”听得没人,就走了。又说“长毛”没吃过核桃,从树上打下来就啃:“呀!呀!苦死了。”核桃的最外层青皮很苦,他不知道剥去青皮敲开硬壳吃里面的核桃仁。
我曾祖父一家为清朝牺牲,换来一个世袭云骑尉,归我祖父、伯父继承。
小时候听我母亲说,我们这一支原在祠堂后面,有一个三进院子的大宅第。不知为什么祖父一次生气,把整个院子卖掉,换了一盆 ............

书籍插图:
书籍《大时代的小人物》 - 插图1
书籍《大时代的小人物》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时代的小人物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