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_二千年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言
袁行霈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读《二千年间》
吴晗
在溽暑中读《二千年间》(蒲韧著),对于我是一帖清凉散。
恰恰在战争爆发前一年和亡友张荫麟先生计划写三本书,讨论了多少次,也征求了许多朋友的意见。拟好了每本书的内容和目录,并且也写好了大部份的草稿。战事一起,荫麟仓卒南下,稍后几天,我也由安南入滇,全部稿件都随北平沦陷了。
到昆明后,搜辑已发表在报章杂志上的论文十多篇,雇人抄录。次年春荫麟从广东来,把这部份稿子整理出版,标为《中国史纲》。打算有一天能重回北平清华园,再发愤共同完成过去的计划,不料荫麟又病殁遵义!接着几年来的不安定和意外的变化,这类太高太美的理想,连做梦都不敢想到。其实,就是大胆梦想一下,即使写成了,还不是替禁毁书添一新名目,多替出版人找麻烦!何况,压根儿也不会有这样不识时务的出版家胆敢接受!在一个什么都是国定的国家。
一个美丽的梦,十年战争把它毁灭了。
梦中的第二本书就是蒲韧先生这本《二千年间》。
十年前,我们在想,为什么这个历史古国,有过司马迁、班固,有过司马光、李焘、李心传,有过刘子玄、郑渔仲、章实斋的国度,有过几百千种史学名著,使后人享用不尽的国度,今天的青年人,会对过去的历史如此无知、淡漠?
理由是很多的,其中之一是学校所用的历史教科书应负大部分责任。
我和荫麟都是吃过教科书的苦头的。
先进小学,小学历史教本从神农黄帝三代一直下来到宋元明清,一笔流水账,满纸人名、地名、年代和战争。五千年的史实缩在一册或两册小书里,一面凹凸不平的小镜子里。
一个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即使他禀赋特强,胃口好,也无论如何消化不了这一套无血肉无灵魂的骷髅。
中学了,十三四岁到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能力大一点了,给他一面中号的镜子,依然是坏镜子,全走脱了相貌。还是那一套,还是从五千年前说起,一朝代以后又一朝代,还是更多的人名、地名、年代和战争。份量多一些,武则天、杨贵妃及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之类全上了舞台,当然也会有杨国忠、严嵩、和珅一类人物。
更细的流水账,更坏的镜子。
到大学了,二十多岁越发吃得消,厚厚的几大本,依然是这一套,更大的一个分光镜。除了历史大事以外,还加进了这时代的文化思想咧,更新的还有社会经济咧,疆域表、职官表咧,之类之类。只是,一代一代都是横切面,都是一橛一橛,正如一棵树被硬截断了,再也接不上气,通史其名,不通史其实。
血多了,肉也有,可惜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
当然,也不能一笔抹煞,有本把是有一个所谓灵魂在的,一个戈培尔式的阴灵!
小镜子之后是中号,再是大号,简笔流水账之后是细笔,是工笔。
青年人的脑子被挤疲了,背脊也倒了,对所谓本国历史产生了本能的反对感,由畏惧而厌恶而麻痹,完全不感兴趣。
硬要使孩子使青年读一本不可读的书,记忆一大串甚至成仓成库的名词,这是虐待,这是苦刑。
如此,又何怪乎青年人对本国历史无知、淡漠?
对症的办法是适合读者的年龄和兴趣,写三套内容不同,而又可以互相配合的、可读的补充历史读物。
如此,则第一免得浪费读者的精力,读十几年历史还是那一套老调。第二方面多一些,不必在某一套说尽了一切,而又说不到家。第三有一个中心的看法,像一根绳子可以串拢散钱,使读者可以充分明白历史内容,同时也了解历史的发展法则。
开头的一套以人为主,故事式的写法,选择每一时代的代表性的人物,例如孔子、秦始皇、唐玄奘、孙中山等人物,附带的烘托这时代的大事。
第二套是纵剖面的,以事为主,大者如政权,如军队,如教育,如人民生活,小者如衣食住行,要源源本本具体说出了每一所涉及的事物的衍变、发展,是人的生活的历史,进步的历史。
第三套是横剖面的,以时为主。从横的方面去看这一时代,去看这一时代的各方面。该注意的是,这横剖面并不依据旧的王朝起迄来划分,而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具体阶段。例如鸦片战争是一个历史计程碑,秦始皇推翻世卿政权,建立封建专制政权又是一个明显的界石。计程碑不是孤立的,后面有路,前面还有更长的路。
第三套只印出了第一册。一二两套原稿沦陷了。
十年前的理想,十年后在昆明读到了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第一册,不但完全符合我们第三套的要求,而且更向前进了一步。也 ............

书籍插图:
书籍《大家小书_二千年间》 - 插图1
书籍《大家小书_二千年间》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家小书_二千年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