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ACSeries_TheLongestNightatZhongnanhai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南海最漫長的一夜
1966—1976政治局秘事
王偉群 著
扉 頁
引 子
第一章 四人幫發跡
第二章 天下大亂
第三章 林、江權力之爭
第四章 政治精英的時代
第五章 「四人幫」結盟
第六章 組閣之爭
第七章 1975年的較量
第八章 丙辰清明
第九章 懷仁堂風雲
第十章 兵不血刃降伏上海
第十一章 後來呢?
更多書籍
唯美主義和激進主義必然引導我們放棄理性,而代之以對政治奇跡的孤注一擲的希望。這種非理性的態度源於迷戀建立一個美好世界的夢想⋯⋯總是訴諸我們的情感而不是理性。即使懷抱著建立人間天堂的最美好的願望,但它只是成功地製造了人間地獄——人以其自身的力量為自己的同胞們準備的地獄。
——卡爾・波普爾
引 子
1976年9月26日,北京。
古都已秋意漸濃,雛菊競豔,霜林初染,天高雲淡,遠山茫茫。「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北京華麗而蒼茫的秋天,展現了她一年中最絢爛的景致。
紅日西沉,國務院總理華國鋒約副總理李先念、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吳德在中南海國務院小禮堂看電影。
今天放映的片子是《芒果之歌》。這部片子從洗印廠出來後直接進入了片庫,沒有來得及與觀眾見面。20多年後,《芒果之歌》的導演慨歎:「沒想到我的片子竟成了粉碎『四人幫』的工具。」
看電影當然只是一個幌子。看完電影,三人聚集到了小禮堂裏的會議室。
解決「四人幫」問題的程式早已啟動,今天,身為黨國最高首腦的華國鋒必須作出決定——文武之道,孰為先?
吳德說:「解決的辦法無非兩種,一是抓起來,二是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用投票的辦法解除他們擔任的職務。」
華國鋒問:「你主張哪一種辦法呢?」
吳德:「我偏向主張用開會的辦法來解決,我們會有多數同志的支持,反正他們最多只有四張半的票。」
這半張指的是吳桂賢。吳德覺得,吳桂賢雖然緊跟「四人幫」,但她當時只是政治局候補委員,沒有表決權。
華國鋒搖搖頭:「如果我們投票解決問題,在政治局我們有把握,除了那四個半,其餘的票都沒問題。但是,若是在中央委員會呢?如果召開三中全會,恐怕就有問題了。」
中共「九大」、「十大」選舉中央委員時,江青一夥把大批屬於他們幫派的人和造反派頭頭塞進了中央委員會,召開中央全會投票解決「四人幫」問題,風險極大。
李先念坐不住了,著急地問吳德:「你知道赫魯曉夫是怎麼上台的嗎?」
「知道啊。」吳德回答。
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在蘇共中央主席團是少數,莫洛托夫、馬林科夫是多數。但赫魯曉夫得到朱可夫支持,用軍機把中央委員從各地接來開中央全會,使全會上赫魯曉夫的人佔了多數,莫洛托夫、馬林科夫被打成反黨集團。
「好!蘇聯的教訓還不深刻嗎?對『四人幫』,我認為必須採用武力解決!」李先念說出了最關鍵的話。
「對,葉帥也是這個意思,他主張要採取以快打慢的手段,迅速解決問題。」華國鋒贊同李先念。
「那麼,」三人一致得出結論——「採取隔離審查的辦法才是上策!」
耐人尋味的是,幾乎在同一時刻,張春橋、姚文元也在讓他們的班子印發赫魯曉夫如何上台的小冊子。
月亮漸漸西斜,中南海裏靜謐肅穆。一個巨人剛剛離去,因為他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使得中國這個經歷了10年瘋狂動亂的大國,雖搖搖墜墜,卻依然未倒。但在他離去後,誰來填補這個巨大的權力真空?
決定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根本命運的最嚴峻的時刻,已經到了再也不能靜觀其變的時刻。華國鋒更是責無旁貸,歷史已經把他推到了這個位置,他必須代表中國共產黨、代表八億中國人民、代表中華民族的未來,下定最後的決心。
此前,他已經得到了中共老帥們的一致首肯,得到了葉劍英、陳雲、聶榮臻、徐向前、鄧穎超等人全力輔佐;他還得到了中共權力核心中軍方陳錫聯、汪東興、蘇振華等人的大力支持。他已經無需瞻前顧後,他相信自己穩操勝券。他知道正義在他這一邊,而不在「四人幫」那一邊,雖然對方中有毛澤東的至親——這曾經是他頗為忌憚的因素。但是,華國鋒在這個關鍵時刻,覺得自己別無選擇。
天漸漸亮的時候,華國鋒作出了重要決定——武力解決「四人幫」問題,把「四人幫」抓起來進行隔離審查!
但,何時動手為宜?
動早了,江青作為毛澤東的未亡人,大可以「毛主席屍骨未寒」便遭遇政治迫害為由大造輿論,賺取國際國內的同情;若動手晚了,「四人幫」可能先動手。
華國鋒提出:「早比晚好,愈早愈好」。這個意見得到了李先念和吳德的一致認可。
最終的決定是:國慶日後10天,將「四人幫」隔離審查。
但最後的結果並不是在那一天出現的。
1976年10月6日,比原來預定的時間提前了四天,華國鋒、葉劍英在中南海懷仁堂作出果斷一擊,將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四人拘捕,實施隔離審查。
10月12日,英國《每日電訊》發佈消息:「毛的遺孀被捕!」
此文的肩題是:「華粉碎極左分子」
副題是:「四個領導人被指控策劃北京政變」
頃刻間,全球輿論譁然。西方國家迅速開動腦庫,研究新的對華戰略。這個東方大國的任何細微變化,都有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震盪。
1976年10月29日,華盛頓。
下午,在國會山,美國國務院召集內部會議,由國務卿基辛格主持,討論的議題是:毛澤東逝世後中國的局勢發展。
參加會議的人有:政治專務國務次卿哈比卜、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漢密爾、政策設計部門主任洛德、國家安全委員會職員格萊斯廷、副助理國務卿阿姆斯壯、中國科科長宋賀德、情報研究局亞太處處長霍羅茨。
上述人員均為中國問題專家或是在最近5年中與中國官員頻繁接觸與交往者,有的人出生在中國。
基辛格首先發言:「我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要利用你們的智慧,針對當前中國形勢的發展做出評價。」
格萊斯廷:中國可能已發生政變,或許溫和派會以制止政變為藉口發動政變,他們認為反對極左派的行動能夠獲得人民的支持。
阿姆斯壯:我不認為真有政變,不過「四人幫」強烈反對新的權力分配。
基辛格:新的權力分配如何?
阿姆斯壯:華國鋒與溫和派結盟。
格萊斯廷:我們發現周恩來逝世開始出現的一種態勢,張春橋一干人等反對鄧小平,但也有人反對張春橋。
漢密爾:中國人說這是反對周恩來的攻勢,因此造成了其他的人反對「四人幫」。不過,我們應該回顧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HKACSeries_TheLongestNightatZhongnanhai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