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转动地球仪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蛟龙号深潜7000多米,到地球最深处寻找深藏的秘密。海底可燃冰的成功采样,预示着人类有取之不竭的新能源。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但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令我们费解,百慕大的灾难、通古斯的爆炸、撒哈拉的绿洲,以及那许多神奇的现象,使我们对熟悉的地球感到陌生。我们须漫游地球,重新认识地球,解剖地球。
沧海横流,浪花飞腾,那是我们雄心壮志的象征。我们尽情巡航,寻觅蕴藏的奥秘和宝藏。那霞光万丈的朝阳,就是我们金色的彼岸;那劈波斩浪的呼呼海风,就是我们凯旋的歌唱。
是的,地球所隐藏的奥秘,那简直是无穷无尽。从地表到地核、从沙漠到海洋、从高山到河流、从探险到失踪、从灾难到灭绝,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奥妙无穷,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破解这些谜团,将有助于我们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地球奥秘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发现更多的丰富宝藏,破解更多的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的文明,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地球的无穷奥妙,我们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本套丛书,主要包括地学、地球、地理、海洋、探险、失踪、灾难、灭绝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总之,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我们是地球的精灵,我们必须认识地球、爱护地球,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以回报地球母亲的无限恩赐。
地球是从哪里来的
地球是从哪里来的?这可真是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答案。人们渴望更多地了解地球,并且提出了许多关于地球和太阳系形成的假说。
最早的假说——质点说。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55年最早描绘地球和宇宙形成的假说。他提出,宇宙中最初散布着微粒状的弥漫物质,称为原始物质。这些物质在相互吸引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又陆续把周围的微粒吸引过来。
就这样,这个团块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吸引力最强的核心部分吸引的物质最多,先形成太阳。外面的微粒在太阳的吸引力下形成行星和其他星际物质,这其中就有地球。
最简明的假说——星云说。这是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96年提出的。太阳系在形成之前是一片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星云。46亿年前,当气体冷却引起收缩时,使得星云旋转起来。由于重力的作用,气体不断收缩,旋转速度加快,星云变成扁的圆盘状。
这就有点儿像我们家里用的洗衣机,洗衣机有一个脱水机,把湿衣服放进去,脱水机快速旋转起来,衣服内的水分就会被抛出去,湿衣服变成了干衣服。把水抛出去的力就是水滴在做圆周运动时产生的离开中心的力,这个力叫做离心力。同样的道理,当旋转的星云边收缩边旋转,周围物质的离心力超过了中心对它的引力时,就分离出一个圆环来。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圆环产生了。最后,中心部分变成太阳,周围的圆环变成了行星,其中一颗就是地球。
最浪漫的假说——抛出说。这是前苏联的天文学家费森柯夫提出的。他认为,太阳因高速旋转后从圆球状变为梨状,最后在细小的一端处断开,被抛出去的物质就成了行星,地球就是被抛出后形成的。抛出物质后太阳缩小,旋转速度变慢,一旦旋转加快,又可能成为梨状而抛出一个行星。就这样,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太阳系。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假说还不是全部。几百年来,在探索地球诞生和宇宙形成方面还有很多新奇的理论和假设呢!
拓展阅读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地球外面有大气层和磁场,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才是陆地,因此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的内部结构
人类已经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很多年了,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得见,有陆地、海洋、高山、平原……然而,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热的,还是冷的?是空的,还是实的?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
非常有趣的是,1818年有一位美国人说地球里面是空的,那里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他还说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附近开着两扇大门,人们可以从那儿走到地球的里面。
当时,有人信以为真,并且组织探险队去南极洲寻找那扇通向地球里边的大门。当然他们是失望而归了。
后来,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知道地球里面有些什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处的奥秘。
原来,巨大的地震会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铜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的物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科学家用这种办法已基本摸清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并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如果说把整个地球比喻为一个蛋,那么地壳就相当于是蛋壳。各地的地壳厚度不同,高山地区厚些,海洋地区薄些,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8千米,主要由岩石组成。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也就是从地壳向下到约2900千米深的地方。它相当于蛋白,呈固态,但又有可塑性,好像沥青一样,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形状,但如果放久了就会变形。地幔主要是由铁和镁的硅酸盐类组成的。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它相当于蛋黄。地核可以分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厚约2200千米,呈液态,由液态镍、铁组成,内核厚1300千米,呈固态,由镍、铁组成。
在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在30多千米处,温度约有1000摄氏度,在100多千米深的地幔中,温度将会升高至1400摄氏度,而在地心,温度可高达5000摄氏度。当然,限于科学技术水平,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还是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们将会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
拓展阅读
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37.6%铁、29.5%氧、15.2%硅、12.7%镁、2.4%镍、1.9%硫、0.05%钛。硅酸盐是化合物的总称,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是构成多数岩石如花岗岩以及土壤的主要成分。
地球上的“伤疤”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我们往往只欣赏地球的山清水秀的完美,却没注意到地球有许多难以愈合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360°转动地球仪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