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人的成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萨 摩 亚 人 的 成 年
——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美〕玛格丽特·米德 著
周晓虹 李姚军 刘婧 译
2010年·北京
Margaret Mead
COMING OF AGE IN SAMOA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Primitive Youth for Western Civilisation
Copyright © 1928, 1955, 1961 by Margaret Mead
Words for a New Century copyright © 2001 by Mary Bateson
Introduction to the Perennial Classics Edition copyright © 2001 by Mary Pipher, Ph. D.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08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USA
ALL RIGHT RESERVED
根据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译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萨摩亚人的成年/(美)米德著;周晓虹,李姚军,刘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07182-6

Ⅰ.①萨… Ⅱ..①米… ②周… ③李… ④刘… Ⅲ.①萨摩亚人—民族文化—研究 Ⅳ.①C91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98269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萨摩亚人的成年
——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美〕玛格丽特·米德 著
周晓虹 李姚军 刘婧 译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100710)
商  务  印  书  馆  发  行
         印 刷 厂 印 刷
ISBN 978-7-100-07182-6
20 年 月第 版      开本850×1168 1/32
20 年 月北京第 次印刷  印张        
定价: 元
重读米德的意义(代译序)
范 可

玛格丽特·米德似乎已经离开我们很远了,然而,关于她的一切至今仍有人津津乐道。有关她的各种传记不断面世,她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一版再版。《萨摩亚人的成年》(下称《成年》),这部米德学术声誉的奠基之作,被译为数十种语言,畅销势头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至今不衰。虽然米德的学术成就在今天的美国人类学界几乎不再有人提及,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人类学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广为人们认可,可以说是同米德的名字分不开的。米德可能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人类学家,至少到至今为止,无出其右者。在某种意义上,米德在美国甚至成为成功女性的象征;她,和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可能是仅有的两位头像登上美国邮票的人类学家,而本尼迪克特本身也是位使人类学著述走入民间的学者,她们两人的著作不仅为学界中人所熟悉,更重要的是,还被堪称“广大”的民众所知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她们俩的曾经存在,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才得以真正地走出象牙塔,进入了民众和地方的知识世界。除了她们二位,我们很难想到还有哪位人类学家,其学术著作生前身后都处于畅销书排行榜,并发行有袖珍版供人随身携带以便随处阅读。请注意,她们的书都是严肃的学术著作,绝不是那种或哗众取宠或甜得让人发腻的文字。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很难想象,当下某些写手因特定机遇而激起畅销热浪的书,在半个世纪或近百年之后,还能使人不忍释卷!
米德所写的民族志在上世纪80年代在大陆就有了中文译本。我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同事周晓虹教授是主要译者。他当年译的《成年》一书成了不少人初涉人类学殿堂的入门书。在过去的两年多来,应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和商务印书馆之邀,晓虹兄和他的同事拨冗修订了原先的译本,几经润色之后,这部译作终得以再度付梓。作为人类学领域里的一部经典,随着岁月的流逝,《成年》或已失去它曾有过的学术意义与价值。它之所以还在流传,可能是因为它那有别于一般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写作的行文风格;也可能是因为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人们得以审视自己的社会与文化。当然,《成年》对文化他者的叙述与描写渗透纸背,强调的是文化之“异”,这或许也满足了不少读者猎奇的心理。但是,无论今天我们怎样去评价《成年》,也无论这本书存在着什么缺失与不足,我们都不能离开米德当年进行研究的社会和历史语境来进行讨论。唯有此,我们才能领略一部学术经典在学说史上的位置,以及在整体学科发展谱系上的意义。所以,尽管《成年》已然淡出人类学话语,但是它依然是学说史上一朵奇葩。至少,迄今为止,这本书仍然被公推为心理人类学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
对美国人类学史有所了解的读者都知道,米德当年进入田野从事有关异文化青少年研究的初衷,乃在于试图通过对“他者”的研究来解释发生在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些社会现象。换言之,米德的这一作品典型地体现了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Franz Boas)的思想精髓——通过理解“他者”来审视自我。博厄斯这一思想的内核乃在于对种族主义的极端厌恶。身为德国裔犹太人的博厄斯对犹太人在欧洲一些国家的境遇深有体会,因此对种族主义至为敏感、深恶痛绝。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对人类不同文化的解释与理解来反抗种族主义的学术事业。鉴于当年的科学认识,博厄斯和他的学生们并不像今天绝大部分的社会科学家所坚信的那样,所有的人同属一个物种(species),其下不存在着生物学意义上的种族(race)之分。博厄斯和他的学生们相信,可以在遗传或生物学意义上区分人类种族,但他们否认种族之间有优劣之别,并强调社会和文化在刻画种族多样性上的主导 ............

书籍插图:
书籍《萨摩亚人的成年》 - 插图1
书籍《萨摩亚人的成年》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萨摩亚人的成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