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贼影_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沧海满月编著.—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7
ISBN 978-7-5104-1809-9
Ⅰ.①古… Ⅱ.①沧… Ⅲ.①盗窃—陵墓—历史—中国 Ⅳ.①D691.9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84286号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作 者:沧海满月
责任编辑:杜 力
特约编辑:陈荣赋 孙良珠
排版设计:赵 雪 丁 娟
责任印制:李一鸣 黄厚清
出版发行:新世界出版社
社 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100037)
发 行 部:(010)6899 5968 (010)6899 8733(传真)
总 编 室:(010)6899 5424 (010)6832 6679(传真)
http://www.nwp.cn
http://www.newworld-press.com
版 权 部:+8610 6899 6306
版权部电子信箱:frank@nwp.com.cn
印 刷:河北固安保利达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787×1092 1/16
字 数:550千字
印 张:23.75
版 次:2011年7月第1版 2011年7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104-1809-9
定 价:29.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本社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印装错误,可随时退换。
客服电话:(010)6899 8638
前 言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地下埋藏中就葆有着她的身姿,有人甚至感叹,地下中国比地上中国更为璀璨。有序的、研究性的考古发掘,可以向世人展示一个更为丰饶、博大的中国。然而,贪婪、无知的盗取,使无数遗存遭到破坏,没有挽回的余地,令人遗憾,更令人痛惜!
古墓是人生终止时最后的定格,也是储存墓主生活时代的若干文化信息的府库。叠叠累累的古代墓葬屡经沧桑变故,因各种原因往往多遭破坏。而最通常的破坏形式,是有意的盗掘。历史上的盗墓相当普遍,甚至曾经成为某些区域的“地方风习”,成为某些家族的“营生手段”,成为某些社会群体的“行业特征”。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从关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到墓葬被有意破坏的事件。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被盗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此冢距今约3600年。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日益盛行。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10多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唐人所谓“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反映了盗墓风习的普遍。唐代宗时,郭子仪父亲的墓葬被盗掘,有人疑心是鱼朝恩指使。而郭子仪在御前说到此事时,承认自己所统领的军队也多有破坏陵墓的行为。据史书记载,自唐末至五代初,关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外,逐一被盗掘,无一幸免。
宋元明清时代的冢墓发掘和冢墓破坏事件不绝于书。作为政府行为的掘墓事件,最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伪齐政权在中原地区对两京冢墓的大规模破坏。刘豫曾经专设主管盗掘陵墓的官员“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元代蒙古贵族信用的僧侣,也有发掘南宋陵墓的行为。明万历年间,宦官陈奉处理民间盗发李林甫妻杨氏墓一案,为“得黄金巨万”所诱使,竟然“悉发境内诸墓”,武昌市民反对其恶行,掀起激烈的抗议风潮,几乎形成暴动。
纵观古今,盗墓者可谓多如牛毛。翻遍盗墓强人的花名册,里面既有贵为天子的皇帝,也有出身于草根的流贼,甚至还有墓主自家人。官盗者明火执仗,民盗者聚蚁成堆,监守自盗者防不胜防,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人越来越热衷于盗墓?盗墓活动为什么经久不衰呢?在盗墓者中曾经流传甚广的“要想富,去挖墓,一夜一个万元户”的说法可以拿来作为问题的答案。巨大利益的引诱驱使,让这些盗墓分子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从事这项古老而又充满诱惑的“职业”——获取墓中财物。
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对陵墓进行野蛮地盗掘,这不仅破坏了陵墓建筑,还把陵墓主人的陪葬珍宝盗为己有。一般情况下,盗墓者看重轻便易携而又价值昂贵的金属器。但在盗掘的过程中,因为他们的野蛮行径,遭到毁坏的历史遗存不计其数。更有许多盗墓者,因为大件的陶器有时会因无法从狭窄的盗洞中搬出而进行恶意毁坏,无法带走的壁画,遭到他们的野蛮损毁。众多陵墓在被盗之后,都会有尸骨遍地、瓷器碎片撒满陵墓的现象发生。更有甚至,盗墓者为了掩盖自己丑恶的盗墓行径,竟然放火烧掉整个陵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洛阳盗墓风潮曾经产生震动世界的影响。邙山古墓群遭到的破坏,可能是历史上空前的。当我们手捧国外文物学者编集的有关这一时期洛阳出土的古代珍宝的华美图册时,自然会想到,在这些精致辉煌的文物被转卖收藏的同时,又有多少看似朴陋无华但却可能具有更为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遭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湖南长沙古代墓葬,在近代也曾经遭受严重的盗掘。长沙的职业盗墓者,被称为“土夫”或“土夫子”。著名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就是1942年由长沙“土夫子”盗掘出土,后来又流失到国外的。众多宝贵文物流失海外,与盗墓者的盗取、贩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官方墓葬考古开始于1921年,国民党中央地质调查所组织考古发掘。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0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考古事业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盗掘地下文物的现象也一度偃旗息鼓。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盗墓再度猖獗。
昔日墓葬排布密集、“无卧牛之地”的洛阳邙山,在盗墓者长期的盗扰下,如今已经是“十墓九空,甚至百墓九九空”。在周公庙遗址发掘之初,已经探明的22座西周大型贵族墓和14个星布其间的车马坑遗址区内,形成于各个时期的数十个大小不等的盗洞随处可见。如今,历代帝王陵除始皇陵地宫和明清一些帝王陵之外,没有被盗扰过的已经很罕见了。
盗墓活动,对逝者来说是最大的不敬;对生者来说,会带来难以言状的痛苦;对文明来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古墓贼影_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