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紧张:国民精神分析导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 CIP ) 数据
过度紧张 / 臧一民著. — 南京 : 江苏凤凰文艺出
版社,2014
ISBN 978-7-5399-4991-8
Ⅰ. ①过… Ⅱ. ①臧… Ⅲ. ①民族心理-中国-通俗
读物②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Ⅳ. ①C955.2②K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07225号
书名 过度紧张
著者 臧一民
责任编辑 孙金荣
策划编辑 汪毓楠
特约编辑 果旭军
文字校对 陈晓丹
封面设计 门乃婷工作室
出版发行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出版社网址 出版社网址 http://www.jswenyi.com
经销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 三河市嵩川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 70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张 18
字数 205千字
版次 2014年9月第1版 2014年9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 ISBN 978-7-5399-4991-8
定价 29.80元
(江苏凤凰文艺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随时向承印厂调换)
目录
前言 我们为何“过度紧张”?
第一章 人情社会,因为我们缺乏安全感
熟人好办事,但亦能坏事
不靠谱的清官
越是固守道德的人,越容易给人以伤害
廉洁比公正更讨巧
过度紧张与无意识造神运动
我们渴望把别人都绑起来
第二章 两性关系,且败且向前
贞节的经济学基础
欲望是弹簧,越压它越强
处女崇拜的源头乃是“择偶恐惧症”
犯法者当起了执法官
欲望一旦决堤,堪比洪水猛兽
从父亲那里失去的,要从儿子那里夺回双倍!
丈夫为何总站在婆婆那边?
第三章 “穷疯了”与“饿怕了”的后遗症
受害者往往成长为施害者
紧张的中国人一直怀揣灾民思维
要么熬,要么靠,谁没有一点乞食心态?
皇帝家也有几门穷亲戚
奋斗就是多年媳妇熬成婆
灾民思维的阴影
群体的性格与命运常由最低劣的成员决定
贫穷与善良不一定天然孪生
丐帮是典型的中国式组织
内心的恶,释放出来是多么可怕
那些爱揭人伤疤的人
穷人用数量压倒富人,富人用力量压制穷人
第四章 瞒骗心理:造神世界里的自得其乐
骗子是如何诞生的?
不对陌生人负责的社会,必然“忽悠”横行
欺骗为何能获得赞美?
心怀英雄梦的人,最容易受骗
成功者如何洗白?
暴力的复制和放大
第五章 赌徒心理:为了减压而选择非理性
为什么抢劫者比小偷更守诚信?
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别呢?
崇尚道德的人,暴力倾向反而更明显
集体无意识的愚昧
畸形心态,才会看见他们的“伟大”
“非理性”真一无是处吗?
后宫的女人天生爱赌
骗子深谙“带头作用”的重要性
恶霸赌博,赌出来的是人气
第六章 我们为什么爱报复?
当奴隶掌握权力
为什么妓女更有机会享受爱情?
男人为何喜欢妾多一点?
妾与小三,偷与偷不着
非竞争性杀戮
一直活在别人影子里的人,心理总会有病
奴和主的双重身份
女权主义者总在不要紧的地方纠缠平等
第七章 可恶的帮凶心理
“私”是一个中性词
为什么揭伤疤者比制造伤疤者更可恨?
情爱的稀缺,让媒婆成了替罪羊
谁来洗刷“老师”的黑锅?
前言 我们为何“过度紧张”?
中国人是他律的,我们总是会根据别人的看法调整自己的行为,又总是会用自己的看法去要求别人调整他们的行为。这种错位,造成了我们心里有一种负担。我们害怕别人不认可自己,同时,也担忧于别人不接受我们的建议。在这两者之间摇摆的人们,头脑中的那根弦一直是紧绷着的。
这根紧绷着的弦,让我们焦虑、让我们纠结,也让我们时刻处于过度紧张当中。我们身处人群中会紧张,害怕自己说错话,从而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我们作为看客的时候也会紧张,纠结于那人说了我们不喜欢的话,从而心生怨怼,让自己情绪波动,产生无来由的愤怒。
可以说,过度紧张,不仅是我们的情绪状态,更是我们的心理基础。由于它的存在,我们总是做些自相矛盾的事情。当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常会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如果觉得他们会不同意或者会议论我们,便做出调整。这时候,我们是没有主见、没有自我的。可是,如果看到别人做了我们所不能忍受甚至仅仅是违背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情绪上不适的事情时,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从而出言相劝,甚至会严厉指责。这时候,我们又是一个执着而又强势的“自我”主义者,处处干扰着别人。
这些,都是由于我们过度的紧张。这份紧张,时时伴随着我们,处处影响着我们。它构成了我们日常行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身处不同环境的时候,它便会以一种不同的样子出现。这导致我们总会身处矛盾而不自知,从而做些自己不喜欢的事,会做出很多前后冲突的事。
中国人的过度紧张有以下七种心理基础:托熟,找人情,拉关系;两性关系上对女性的控制和占有;乞食心态,在穷疯了和饿怕了之后自我意识的丧失;欺骗,渴望不劳而获;赌徒心理,好高骛远,幻想一飞冲天;报复,多年媳妇熬成婆后就疯狂地报复曾经的自己;帮凶,见利忘义的掮客心理。
中国的文化内核是他律,因此别人的看法,就成了我们行事的基础,这导致了我们做事时常是先接受后理解的。面对一件事物,尤其是群体认可的事物,我们总是先去无意识地接受它,然后慢慢地去了解它,最后,在了解中,逐步强迫自己喜欢它。
这一点,在古代的夫妻关系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古时候的婚姻都是父母主宰的,子女们对婚姻只能是先做出一个愿意接受的姿态,然后尝试着在之后的共同生活中彼此了解,最后,还要强迫自己喜欢上对方,跟对方过完自己残缺的一生。
这种先接受后理解的两性关系很难产生真正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相处日久而生出来的彼此感激之情或者依赖之情。因此,处在其中的人们自然是难得真正的幸福的,不过也没办法,古时候,联姻从来都是家族的事而不是当事人的事,人们对男女结合的定义向来就是传宗接代大于两个人的相互偎依。在古代,如果一个人竟然想要自己决定婚姻,那么全家都会紧张。
因此,与其说父母给儿子找的是爱情伴侣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家族找一个生养后代的工具。所以,古时候很多青年男女结合之前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因为这种文化氛围下,“根本不需要 ............

书籍插图:
书籍《过度紧张:国民精神分析导论》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过度紧张:国民精神分析导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