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集医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得心集医案
清·谢星焕 著
任娟莉 校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得心集医案/(清)谢星焕著;任娟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2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ISBN 978-7-5132-3554-9
Ⅰ.①得… Ⅱ.①谢…②任 Ⅲ.①医案—汇编—中国—清代 Ⅳ.①R249.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85476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20 字数168千字
2016年12月第1版 2016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3554-9
*
定价 5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64065415 010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校注说明
《得心集医案》为清代医家谢星焕著。谢星焕,字斗文,号映庐,江西南城人,生年约在乾隆后期,卒于清咸丰七年(1857)。少颖慧,嗜读书,多与士林交游,因家境窘困而弃举业从医。其祖父(士骏)亦弃儒就医,著有《医学数学说》,父(职夫)继其业,著有《医卜同源论》。谢星焕承两代之学而勤于临证,颇多心得,对诊治资料勤于保存与整理,“暇则取所得于心者,悉编之册”。去世后家人“检点行囊,医案累累”,后经其子侄及友人整理编集,成《得心集医案》六卷。
《得心集医案》全书载案250余则,卷一列伤寒3门,卷二列虚寒4门,卷三列便闭7门,卷四列冲逆4门,卷五列产后1门,卷六列痉厥2门,凡21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方药,各方在方名下叙功用主治、组成、制法、服法等,间叙答问、述治,每门后或附《一得集》治验数则,书后有跋5篇。全书论理详明,析病精确,善用经方成方,擅治疑难危重病症,颇具喻嘉言《寓意草》之风,极具实用价值。
本次整理以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清咸丰十一年(1861)浒湾延寿堂刻本(简称“延寿堂本”)为底本,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禅山天宝楼刻本(简称“天宝楼本”)为主校本。校注原则如下。
1.采用简体横排,对原书进行标点。
2.底本中一般笔画之误,如“己”“已”不分等,予以径改,不出校。
3.底本中异体字、俗字径改,不出注。
4.底本中的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5.底本中“右”“左”等作方位词“上”“下”义者,统一改为“上”“下”。
6.底本中按语、夹注,用小字另体。
7.原书中药名等名词不统一者,均以通行称谓律齐,不出校。
8.原书中药名及专业术语属生疏者,简注说明,或引经典以释之。
9.原文中典故,简注其意义,并注明出处,其习见者仅注出处。
10.原书中明引前代文献,简注说明。其中引用与原文无差者,用“语出”;引用与原文有出入者,用“语本”;凡称引自某书而某书不见反见于他书者,用“语见”。
11.原书有“得心集医案分卷总目”与“得心集医案分门总目”,今合编为“得心集医案目录”,并据正文律齐。
12.原书卷下原题有“南城谢星焕映庐甫著,门人刘绍基莲溪、汪世珩节渠同校,金溪赵省庵先生、姜真吾先生校订,男甘霖时若、甘澍杏园纂集,侄甘棠憩亭编次,孙恩洪誊稿”题署,卷尾有“得心集医案卷某终”字样,今一并删去。原书前有“谢映庐先生遗像”及姜演、胡业恒、吴谦所撰题辞,许廷桂所撰“像赞”,与内容无关,今一并删去。
13.原书前依次有姜演、赵承恩、黄春魁、李霖、王敬遵、王禹绪的六篇序文,皆仅题为“序”,为便于检阅,以“某某序为题”。后有刘绍基、汪士珩、谢甘霖、谢甘澍、谢甘棠五人的跋,除刘绍基跋题“跋”字外皆无题,为便于检阅,今以“某某跋”为题。
姜演序
映庐谢先生,父执也,实余心交。忆自先君弃世,先生悯余贫,重余守,每当燕坐[1]
倾谈,必出佳酿相饷。酒酣耳热,肝胆相示,先生常[2]
以箸击案,呼曰:读书能如吾子,吾友有子矣。由今思之,謦咳[3]
如新。何世易沧桑,风流云散,先生遂不可复见。然不得见先生,得见先生著述,如见先生也。先生自幼读祖、父书,以医道济世,阅历近五十余年,所治验各症,存案不下千余条,题曰《得心集》。得乎心,斯应乎手,固先生本意也。近岁叠遭播迁[4]
,案多遗失,诸嗣君[5]
亟为纂集,而属勘定于余。余受而读之,益知先生医学,俎豆[6]
《内经》,鼓吹仲景,襟带李刘[7]
,炉冶喻薛[8]
,几于有书皆我,无古非今。以余浅识,独不虑买椟还珠,佛头着粪[9]
耶!虽然,精于理者意境毕呈,达于道者智愚共喻。夫以先生之医,匠心独运,故其案妙手写生,洞然秩然,需于余者无多。顾曩[10]
者先生不鄙不才,尝授笔砚,序家乘[11]
,记祭产,碑传题赞,出予一手。今先生殁,而于是集垂成作袖手观,无以对先生,更何以谢诸嗣君?况杏园所编,动中肯綮,法律谨严,予惟赞成之耳,乌乎辞?于是夜以继日,孜孜评点,以冀其成,亦既成矣,杏园又能出己所著《一得集》附于后,予甚乐之,因即以先生当日称予者,转为先生颂曰:谢公有子矣!惜也予则守如故,贫亦如故,无可慰先君于九京[12]
者。遂无可慰先生,而先生乃以嗣君力得成遗集,予亦幸共肩斯任,则即此报父执、印心交也,奚而不可?是为序。
咸丰辛酉仲冬上浣[13]
世愚侄金溪姜演谨撰并书
[1]
燕坐:闲坐。
[2]
常:通“尝”。《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主父常游于此。”陈奇猷集释引太田方:“常、尝通。”
[3]
謦(qǐng请)咳:谈笑。
[4]
播迁: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得心集医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