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9mb。
书籍内容:

《封氏闻见记》 唐 封演
  ●卷一
  ○道教
  本自黄帝,至老君。祖述其言,故称为黄老之学。战国时,圉寇蒙庄之徒, 著书咸以黄老为宗师。圉寇《天瑞篇》引黄帝之书曰:“谷神不死,是为玄牝。 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章黄帝之言,而存五千之内, 则老氏所书同出已明矣。其后学,道学、儒、墨,诸家分明,各为一教。汉武帝 进用儒术,黄老由是见废。后汉桓帝梦见老子,诏陈相孔寿立庙于苦县,刻石为 铭。今亳州真源县即古楚县赖乡也,汉时属陈国。郭缘生《述征记》云:“老子 庙中有九井,汲一井,八井皆动。”即其地也。国朝以李氏出自老君,极崇道教。 高祖武德三年,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白衣老父,呼善行谓曰:“为吾语唐 天子,吾是老君,即汝祖也。今年无贼,天下太平。”高祖即遣使致祭,立庙于 其地,遂改浮山县为神山县,拜善行为朝散大夫。高宗乾封元年,还自贷岳。过 真源,诣老君庙,追尊为玄元皇帝。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亲注老子《道德经》。 令学者习之。二十九年,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京师号玄元宫,诸州号紫 极宫。寻改西京玄元宫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宫。(下有缺文)
  ○儒教
  以上有缺文为儒学。复以诸生多不精励,遂废州县学。京师惟留国子生七十 二人。炀帝即位,复兴教诱。国朝以来,州县皆有博士,县则州补,州则吏曹授 焉。然博士无吏职,唯主教授,多以醇儒处之。衣冠俊人职此为耻。玄宗时,两 京国学有明经进士,州县之学绝无举人。于是敕停乡贡,一切令补学生,然后得 举。无何,中原有事,乃复为乡贡。州县博士学士,惟二仲释奠行礼而已。今上 登极,思宏教本。吏部尚书颜真卿奏请,改诸州博士为文学,品秩在参军之上。 其中下州学一事以上,并同上州。每令与司功参军同试贡举,并四季同巡县,点 检学生,课其事业。博士之为文学,自此始也。流俗妇人多于孔庙祈子,殊为亵 慢,有露形登夫子之榻者。后魏孝文诏:“孔子庙不许妇人沓杂,祈非望之福。” 然则聋俗所为,有自来矣。
  ●卷二
  ○文字
  黄帝史官苍颉视鸟兽之迹以作文字。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形声相益,则谓 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凡九千字,所谓古文者也。古有六体:一曰指事,上 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 是也。五曰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推此六体,文字大端可 得而见矣。《周礼》“保氏教国子以六书”,即其事焉。至周宣王时,太史史籀 更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然不外六书之指。大篆、小篆亦名籀书,与古文 并行。春秋之时,孔子之书六经,皆古文也。其后诸侯不统于王,车涂异轨,文 字异制。秦氏既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又作《苍 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依傍大篆, 或加省约,谓之小篆。于时狱官事繁,篆书不给。御史程邈有罪,系云阳狱中, 变篆为隶,以従简易,始皇善而用焉。故秦时书有八体:一曰大篆,史籀所作也。 二日小篆,李斯、赵高、胡母敬所作也。大小二篆,皆简策所用。三日刻符,施 于符传。四曰摹印,亦日缪篆,施于郁。五曰虫书,为虫鸟之形,施于幡信。六 曰署书,门题所用。七曰殳书,铭于戈戟。八曰隶书,施于公府。皆因事出变而 立名者也。善长注《水经》云:“临淄人发古冢,得桐棺,前和外隐起为隶字, 言‘齐太公六代孙胡公之棺’,惟三字是古,余同今书。故知隶书非始于秦世也。” 按此书隶在春秋之前,但诸国或用或不用。程邈观其省易,有便于时,故修改而 献,非创造。汉兴,多因秦制,通行隶书,古文由是散逸。古者十年入小学者, 计十七能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郡太守课,最者以为书史。平 帝时征沛人爰礼等说文字于未央庭中,黄门侍郎杨雄采以作《训纂篇》,并前 《苍颉》等共四篇、五千三百四十字。王莽居摄,大司空甄丰等取四篇校定文字, 颇改古文,别为六体: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日奇字,古文之异者也。三 曰篆书,即小篆也。四曰佐书,即隶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 以书幡信也。后汉和帝时,始获七千三百八十四字。安帝时,许慎特加搜采,九 千之文始备,著为《说文》,凡五百四十部。皆従古为证,备论字体,详举音训。 其鄙俗所传,涉于讹妄者,皆许氏之所不取。故《说文》至今为字学之宗。魏时 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廿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晋 有吕忱,更按部搜求异字,复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万二千八百二 十四字。诸部皆依《说文》,《说文》所无者是忱所益。后魏杨承庆者,复撰 《字统》二十卷,凡一万三千七百三十四字,亦凭《说文》为本。其论字体,时 复有异。梁朝顾野王撰《玉篇》三十卷,凡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字。复有《地苍》、 《广苍》、《字指》、《字括》、《字苑》、《字训》、《文字志》、《文字谱》 之类,互相祖述,名目渐多。汉代又有草书,故自苍颉至于汉代,书凡五变,所 谓古文、大篆、隶书、草书是也。南齐萧子良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鹄头蚊脚, 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帛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 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近代小篆、八分、草书、行书等并见施用, 余多不行。
  ○典籍
  汉承秦灭学,武帝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由是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 藏,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成帝时,秘藏颇有亡散,乃使谒者陈丰求遗书 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汪宏校兵书,太史令尹 咸校数术,侍医监李柱国校方技。哀帝使向子歆嗣父之业,歆遂总会群篇,著为 《七略》,大凡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王莽之末,又被焚烧。光武还洛阳,所载 经传二千余辆。明帝尤重儒术,尔后撰录三倍于前。董卓移都之际,自辟雍、东 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册文章,竟共剖散,图书缣帛,军人以为帷 囊。及王允收而回者才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长安之乱,一时焚荡。 魏氏拾掇亡书藏三阁,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簿。》秘书荀勖分经、史、子、集 为四部,甲乙丙丁之目,大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封氏闻见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