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物志-曹鸿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言
明朝既是汉族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又是现代文明、科技、思想萌芽的一个重要朝代,其魅力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明朝又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被夹在两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之间,汉族传统封建统治的种种特征,在这个朝代似乎回光返照似的被展示了一遍。
几乎已经成为习惯,我们总是通过阅读正史和重大历史事件去了解一段过去,然而事实上,历史遗留下的诸多细节,相比较官修的诸多记载,更为真实。正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这本《大明风物志》绕开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而是从一些细节入手,甚至刻意在衣食住行之类小问题上大做文章,目的也只是希望能够从这些日常生活状态中,尽可能重现一个朝代里人们生活的原貌。
《大明风物志》不是明朝的百科全书,也不是明朝的历史,最多只能算是一本风物志,所选取的话题也并非面面俱到,但却都各具代表性,至少能够从某个侧面,反映明朝的一个特征。相比较沉重、严谨的正史,笔者更希望带给读者的,是一个白描式的历史速写,尽量轻松,尽量神似,虽然最终效果如何,还要留给读者去评判。
第一卷 人活四件事——衣食住行第一章 赤服走轻裘——服饰之说1.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
2.衮冕制与皇室服饰
3.等级森严的文武官冠服
4.平民服饰特色第二章 且饮且饕餮——食在明朝1.宫廷饮食:宫廷宴会的“政治意义”
2.钟鸣鼎食:贵族与富豪的斗富排场
3.节日饮食:异彩纷呈的民间风俗
4.轻斟浅酌:精致休闲的“饮文化”第三章 楼阁亭台暖——特色建筑1.北京:轩京若水流,宫阙似云浮
2.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3.拙政园:轩宇玲珑如展扇,与谁同坐有知音
4.民居: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第四章 金銮车马安——交通工具1.皇帝辂辇
2.贵族百官车舆
3.百姓行止风尚与禁忌
第二卷 南北何相宜——风土人情第五章 端午方去论重阳——节日风俗1.春节
2.立春
3.元宵节
4.中和节
5.清明
6.浴佛
7.端午节
8.天贶节
9.七夕乞巧
10.中元节
11.中秋
12.重阳
13.冬至
14.腊八
15.灶王
16.除夕第六章 故友临仙新人喜——婚丧嫁娶1.婚姻习俗
2.丧葬习俗第七章 昔年有人谈佛道——宗教信仰1.明代道教
2.明代佛教
3.其他宗教第八章 狮鼻鹰眼问长安——外来人口1.海上漂来朝鲜人
2.东南亚高层来访
3.传教士来华
第三卷 百业俱兴日——社会经济第九章 垦荒定乾坤——农业发展1.明初大移民带来的农业复兴
2.技术革新推进农业繁荣
3.商业与政治夹击下的农业没落第十章 天工开物时——手工业发展1.手工业技术发展概况
2.官营手工业管理体系
3.民营手工业的繁荣第十一章 十万不称富——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1.明初首富沈万三
2.徽商与晋商的崛起
3.资本主义萌芽
第四卷 切脉问北斗——科学技术第十二章 数学1.传统数学研究的衰落
2.程大位与珠算术的发展
3.西方数学的引进第十三章 物理学1.声学
2.力学
3.磁学的应用和对电的认知第十四章 化学1.炼丹术的衰落与《道藏》修撰
2.火药技术的成熟
3.西方古典化学的传入第十五章 天文学1.天命观和天文学研究禁令
2.明朝传统天文学概况
3.西方天文学引入与《崇祯历书》的修订第十六章 地理学1.郑和下西洋
2.地图学的发展
3.旅行家的足迹第十七章 生物学与医药学1.对动植物习性的认知和对微生物的初步了解
2.对变异现象的认知
3.解剖学的发展
4.临床医学与传染病防治
第五卷 多少文章事——文化艺术第十八章 且将清丽替雄浑——明朝文学1.基本概况
2.主要代表人物第十九章 总把说唱戏平生——俗文学的繁荣1.小说
2.戏曲
第一卷 人活四件事——衣食住行
第一章 赤服走轻裘——服饰之说
人生在世有四大要素——衣食住行,而在这四者当中,衣为首。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哲学中,外在的东西有多么重要。衣服也就是一个人的门面,而门面也就是面子。面子有多重要呢,很可能比脑袋重要……
历史走到如今,穿什么样的衣服,对现代人来说已经完全是服饰文化领域的事情了。对现代人着装构成约束的也只是普遍的服饰审美习惯,如果哪位别出心裁,想要挑战这个习惯,无论你是奇装异服还是秋行夏令,至多也就是上街的时候惹些关注的眼神,断不会招来什么祸事。
但是倘若把一位好着奇装异服的现代人送回到明朝,情况便大不相同了。无论他再老实巴交遵纪守法,单凭着穿衣这一条,恐怕就要招来横祸。即便不是被斩首市曹,起码也会有囹圄之灾。
和以往所有封建朝代一样,明朝对服饰的规定是苛刻的。不同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在《大明集礼》中有明确规定,甚至细致到袖子应该多长、领子应该用什么颜色等等。比如黄色,在中国古代历来都是视为皇家的专用色,普通百姓的衣服上是万万不能用的。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清朝,现在许多的清宫戏里,皇帝动辄赏赐大臣“黄马褂一件”,实际上那些在朝为官的大臣谁也不缺那件马褂,重要的是那马褂是黄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赏赐黄马褂更多的意义是在赏赐一种象征着皇室高贵的颜色。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征服中原统治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仅仅存在了97年。然而由于迥异的民族风俗习惯,元朝服饰与以往历朝有着明显区别,带有明显的蒙古族气息。《明太祖实录》中称元朝“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椎髻,深檐胡帽,衣服则为胯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不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
元朝的“胡服”对于曾长期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族来说自然是得体而便利的,但是要习惯了“大袖盈风”的汉人穿上这些窄袖胡服,自然是说不出的别扭。明太祖朱元璋对元朝的胡服显然也是很不以为然的,他在历经艰辛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尽管边关仍频有战事,国内社会经济也是一片百废待兴的状态,但他仍在登基的第一年便“诏复衣冠如唐制”。
从朱元璋登基的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明朝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逐步修订完善了一整套的服饰制度。作为汉族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的服饰既是对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后一次总结,也为追溯中国传统服饰习惯提供了一个窗口。
在近年热播的韩国古装戏 ............

书籍插图:
书籍《大明风物志-曹鸿涛》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明风物志-曹鸿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