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937:血战危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书获誉
这部了不起的作品填补了论述第二次中日战争的英文著述中的明显空白,首次全面阐述了1937年的南京战役。作者将出自中国、日本和西方资料来源的研究生动地交织进对军事、外交和文职上下各层面的真知灼见之中。何铭生的这部作品引人瞩目,眼光独到,也许是因为只有一个外国人才能够客观地对待中日两国之间的激烈冲突。
——理查德·B.弗兰克(Richard B.Frank),《瓜达尔卡纳尔和垮台》作者
何铭生再次巧妙地将源自中国、日本和西方的广泛素材编织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示出紧张的个人经历和震惊世界的国际冲突。……当我们注视着一个新近崛起的中国时,何铭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了更接近于中国意识表面的巨大灾难。……何铭生的戏剧化风格为描述20世纪历史的强大作品增添了一种扣人心弦的小说般的品质。
——罗伯特·A.卡普(Robert A.Kapp),《四川省和中华民国:省级军阀与中央政权,1911—1937》作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主席
通过阐明苏联空军参战与援助国民党军队的重要性,何铭生澄清了此场战争中一个不那么为人所了解的侧面……书中最后一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是最有力的描述,也许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事件的最好分析。《南京1937》本身就是一本关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著作,也是他另一部作品《上海1937》的绝佳续篇。
——J.布鲁斯·雅各布斯(J.Bruce Jacobs),莫纳什大学亚洲语言与研究系荣休教授
何铭生很好地把南京陷落的本质和广度联系了起来。他所写的书经过了深入研究,让人手不释卷。他的视角既有战略层面,也有战术层面,其观察既有立足当地的细腻描写,也有来自国际背景的高屋建瓴……我愿意将此书推荐给那些想了解在西方国家卷入之前的远东地区的战争本质的人。
——克里斯·巴克姆上校(Major Chris Buckham),军事评论员
何铭生从外交和军事两个视角熟练地解释了大到军队调遣,小到单个士兵行动的许多事件,包括中日两国在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上的考虑,同时巧妙地为南京的沦陷做了铺垫……何铭生在继续为二战亚洲战场的起源提供深受欢迎的、可读性强的、多视角的解读,而这正是其他著述在匆忙地寻求珍珠港事件之后其他事件的真相时通常会掩饰的。
——《战略之页》(Strategy Page
)
着重于军事方面的杰出的……客观公正的、善于分析的、清醒冷静的论述……《南京1937》是一项令人惊叹的研究成果,何铭生那戏剧化的叙事风格可令读者身临其境。
——《日德兰邮报》(Jyllands-Posten
)
记者的叙事技巧结合研究人员的完整方法,由此产生了这部描述1937年初冬中日两国军队争夺南京之战的引人入胜的作品……此书为那些对军事细节情有独钟的读者提供了极多信息,并通过包括进高级政治的各个层面,增添了视角,启迪了思维……好极了!
——《周末报》(Weekendavisen
)
今天,每当我们提到民国时期的南京,首先就会想到强奸、掠夺和大屠杀。但是,南京城沦陷于日本侵略者魔爪的惨痛经历远远不止于这些……何铭生不仅从军事战术上阐述了中华民国首都的沦陷,他还解释了其幕后的外交活动,并转述了一些参与其中的个人的叙述。异乎寻常的是,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反映日本人的观点。书中所列出的广泛来源表明,以中国人的视角所做的陈述,很少能历经日军占领、国共内战以及后来的“文革”而幸存下来……书中所表述的一些观点,是大多数读者之前不会遇到的。非常值得一读。
——《亚洲评论》(The Asian Review
)
在这本出自精心研究的著作中,何铭生审视了从信件和日记中获得的证人证言,并将这些与日本人占领南京后所产生的战斗记载相并列。他的这种努力,使得南京成为传奇城市的确切原因一望而知……对一桩鲜为人知的事件的极有价值的记录……对战争黑暗面的无情揭示。
——《军事历史月刊》(Military History Monthly
)
此书与同类型的其他书籍不同,不仅在于其所利用的资料来源的多元化,还在于其作者的全球视角……新闻式写作风格使得《南京1937》成为一本能令对军事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乐意阅读的著作。军事战术的分析与日记和回忆录中所揭示的两军官兵的战斗经验及心理状态的生动描绘相互印证。……所附的许多照片和地图更增强了其效果。
——《军事史杂志》(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
(本书)……填补了关于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英文文献的空白……其中的人物叙述使得有关战争的描述更加生动和更具可读性。
——《中国研究书评》(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
一丝不苟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够幸运的话,何铭生将继续撰写这些历史。现在离中国军事史的黄金时代距离还很遥远,但如果像何铭生所著的这类书籍继续出版的话,那么中国二战史的黄金时代就可能为期不远了。
——战略之桥网站(Strategy Bridge)
目录
致谢
作者按
前言
第一章 新的战斗打响了
第二章 “全面出击!”
第三章 跨越战线
第四章 太湖之战
第五章 严冬
第六章 兵临城下
第七章 决定性的日子
第八章 沦陷
第九章 恐怖
第十章 劫后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在许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此书得以顺利面世。作者在此特别感谢军事历史学家和作家理查德·B.弗兰克,感谢莫纳什大学的布鲁斯·雅各布斯教授和冰岛的贾科·吉斯拉森,他们仔细审阅了我的手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士华先生向我介绍了目前在中国正在进行中的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大量研究。尼古拉斯·陈、理查德·哈里恩、罗伯特·卡普、史蒂夫·李和格雷厄姆·汤普森为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鼓励。假若本书中有任何错误或误解,当然由我个人负责。
一张真实的照片能胜过千字的文字描述。我要感谢现位于台湾地区的“中央通讯社”及其董事长陈国祥允许我利用该社庞大的数字化照片档案馆。如果没有《朝日新闻》照片档案馆的帮助,本书也不会具有现在的面貌。制图师卡尔·毛罗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以精湛的手艺表明了一张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南京1937:血战危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