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师官方战史1934-1939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指文图书
名  称 战史系列006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
责任编辑 孙丽娜
封面设计 王 星
版式设计 王 星
出版发行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大兴区兴盛街206号北京印刷学院西校区
邮  编 102600
版  次 2013年1月第1版
CD 生 产 四川省蓥山数码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文本印刷 重庆科情印务有限公司
版 本 号 ISBN 978-7-89429-178-3
定  价 258.6元
读者服务:023-67039891
电子邮箱:luo@cniti.cn
版权声明
本书中如有个别因地址不明而未支付稿酬的作者,请与重庆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由其代为转交支付。
电话 023-67708230 67708231
CONTENTS
目 录
第一章 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各部简介
SS“德意志”团
SS“日耳曼尼亚”团
SS“元首”团
第二章 东普鲁士坦克部队——肯普夫装甲师
第三章 SS特别机动部队第一战
德军简况
波兰陆军
德国陆军高层作战计划
姆瓦瓦—霍热莱地区突破作战
鲁然战斗
切尔温之战
纳德博之战
莫德林要塞攻坚战
肯普夫装甲师的解散
雅沃洛夫和萨多瓦维斯尼亚之战
CHAPTER 01
第一章 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各部简介
SS“德意志”团
驻防区:
慕尼黑
番号沿革:
SS特别机动部队第1团、SS特别机动部队第2团、SS“帝国”师“德意志”团、SS第2“帝国”师2团、SS第2“帝国”师3团
简称:
SS“D”团
1936年7月1日前,SS“德意志”团所辖部队还都是分散而独立,归入不同营团建制,这些部队的成军时间、地点和条件都各不相同。不过,这些部队都与SS第1团1营有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毕竟他们的驻防区同为慕尼黑。
1936年7月1日,驻慕尼黑SS特别机动部队组建的3个营、团直属连以及新成立的团部,合并组建成SS特别机动部队第1团,首任团长乃是大名鼎鼎的菲利克斯·施泰纳上校。根据曾在该团服役过的老兵们的各种手抄件(日记、回忆录等)和采访记录,该团各部成军史简介如下:
SS“德意志”团1营
驻防区:
慕尼黑
番号沿革:
慕尼黑政治预备队、SS第1团1营、SS第2团1营(临时)、SS“德意志”团1营、
SS第2“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1营、SS第3“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1营
简称:Ⅰ
/SS“D”
1930年10月,第三帝国内党卫队所有旗队各推荐1名成员携带介绍信前往巴伐利亚州警所属的慕尼黑团报到。接着,他们来到慕尼黑温泽尔的2号特种营,在纳粹党南部党区总部特
派教官——扎格尔和利贝尔两位少校的严厉督导下,接受基础和军官培训课程。
这种以每期针对30到35名学员的集训一直持续到1934年底,成绩优异者随后将被保送到图尔茨的党卫军军官学校,荣幸地成为该校的首批学员。从1933年10月起,在培养军官的同时,慕尼黑团也开始对申请加入党卫队的志愿者展开基础训练,直到1934年6月底才告一段落。在此期间,图坎、二号特种营和曼斯营区中每100名警察分队再接受1个排的党卫队志愿人员。1934年6月,基础集训结束,参训者和校方在霍伊训练场展开野营拉练暨毕业典礼,巴伐利亚州警长官里特尔·冯·亨格尔也出席了典礼并发表讲话。军官和士兵学员们经过短暂的休假后,奉命集中,于1934年7月1日正式组成慕尼黑政治预备队,即SS“德意志”团1营的前身。预备队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和第13步兵炮连,首任队长是刚刚从州警察部门转入党卫队的里特尔·冯亨格尔中校,托马斯·穆勒中校为副官,其中2个连驻曼斯军营,另1个连和营部驻图坎营区。
巴伐利亚州的警官和士官,以及基础训练课程的毕业生构成了基层干部的核心。来自各地党卫队的志愿者,尤其是南德地区党卫队员的加入,使慕尼黑政治预备队兵力很快达到编制标准。不过,政治预备队的成军没有吸引多少眼球,由于家底薄,预备队成员们最初的薪水发放甚至要靠慕尼黑地区的党部经费才能勉强维持。最令人难堪的是,他们的常规制服竟然是土灰色的。
尽管如此,这支年轻的部队还是和其他政治预备队一道,在1934年的纳粹建党日的游行中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此时他们还没配发武器)。他们身着黑色的军礼服,踏着特别整齐的步伐和方阵走过检阅台,他们的仪容仪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目光,人们将响亮的掌声和欢呼声赏给了这支年轻的队伍。
1934年夏,慕尼黑政治预备队和另外2个营并成一个团。最初,SS特别机动部队给他们的领章(即番号)是第2团,但很快又变更为1团。其原因是:1934年夏,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宣布,将警卫旗队扩编为SS第1团;驻慕尼黑的1营、普里特巴赫训练营的2营和埃尔旺根的3营组成SS第2团。但这个编制很快被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否决,他宣布警卫旗队在党卫队保持特殊地位,它的兵力规模不应该仅仅是1个团,于是新组建的这个团的团番号由2团改为了SS第1团。
1934年10月1日,慕尼黑政治预备队正式转型,更名为SS特别机动部队第1团1营,简称I/SSI-VT。
从这时起,他们的薪金不再由党部经费拨发,而是由内政部按国防军的预算标准平级拨发。根据1934年10月1日德国颁布的新的征兵条令,参加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就等同于个人对国家服了兵役。
同时,普通的党卫队军阶结构已经不适于新成立的党卫队突击队。在突击队里,军阶的高低是由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技术娴熟程度而定。从1934年11月1日起,全军(国防军和
SS特别机动部队)官兵通过内政部与第三帝国签约(相当于个人效忠)。从这时起,党卫队南德区党部对1营的各种管辖,尤其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影响已经是越来越小。
新签定的契约,使国防军开始向职业化军队迈进。士兵们至少得服役4年,士官至少服役12年,军官至少服役25年,不过军队中的资深年长军官被默许在合约中缩短服役期。这些标准同样适用于整个SS特别机动部队。
从1933年开始,SS特别机动部队的组建就和陆军偷偷扩军备战密切相关。当时德国为了扩军,是无所不用其极。其中一项就是组建SS特别机 ............

书籍插图:
书籍《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师官方战史1934-1939》 - 插图1
书籍《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师官方战史1934-1939》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师官方战史1934-1939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