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少怀壮志图报国
一、好学多思的血性少年
二、求学云南讲武堂
三、追随孙中山
第二章 南征北战建奇功
一、执教黄埔军校
二、讨逆伐叛
三、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四、长征路上见忠贞
第三章 身居虎穴巧周旋
一、“内战吟成抗日诗”
二、八路军参谋长
三、南岳“说禅论道”
四、舌战群儒
五、军调部的日日夜夜
第四章 理政有方传佳话
一、接管北平
二、主政华南
三、新中国橡胶事业的拓荒者
第五章 探寻精兵强军路
一、致力军事训练
二、开拓军事科学研究
第六章 京华除害挽狂澜
一、“二月抗争”的斗士
二、受命于危难之时
三、领导军队整顿
四、运筹帷幄除四害
第七章 治国兴邦安天下
一、拨乱反正
二、全力支持改革开放
三、加强法制建设
四、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八章 满腹诗情唱大风
一、“元帅余事付讴歌”
二、力倡古诗“旧瓶装新酒”
三、“儒帅”的风采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第一章 少怀壮志图报国
 
一、好学多思的血性少年
 
1897
年4
月28
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叶剑英出身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
 
地处粤东山区的梅县,古称梅州、嘉应州,是客家人聚居之地。所谓“客家”,顾名思义就是“客而家焉”,即非本地土著。据梅县姓氏族谱、家谱考查,梅县的客家人,是在宋明时期陆续由北方中原一带举族南迁而来的。在叶氏宗祠族谱中就有记载,叶剑英的祖先是宋朝时由中原南徙的汉人。叶家祖辈移居梅县后,开山筑室,创业传宗,繁衍生息。
 
千百年来,客家人由于辗转流徙,身居异乡,艰苦备尝。彼此均有着共同的际遇,需要同舟共济,互相扶助,共渡难关。所以,他们崇尚团结互助,提倡勤劳俭朴,富有开创局面的奋斗精神,并且十分注重族人的文化教育。客家人的这种深具特色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使这个群体顽强生存、繁衍和发展,并且不断培育造就出一批出类拔萃的贤士俊杰。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南粤大地革命风云激荡,太平天国革命、康梁维新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都曾在梅县地区引起过巨大反响。尽管梅县地处边远山区,但民主革命气氛浓郁,铁血丹心,壮怀激烈,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
 
叶剑英就是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叶剑英的父亲叫叶钻祥,母亲叫陈秀云。就在叶剑英出生的前后,其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全家生活来源除了仰赖耕垦农稼维持外,他的父亲还兼营小摊贩生意,母亲也经常给人打零工,以获取一点微薄收入,应济家用。叶剑英原有兄妹8
人,因贫病交加,一半夭折,仅存4
个在苦难中长大成人。他仅两岁的妹妹也就因生活贫困而被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使叶剑英从小就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
 
叶剑英的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但勤劳贤慧,开明知礼。她十分注重子女的品德操守教育,经常把流传较广的一些民间故事和历史上爱国人物的英雄事迹,给叶剑英和他的弟妹们讲述,不厌其烦,讲了又讲,使他们幼小的心田里萌发出救国济民的思想嫩芽。
 
叶剑英7
岁开始进入雁洋堡怀新学堂读书,接受启蒙教育。怀新学堂开设有国文、算术、常识、唱游等课程。这些新鲜诱人的诸多课程,为叶剑英打开了新的天地,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对各个科目都学得很认真。他勤奋、专心、肯思考,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12
岁时,叶剑英进入梅县丙村三堡学堂就读,时值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斗争日渐高涨之际,三堡学堂的校长和教员大都是不满清朝封建统治的热血爱国青年。校长谢鲁倩是一位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的华侨富商子弟,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回国参加同盟会,创办新学,经常向学生宣讲孙中山的学说,讲述古代豪杰哲人的嘉言懿行。学堂里还有一位进步青年教师林明修(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经常在学生中间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针砭时弊,抨击朝政,讲述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故事。这些都使叶剑英深受影响,使他逐渐萌发了憎恨腐恶势力,立志将来匡救中华,改变现状的志向,以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在进步教师的启引下,叶剑英还毅然带头“剪辫子”。每遇到不平之事,他也能挺身而出,敢于与顽固势力进行斗争。
 
叶剑英的青少年时代,见证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三堡学堂所在地丙村镇,地处潮州至梅县之间的梅江河道边。潮州、梅县之间来往的船只多在这里停靠,装卸货物,接落人客。当时,潮州府的清兵乘船路过,经常到丙村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老百姓对这些头戴红缨帽,身穿青马褂,胸前衣服上绣有“勇”字的清兵恨之入骨,但又不敢得罪他们,敢怒不敢言。有一天,几个清兵窜到丙村镇,强抢了一家肉铺的牛肉。肉铺老板无奈之下,跑到三堡学堂求救。其时,三堡学堂是一所公立学校,其经费来源很大一部分是靠镇上肉铺上缴的“牲口捐”。眼看肉铺被抢,学校当然不能坐视不理。而叶剑英早就对这种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的强盗行为深恶痛绝。他与一些老师、同学一起,在校长的带领下,操起棍棒,将抢掠民物的清兵痛殴一顿,追回了被抢的牛肉,并为当地老百姓出了气。人们对于此事无不拍手称快,时称为“打潮勇”事件。
 
16
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思想最富于幻想的时期。而16
岁的叶剑英,却已开始了他改造社会的实际行动。1912
年秋,叶剑英从丙村三堡学堂毕业,考进了梅县务本中学。务本中学是一所私立中学,不受官方制约,自由气氛浓厚,师生思想活跃。叶剑英入校后,很快成为学校中的活跃分子,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这年冬天,广东省政府指令梅县临时议会,将梅县的三间中学合并到务本中学,改“私立”为“官办”,并撤换了颇受师生欢迎的叶则愚校长,另委他人接任。学校改为“官办”后,收费高昂,城里的富家子弟常常依赖权势,欺负乡下来的贫穷学生。官派校长也是一位守旧人物,改变了学校原来的许多规矩,对师生颇多制约,引起师生的强烈不满。叶剑英以学生自治会会长的身份,联合了百余学生,发起了反对官派校长的学潮,但很快就遭到省教育局的强行禁止。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叶剑英与一些进步学生毅然以退学抗议,转到由爱国华侨和社会开明人士资助新建的“梅县私立东山中 ............

书籍插图:
书籍《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