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史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编匈奴史通论
自 序
关于匈奴见诸记载的历史,自公元前3世纪头曼时代至公元5世纪阿提拉逝世,约有七百年之久。在汉武帝时代,匈奴遭受西汉王朝的严重打击。公元前1世纪中叶,呼韩邪单于降汉之后,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居边塞以至塞内,在两晋时代,是所谓“五胡乱华”之首。可是到了5世纪上半叶,后魏克姑臧、赫连勃勃与沮渠蒙逊建立的国家灭亡之后,东亚的匈奴王朝便再也没有见于中国史书,只有匈奴后裔或支派如屠各或稽胡,直到隋唐还散见于史书的记载。
北匈奴则往西方迁徙。迁到葱岭、大宛以西地方者,前汉时期有郅支,后汉时期有悦般。前者被甘延寿与陈汤攻破,后者被耿秉与窦宪攻破。此后北匈奴的余众到乌孙西北建国,历史似乎也不太长。
4世纪中叶左右,黑海北部与罗马帝国之东有一个国家叫作粟特,匈奴曾“杀其王而有其国”。到了4世纪下半叶,匈奴人又从罗马帝国的东境侵入欧洲,到达现在的匈牙利、意大利、德意志以至法兰西等处,使整个欧洲受到极大的震动,引起欧洲民族的大迁徙与变动,对于此后欧洲的历史有很大的影响。
匈奴的历史,无论对于亚洲、欧洲和世界的历史,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匈奴的起源、强盛和衰亡,以及匈奴如何从其故地西迁至葱岭以东和以西的西域乃至到达东欧与西欧,都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西欧学者二百多年来,以及少数日本学者数十年来,对于匈奴的历史写过一些论文与著作。他们对于欧洲方面的资料虽然很熟悉,可是对于中国的丰富史料还未充分地利用。
我尽量搜集我国与欧洲有关匈奴的史料,加以整理,期望使匈奴的历史得到较为完整的呈现。但有不少资料,可能我还没有看到,希望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人加以补充与指正。
陈序经
第四章匈奴本部的地理环境
匈奴在强盛的时候,东破东胡,南并楼烦、河南王地,西击月氏与西域诸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东胡所居的地方,应该是现在的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一带。楼烦、河南应该是现在山西北部与陕西北部。月氏原在河西走廊,也就是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一带。此外,匈奴还控制了现在的新疆,置僮仆都尉去管理,势力一直伸张到乌孙、大宛或葱岭以西的大夏、康居等地,也就是现在中亚细亚的咸海、黑海一带,向北到现在的贝加尔湖一带。这是一个大帝国,或所谓的“百蛮大国”。可是,我们在这里叙述的匈奴所在的方位与疆界,是注重于匈奴本部的地区,就是现在所说的蒙古高原地带,这是在冒顿及其后代征服东胡与月氏或西域诸国之前的匈奴疆域。
匈奴的东边是东胡,所居住的地方是现在的察哈尔一带,后来称为“乌桓”。所以称为“乌桓”,据说其所居地为乌桓山,因而得名。东胡后来也称“鲜卑”,则据说是因为其所居的地方有鲜卑山。在匈奴与东胡之间,有所谓“瓯脱”之地。《史记·匈奴列传》说:
(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冒顿曰:“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问群臣,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亦可,勿予亦可。”于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后者斩,遂东袭击东胡……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
《匈奴传》记“瓯脱”约有好几处,历代学者对“瓯脱”这个名词的含义又做了很多解释,我们不准备在这里讨论。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瓯脱”是指两国比较荒芜的边地。尽管这只是弃地,可是冒顿也当这个地方为国之本。有人说,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国界的观念,对于匈奴的冒顿来说,这是不正确的。
匈奴南边的疆界应与楼烦、林胡接壤,但这两个国家所占的地方可能不大,而且曾为匈奴所并后,又为赵国所破。《史记·匈奴列传》上说:“当是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所谓的“三国”,就是指燕、赵和秦,在战国末年,这三国的北部边境可以说以长城为界,匈奴狐鹿姑单于曾遗书汉朝皇帝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其所指的界线就是长城。在战国时代,燕、赵、秦既边于匈奴,这些国家都筑了长城,以拒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说:“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又说:“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以高阙为塞。”又说:“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秦统一天下后,把过去各国所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修筑。《史记·匈奴列传》说:
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谿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
《史记·蒙恬列传》也说:
始皇二十六年……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到了汉代,据《汉书·匈奴传》说:“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是岁,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也。”到了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卢朐”。汉武帝时占领河西走廊之后,障塞也伸张到甘肃西北部以至新疆境内。
长城是防御匈奴的伟大建筑物,也可以说是匈奴最南的边境。《汉书·匈奴传下》载匈奴单于对汉使者说:“自长城以南天子有之,长城以北单于有之。”说明匈奴认为这是两国的边界。但是实际上,靠近长城以北地区的匈奴人不见得能随便地居住或往来。
匈奴西边的边境大致是以阿尔泰山为界,这是一条天然的疆界。
匈奴的北境,是在现在的贝加尔湖一带。《汉书·李广苏建传》说,苏武出使匈奴,匈奴人“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北海”应就是贝加尔湖。虽然这里是无人之处,但同时又说匈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后来这位王死了,“人众徙去”,丁零盗苏武牛羊。同处又说,匈奴单于曾使李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劝苏武投降,苏武拒绝了。李陵使妻赐苏武牛羊,后来又到北海告诉苏武武帝逝世的消息。可见这个“北海”并不是没有人往来的地方。贝加尔湖之北与西北当为丁零与坚昆的领土,所以丁零人也到这个地方去 ............

书籍插图:
书籍《匈奴史稿》 - 插图1
书籍《匈奴史稿》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匈奴史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