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500疑案(下)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9mb。
书籍内容:

赛里斯人是中国人吗?
 
  我国古代以盛产丝绸著称于世。早在公元前5 世纪左右,中国丝绸就通过丝绸之路运到了欧亚各地。美丽的丝绸制品深受西方人民喜爱。“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彩夺目”。同样,它也激起了人们对于丝绸之国的向往,有人甚至以知道丝绸之国的信息而沾沾自喜,无比自豪。例如,罗马著名诗人尤维纳卢斯(60―127 年)就有一首诗这样讽刺一位万事通: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她全都一清二楚,她知道赛里斯人的事情也知道色雷斯人的事情但是,由于古代中西交通“险阻危害,不可胜言”(《后汉书。西域传》),再加上当时经营丝绸贸易的中间商人从中阻挠,西方人对丝绸之国的全部知识就是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赛里斯人的国家。

  赛里斯(∑πO εS )一词,据笔者所知最早出现在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公元前64/63 年――公元23年)《地理志》之中。他又是从另一位地理学家阿耳忒弥塔人阿佩洛多罗斯的书中引用来的。据后者说,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曾将其权力扩张到赛里斯人和弗里尼人的领土上。

  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赛里斯(Ser )即汉语“丝”(或蚕儿)的译音。赛里斯人即中国人,赛里斯国(serica)即中国。不过我们认为,ser 很可能是由伊朗语Sarah (丝)变来的。因为当时中间商人主要是伊朗人。希腊人只能从他们那里听到有关丝绸之国的海外奇谈。

  赛里斯人是不是中国人呢?

  请看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利尼(23―79年)是怎样描写他们外貌的吧:“斯人身体高大,过于常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需要说明的是,普利尼虽然号称博学多闻,却并未真正见过赛里斯人。他也是引用另一位学者阿莫特图斯的说法以强调其著作的权威性,可靠性。“红发碧眼”,一般来说是印欧语系居民的生理特征。而汉代的中国人(汉人)则是“黑发黑眼”。

  显然,如果根据这些生理特征,是不能将赛里斯人称为中国人的。

  国外有些学者认为赛里斯人(Seres )和弗里尼人(Phriny)就是汉代西域疏勒(su-le )和蒲犁(Pu―li)的居民。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疏勒古为粟特人的商业殖民地。疏勒即粟特之别写,两者实为一词。如此说来,则疏勒人是赛里斯人当不成问题,因为疏勒人(粟特人)即为伊朗人的一部分,而伊朗人是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是举世公认的。而弗里尼人则见于藏传佛教文献的phruna(phruno)这个地方就是尼雅(NinaNiya)。

  那末,说赛里斯人就是我国古代西域居民疏勒人,这种观点能否站住脚呢?我们认为,根据古典作家对赛里斯国地理位置的记载,还是有一定依据的。例如,梅拉(公元1 世纪中期)认为赛里斯人在萨伽部落(可视为贵霜或月支)以东,有大荒土在其中,当时贵霜已掩有帕米尔高原以西广大地区。

  因此,赛里斯必在新疆境内无疑。托勒密(公元2 世纪)《地理书》将撒尔马提亚、西徐亚和赛里斯视为近邻,又说赛里斯在秦尼国之北,四周有大山环绕,内有两条大河云云。由于这些希腊罗马作家无一亲至赛里斯,全是辗转传闻,因此其所说不可能很准确。但由他们的叙述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赛里斯人和秦尼人是两个国家。秦尼在东,赛里斯在(西)北。赛里斯以西是萨伽部落。而赛里斯人又是将丝绸卖给他们的人。如果我们认为秦尼人就是中国人(汉人),则赛里斯人无疑就是西域古代印欧语系居民疏勒人―粟特人。他们虽然不是丝绸的生产者,却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忙的商人,利之所在,无所不至。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不能把赛里斯人看成是疏勒人。他们认为最好把赛里斯看成是中国的西北部,希腊巴克特里亚统治者曾与之发生过关系的那部分地区。著名敦煌学家A.斯但因有本名著《赛林提亚(Serindia)》谈的就是这个地区。但当时这个地区印欧语系居民却有许多不同民族:伊朗人、印度人、甚至还有少数希腊人。赛里斯人到底是指其全体,还是指其中某个民族,又很难说清。而且,这个地区现在虽然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领土范围之内,但在汉代,它算不算汉的领土,其居民算不算中国人,恐怕也是个问题。

  (李铁匠)
 

犹太人何时进入中国?
 
  17世纪初,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艾儒略等人偶然发现在开封一带聚居着不少犹太人。这一消息在中外学术界,宗教界引起了很大震动,

  多种研究和考察工作也随之展开。其中引起争议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犹太人何时进入中国。

  中国的犹太人自己对此问题也没有确切的说法。立在开封犹太人礼拜寺内的三块碑刻就分别记述着三种不同的时间。明弘治二年(1489年)所立《重建清真寺记》说是宋代来华,正德七年(1512年)所立《尊祟道经寺记》则说是汉代来华,而清康熙二年(1663年)所立《重建清真寺记》又说早在周代即已进入中国。迄今为止,已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说法和猜测大致可归为如下几说。

  一、周代以前说。持此说的是俄国人维那格拉多夫。他见过弘治碑后望文生义,大加引伸,认为犹太人在摩西时代之前即已来华。但没有人同意他这一见解。

  二、周代说。“康熙碑”最早认为犹太人“周时始传入中州”。所谓中州即指河南。法国人西盎涅也提出三条理由加以论证。一是早期犹太史和周代历史有许多类似处。二是从周代起直到东汉,许多神话传说也是两个民族所共有的。三是犹太教上帝耶和华由三个缀音合成:1 或Y ;H ;V 或w.而老子《道德经》里的三句话“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中的夷、希、微三字正好代表这三个音,表明老子在中国早就认识耶和华,而其所以能认识,是中国人与以色列人早就有来往之故。对此论证,不少学者认为不免牵强附会。

  除了传说之外,持此说的人还举出一些记载来加以论证。如高德贝认为《旧约。阿摩司书》中有一节提到以色列人在公元前8 世纪即已使用丝织的东西,而在那时候只有中国才有丝,说明当时是以色列人把丝织品从中国输入西方的。此外衣料禁用兽毛与植物纤维混合的织品,以色列有此,据说西藏也有此;而兄终弟继的“收继婚”制,在以色列有,据说在中国江苏、河南等地也流行。

  三、汉代说。“正德碑”所说“教自汉时入居中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文化史500疑案(下)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