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史:從梭倫時代到公元前403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總目錄
希臘史:從梭倫時代到公元前403年(上冊)
希臘史:從梭倫時代到公元前403年(下冊)
版權頁
版權專有 侵權必究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295073號
希臘史:從梭倫時代到公元前403年(上冊) / (英)喬治·格羅特著;晏紹祥,陳思偉譯. —— 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6
ISBN 978-7-5682-6528-7
Ⅰ. 1希…Ⅱ. 1喬… 2晏… 3陳… Ⅲ. 1希臘-歷史 Ⅳ. 1K545
出版發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社 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郵 編/100081
電 話/(010)68914775(總編室)82562903(教材售後服務熱線) 68948351(其他圖書服務熱線)
網 址/http://www.bitpress.com.cn
字 數/1039千字
版 次/2019年6月第1版/
譯者序言
19世紀英國的社會變革與希臘主義
從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前期,希臘主義逐漸在西歐興起和發展。一方面,工業革命造就了英國的世界霸權,也讓英國在向近代社會轉型中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工業資產階級掌握著英國的大部分財富,卻沒有資格參與政權;工人階級是勞動的主力軍,卻只能居住在貧民窟中,受到殘酷的剝削,享受不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大部分人生活狀況惡劣,幾乎沒有政治權利可言;手工業者在工業革命的衝擊下,氣息奄奄,掀起了反抗工廠的運動;環境污染嚴重。吉爾伯特·海埃特如此抨擊當時英國自然環境的惡劣:「空中黑煙籠罩;空氣中夾雜著工廠噴出的濃霧,以及機器的咆哮與刺耳的噪聲;不到幾年光景,迷人的山谷變成了龐大的貧民窟;清靜的荒野被開發;蔥綠的草地被埋在了裸露的礦渣下……那時建造的成千上萬的、讓人噁心的城鎮和建築,磚質教堂,以及魔鬼般的黑糊糊的工廠,至今仍在傷害著我們的眼睛。」【1】
但工業革命深刻影響了英國的政治和社會構造。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殖民擴張的成功,以及近代以來的社會轉型,讓英國成為19世紀歐洲最有條件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資產階級不斷發出要求改革國會、參與政權的呼聲。經過1832年、1867年和1884—1885年的三次國會改革,資產階級參政的願望逐步得到實現。工人階級通過組織工會和社會主義運動,連續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和反抗,要求增加工資、改善生活待遇,到19世紀末,
這些要求至少得到了部分實現,其政治影響也有了較大的提升。1867年和1884—1885年的改革,讓英國幾乎所有的成年男性獲得了選舉權,奠定了普選權的基礎。婦女的選舉權,至少從密爾開始,不斷被人提起。總體上看,英國政治雖然緩慢但穩步地邁向民主。
正是在這種進步和問題並存的時代,希臘主義逐漸在英國興起。18世紀中後期斯圖爾特和內維特兩人的雅典之行,還有他們對希臘的考察和隨後出版的《雅典的古跡》,讓英國人第一次領略到了真正的希臘風格。他們對愛奧尼亞式和多利亞式建築的推崇,在英國設計的希臘式建築,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19世紀初厄爾金勳爵將帕特農神廟上的浮雕運回希臘,後輾轉成為不列顛博物館的藏品,讓人們見識到古典希臘的真正雕刻,在英國掀起一陣希臘熱。19世紀20年代希臘獨立戰爭的爆發,以及拜倫、雪萊等英國詩人的參與,他們對希臘獨立戰爭的報道和關注,也刺激了人們對希臘的熱情。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前期的英國,興起了一股前往希臘參觀和考察的熱潮。「希臘的吸引力在於新奇;它近得足以讓人們到達,但遠得又足以讓人們感到是異鄉,某種程度的危險,還給冒險增加了調料。對業餘愛好者協會來說,它還提供了另一個機會:雖然輝格黨的寡頭制政治上無法攻擊,但它們在美學上容易遭到抨擊。只要人們知道希臘的藝術是怎麼回事,就可以用其來推翻寡頭們青睞的巴拉丁風格。」【2】於是在19世紀上半期的英國,不管是詩歌,還是藝術、建築、歷史,都紛紛轉向希臘,甚至英國的服裝和婦女的髮型,都受到希臘風氣的影響。
促使人們轉向希臘的第一個原因,是工業革命以來英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發現當時英國與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有諸多相似之處。當時的著名學者阿諾德評論道,「與較早的古代比較,兩個時代都是『現代的』。戰爭的消失、生活舒適度的增加,閒暇時追求高雅的大量機會,是兩個『現代』的共同特徵。最重要的是,兩個『現代』都表現出『人類理智上的成熟;以批判精神觀察事
實的傾向;尋找規律而非隨意瀏覽;根據理性規則而不是任性或偏見進行判斷』。」但是,與雅典比較,「現代的」英國有許多不足,「政治改革、宗教寬容、商業繁榮本身變成了目的,付出的代價是忽視了其他方面——人性中比較高尚的方面」,雅典人的作品「能夠幫助我們醫治在我看來智力上的嚴重缺陷」。即當時英國人各方面的粗俗。因此,他相當欣賞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作品,認為它們體現了那個時代生活和思想的豐滿。【3】雪萊、拜倫等詩人,也都不同程度地表達了對希臘理想美的愛戴,儘管他們心目中的希臘,像阿諾德的希臘一樣,很大程度上來自18世紀末德國思想家和詩人的描繪,「革命的年代裡,希臘和意大利以及希臘羅馬世界讓人們感到是一個逃避地。它們是美麗的國度,是音樂、熱情、充滿溫暖的南方。那裡有太陽、山脈、蔚藍的大海、湛藍的天空,還有果樹和愛笑的姑娘。它們意味著
對陰冷的北方的逃避。」【4】海埃特這話雖然針對的是革命年代,但從歷史實際來說,似乎更適合19世紀。
促使希臘主義在英國興起的另一因素,是19世紀英國政治的不斷民主化。隨著歷史研究的發展,當時的英國人已經認識到,斯巴達和羅馬都並非真正的民主政治,古代的民主政治模板只能是雅典。因此,保守派如米特福德等人,總是把雅典作為主要的批判對象。但是,也正是他們對雅典民主的批評,引起了希望在英國推進民主的激進派對希臘民主制度的關注,並迫使他們認真研究古代歷史。
19世紀20年代,馬考萊、格羅特、密爾等人在《愛丁堡評論》《騎士季刊》等刊物上對保守派的希臘史解釋發起批評。馬考萊抱怨說,以前的人寫希臘史時,完全忽視了那個時代人性的特點,或者把人描寫為神靈,或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希臘史:從梭倫時代到公元前403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