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_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编委会
总编
李慎明
执行主编
陈之骅
编委会委员
晋保平 吴恩远 程恩富
侯惠勤 谢寿光 张树华
姜辉 王立强 樊建新
“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总序(修订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慎明
“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套普及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的理论读物,又是我们集中院内外相关专家学者长期研究、精心写作的严肃的理论著作。
为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每册书的字数一般限定在4万字左右。这有助于读者在工作之余或旅行途中一次看完。从2012年7月开始的三五年内,这套小丛书争取能推出100册左右。
这是一套“小”丛书,但涉及的却是重大的理论、重大的题材和重大的问题。主要介绍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及重要观点的创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领袖人物(其中包括反面角色),各主要国家共产党当今理论实践及发展趋势等,兼以回答人们心头常常涌现的相关疑难问题。并以反映国外当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主,兼及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从一定意义上讲,理论普及读物更难撰写。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极有限的篇幅内把立论、论据和论证过程等用通俗、清新、生动的语言把事物本质与规律讲清楚,做到吸引人、说服人,实非易事。这对专业的理论工作者无疑是挑战。我们愿意为此作出努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经济、制度和价值观的危机,是推迟多年推迟多次不得不爆发的危机,这场危机远未见底且在深化,绝不是三五年就能轻易走出去的。凭栏静听潇潇雨,世界人民有所思。这场危机推动着世界各国、各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民众开始进一步深入思考。可以说,又一轮人类思想大解放的春风已经起于青
之末。然而,春天到来往往还会有“倒春寒”;在特定的条件下,人类社会也有可能还会遇到新的更大的灾难,世界社会主义还有可能步入新的更大的低谷。但我们坚信,大江日夜逝,毕竟东流去,世界社会主义在本世纪中叶前后,极有可能又是一个无比灿烂的春天。我们这套小丛书,愿做这一春天的报春鸟。
现在,各出版发行企业都在市场经济中弄潮,出版社不赚钱决不能生存。但我希望我们这套小丛书每册定价不要太高,比如说每本10元是否可行?当然,为方便年纪大的阅读的大字本定价可适当高一点。相关方面在获取应得的适当利润后,让普通民众买得起、读得起才好。买的人多了,薄利多销,利润也就多了。这是常识,但有时常识也需要常唠叨。
敬希各界对这套丛书进行批评指导,同时也真诚期待有关专家学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各级领导及各方面的人士为我们积极撰稿、投稿。我们选取稿件的标准,就是符合本丛书要求的题材、质量、风格及字数。
2013年6月28日
前言 中国决不能走苏联亡党亡国之路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党内教育参考片解说词纳入“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就要正式付梓了,编辑嘱我这个总撰稿人在小册子前面写上几句话。
说什么呢?给各位读者汇报一下此片解说词及片子产生的相关过程、有关反映及我们课题组的一些想法吧。
1998年,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9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即建议我组织团队,研究苏联亡党亡国这一重大问题。2000年,我们课题组组成,此课题列入院重大课题;2001年,又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2003年,我有机会访问俄罗斯。在伏尔加格勒
[1]

大学与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教师交谈时,我问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哪?她低下头半天不语。我很是纳闷,等她再抬起头时,发现她的眼眶里充满了泪水。她说:“您问的这个问题平时我们都在回避,这是我们心灵上的疮疤。平时不想,心里还好过一点。你这一问,又把我心上的疮疤揭开了。我的心正在流血。30多岁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前后的社会发展状况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对比。苏联解体后,绝大部分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突降了一半,(接吃到嘴里的东西整整减少一半;伏尔加格勒州男性人均预期寿命整整减少了10岁,女性减少了5岁。过去我总认为,‘理想、信念、主义、道路’这些东西虚无缥缈,与我相距甚远甚至没有任何关系。我的理想一是有个好工作,二是有个好家庭。但俄罗斯近十几年社会发展实践的惨痛教训告诉我,那些似乎虚无缥缈的‘理想、信念、主义、道路’,实际上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于我们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命运都是息息相关的。”为研究苏联解体,十多年来,我刻意调整和安排自己有限的出访机会,先后四次到俄罗斯访问。在俄罗斯各地,与各阶层、各群体的人士交谈,一些人常常是热泪涌流并希望中国要认真汲取他们的惨痛教训。他们的切身感受和殷殷话语,极大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苏联亡党亡国,不仅仅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大悲剧,而且是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我曾与课题组的其他成员相互勉励,都决心克服种种艰难与困难,拿出让实践证明是有点见地并且有说服力的成果,以奉献给我们的党、国家、民族和人民,决心为我党我国避免走苏联之路尽微薄之力。
正因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又力不所负,所以我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如陈之骅、吴恩远、张树华等一样,不敢有稍许的懈怠。自己常常是半夜突醒,或依枕捕捉飘忽的“灵感”,或离床写下零碎的思悟。2006年春节,在窗外不时响起的鞭炮声中,我每天都在电话里多次请教课题组其他成员,七天假期里几乎没有下过楼,终于把这一解说词由第27稿改定为第28稿即最终定稿。
2006年4月中旬,经过大家共同艰辛努力,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原中顾委委员兼秘书长李力安、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和中纪委原副书记刘峰岩、中纪委驻中国烟草总公司纪检组组长潘家华等一批我们所十分敬重的老同志和相关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课题组与全国党建研究会、中纪委方正出版社等单位终于共同制作完成了八集党内教育参考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片子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一开始我们心 ............

书籍插图:
书籍《居安思危_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 插图1
书籍《居安思危_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居安思危_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