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套装24册) (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梳理中华现代学术演进脉络,以展现传统文化之新变,追寻现代文化之根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7.2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艺境
古史辨自序
康德的知识学
论逻辑经验主义
文化与人生
佛道散論
认识论
科学与玄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棉纺织史稿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东汉的豪族
通鉴胡注表微
中国妇女生活史
安阳
藏族宗教史之实施研究
晚照楼论文集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
中国封建社会
论逻辑经验主义
汉魏六朝诗论丛
目 录
卷头语
导论
一 百年前的世界趋势
二 百年前中国内部的情形
三 百年来中国政治变化的概要
第一章 鸦片战争
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一般的关系
二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交涉
三 鸦片问题的发生与林则徐的严切手段
四 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
五 鸦片战争的意义
第二章 洪杨革命时代
一 洪杨崛起以前的社会背景
二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树立
三 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
四 太平天国被摧倒的经过
五 太平军失败与湘军致胜的原因
六 洪杨战役期中的外患及清廷政权的推移
第三章 西法模仿时代
一 同光两代的朝局及政治上的中心人物
二 西法模仿与士大夫心理的反感
三 西法模仿时代的对外关系问题(一)
——俄国侵占伊犁与新疆改设行省
四 西法模仿时代的对外关系问题(二)
——中法战役与海军衙门的创设
五 西法模仿时代的对外关系问题(三)
——中日战争
第四章 维新运动的初步
一 两个维新运动的领导人物——孙中山与康有为
二 适应一时环境的康有为
三 康有为维新运动的思想基础和进行方法
四 百日维新的失败——戊戌政变
五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结果
第五章 维新运动的反动
一 反动势力的解剖
二 反动的演进——己亥建储与庚子拳乱
三 反动期中革命党与保皇党的离合运动
四 反动与袁世凯的幸运——北洋军阀基础的成立
第六章 维新运动的再起
一 言论界的骄子梁启超
二 新势力复活的酝酿
三 清政府遮羞的变法及主持的人物
四 日俄战争与立宪的动机
第七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上)
一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二 革命论与立宪论的激战
三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表示及满汉的暗斗
四 立宪党的活动及其结果
五 屡起屡仆的革命军
第八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下)
一 宣统嗣位与袁世凯之被逐
二 皇族集权与立宪运动的大失望
三 革命运动的苦境
四 铁道国有政策的反响
第九章 满清政府的颠覆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 武昌起义与各省的响应
二 袁世凯的起用与清廷的逐步降服
三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
四 和议的经过与清帝退位
五 改选临时总统颁布约法与临时政府的北迁
第十章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初期
一 政党的产生与演化
二 内阁的更迭与政党的关系
三 “宋案”及大借款的风潮
四 讨袁军的失败
五 国会的破毁与所谓“第一流内阁”的末路
第十一章 帝制运动与反帝制运动
一 约法的改造
二 帝制运动的公开演进
三 反帝制各派的联合战线与外交形势
四 护国军的崛起与帝制的撤销
五 帝制撤销后南北两方的行动及袁氏之死
六 帝制战争的副产物——南北小军阀的产生
第十二章 护法运动中北洋军阀的分裂与西南军阀的离合
一 袁死后新旧约法之争——护法运动的序幕
二 国会恢复后的党派形势与政潮
三 国会第二次解散、张勋复辟与段祺瑞的再起
四 南北分裂——护法战争的开始
五 护法战争中北方冯、段的暗斗
六 护法战争中西南党派的暗斗与军政府改组
七 无结果的南北和会
八 北方段派势力的倾覆与南方军政府的瓦解
第十三章 联省自治运动与南北各军阀的混战
一 联治思想的由来及其运动的进展
二 联治运动中的援鄂战争
三 联治运动中北方的奉直斗争
四 联治运动中南方的陈炯明的叛孙
五 所谓“法统”的恢复与联治运动的合流
六 中山重回广州建立大元帅府
七 曹锟实行篡位的演进
第十四章 中国国民党改组与北洋军阀的末路
一 中国国民党改组前社会思潮的倾向
二 中国国民党改组的经过
三 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在广东奋斗的第一年
四 曹、吴的倾倒
五 临时执政政府的成立及其设施与中国国民党的态度
六 北方各军阀的大混战与执政政府的消灭
七 中国国民党出师北伐前内部整理的工作
八 北洋军阀的末路
李剑农先生学术年表  萧致治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的文化审视
——再读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左玉河
李剑农与《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萧致治
返回总目录
卷 头 语
十余年前,予曾述《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起戊戌变法,至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时止。脱稿后,适承乏国立武汉大学中国近代政治史讲席,即用前书为同学参考之资。惟讲授课程,以近百年为范围,因复从鸦片战争时起至甲午战争时止,草草编制讲稿三章,略与前述三十年史相衔接。但讲授时,资料之搜集考证既欠周密,编制亦甚不善,舛误尤属难免,除由学校印发受课之同学外,不敢刊行问世。近复承乏国立师范学院中国近代政治史讲席,史地系同学以参考书不易购得,请将前编之讲稿及《三十年政治史》合印为一,名曰《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暂应急需。予不能却,遂许由本院史地学会印行。然误谬之处自不能免,尚乞读者进而教正之为幸。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 李剑农识
导 论
一 百年前的世界趋势
我们要知道近百年内中国政治上发生大变化的由来,非将百年前世界的新趋势和中国内部的情形,作一度简略的比较观察不可。因为一切历史事变都是难于斩然截断的。但此处所谓百年前,我们不能追溯得太远,只能从一八四〇年追溯到一七四〇年顷,约当中国的乾隆、嘉庆两代。这个时期,在中国是清朝的最盛时期(但已有衰兆),在西方是政治、经济思想及国际情势发生极大变化的时期。
最重要的推动力是英国的瓦特(Watt)所发明的蒸汽机。瓦特生于一七三八年,殁于一八九一年。蒸汽机的发明在一七六四年,初应用于矿山的吸水器,渐至应用于各工厂,到一八〇七年,美国的福尔敦(Fulton)更应用它创造蒸汽船。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约数年,即一七六八年,英国还有一个发明纺织机的阿克莱特(Arkwright)开始创设纺织公司。这是所谓工商业革命的开始。
就政治思想方面说,此时期中,法国有三大名人:一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套装24册) (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梳理中华现代学术演进脉络,以展现传统文化之新变,追寻现代文化之根基!)》 - 插图1
书籍《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套装24册) (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梳理中华现代学术演进脉络,以展现传统文化之新变,追寻现代文化之根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套装24册) (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梳理中华现代学术演进脉络,以展现传统文化之新变,追寻现代文化之根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