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童话1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颠覆校园秘密行动
  
这样的日子离你不会太远。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在你我不知不觉间全都交给了电脑网络去管理:当你早上起床的时候,你的被子会自动地蜷曲起来缩到床的角落里安静得像一个淑女;家里的所有电器都会自动开启,不用你动手,你就会闻到电烤箱里喷香的汉堡包和牛奶的香味,你会听见吸尘器清扫屋子灰尘和垃圾时发出的“呜呜”声,你会看见全息电视自动开启,为你播报早间新闻;你吃完早餐尽可以当甩手大爷,因为自动收碗机和洗碗机会把那些杯盘碗筷洗得干干净净;你出门的时候,会有一辆汽车或者飞行器自动地停在门口送你去上学……一切都是因为有人在网络里为你设计了一套完美无缺的程序,使你的生活井井有条。但这样的社会对你来说未必是天堂:早晨起来,你想睡懒觉的话会有一个特大号的空气锤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一下一下地击打你的脑袋,直到你起床为止;在假日里,你本想和一位约好的女生去郊游,但网络程序规定你那天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当你跑完了三千米长跑时你即使还有心与那位在夕阳里等你的佳人去郊游,你也没有力气了;有些时候,你特别馋那些油乎乎的烤鸭鸡翅,但你会发现你的饭桌上只有白菜豆腐……你在得到了高科技的极大方便之后,也失去了诸多的人身自由和乐趣!
我和我的同学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绝对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里:我们的学校也完全被网络化了,我们从入学到毕业,一切都由网络来管理,即使我们的老师,也不是真人而是由网络控制的机器人,我们除了每天都要完成网络为我们规定的定量的作业以外,还要完成网络为我们规定的玩的任务:不管你对下棋和篮球是否有兴趣,你每天都要在棋桌前和篮球场上和你的同学们你死我活地拼一场。我们对玩和对学习一样感到烦不胜烦!
过去有句老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在我们中间,就出现了这么一帮人:这群人的学习极差,玩也不愿与电脑网络合作,被学校视为害群之马,但是,为了有能力同处处管着他们的网络对抗,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熟悉并精通电脑。他们曾与网络较量过无数次,虽然每次都失败了,但是,每失败一次,他们的经验就增长一分,对电脑的精通程度也增加一分,正因为此,他们全都成了电脑高手。
我,杨歌,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并且是他们的领袖。
这天放学之后,我们又在离学校不远的那个不受网络控制的小树林里聚会了。我们小声地交谈着---我们正在策划着一场颠覆校园网络的秘密行动。当渐黑的天幕中蹦出第一颗星子的时候,我们把一切都商量妥了,互相击掌鼓励,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第二天早晨,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机器人班主任对我们这群人能够集体如此准时地到校并一反常态规规矩矩地打开课桌上的电脑温习功课感到惊奇---它那铁疙瘩脑袋哪里会想到,我们正在神不知鬼不觉地往电脑里输入一些足以搞乱整个学校管理网络的程序。
“叮铃铃---”
上课铃响了,所有的学生也都到齐了,全都打开了电脑。但是,那些不知道我们这次秘密行动的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惊呼:所有的电脑屏幕上,还有电子黑板上,都出现了一个非常狰狞但又有些可笑的骷髅脑袋,它咧嘴对每一位使用者一笑,说了声:“各位,晚上好!”
“怎么回事?这觉课不是生理解剖课啊?”
机器人班主任看见了黑板上的骷髅头感到莫名其妙。于是,他决定访问校长办公室的网站,便打开了电脑,但是,他的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是上千只密密麻麻爬行着的红蚂蚁。
“黑客!我们学校网络被黑客侵袭了!”
机器人老师惊慌失措地说。但是,教师的天职是授课,对付黑客的事情,完全可以由网络警察来管理。因此,它很快镇定下来,置电脑的混乱于不顾,又开始用那没有一点感情色彩、分不出是男是女的电子声音喋喋不休地讲起课来。这节课的内容本来是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情,但是,他一开口,就成了:
“公元前123456年,杨歌首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新大陆的怪物多极了,有长毛怪、三眼怪、三头六臂怪……”
它急得要命,拼命用手去堵自己的嘴巴,但声音还是从他的手指缝里蹦出来,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哈。当大家对它的那套胡话(其实是我编的)感到厌烦的时候,它的脚下突然冒出了一个弹簧,“嗵”地一声,将它一下子弹到了窗外的草地上。
班上的同学全都愣住了,我站起来,对大家说:“从现在起,由我们自己来上课,每个人可以到讲台上发言,一个人有三分钟时间。”
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到了讲台上,不过,大家讲的内容都是自己的心里话,大家从来没有如此敞开心扉地畅所欲言过---我们仿佛回到了网络还不发达但人们可以谈心的上个世纪,我们都有一种久违了的温馨的感觉。
第二节课是音乐课,我们谁都没唱学校为我们规定的那些所谓的“儿童歌曲”,而是进行了一场“流行歌曲大赛”,所有的人都很开心。
第三节体育课,我们疯狂地玩,虽然玩的内容也是下象棋、打篮球、踢足球什么的,但是,我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玩法,都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
整整一个上午,我们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觉得过瘾极了。中午,大家都饿了,我们到食堂吃饭,今天食堂的菜也异常的丰富(这也是因为我们在网络里重新设计了食谱的原因),但这时,我们却发现,一切都乱了,该放糖的放了盐,该放醋的放了芥茉,所有的菜都奇难吃!
“怎么回事?”
我惊讶地问其他几位这次颠覆校园行动的参与者,他们也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一切是怎么回事?这时,站在食堂电脑前看菜单的左大龙发出一声惊呼:
“糟了,我们设计的搞乱学校网络的程序正在扩散……”
果然,电脑屏幕显示我们的程序像病毒一样朝着学校外面的联网电脑蔓延……
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城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胡乱地闪烁着,造成了多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所有的街道也都堵得一塌糊涂;所有的电梯都发了疯似地上上下下,不受任何控制;银行电脑里的数据全乱了,有些一文不名的人刹那间成了亿万富翁,有些亿万富翁却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军事基地里的核弹头也都全都昂首对准了苍穹,准备发射……极端依靠网络的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市长发布了全市总动员令,所有的电脑专家都出动了,似图解决这次危机,但他们全都愁眉不展,我们编的那些程序太厉害了,根本没有办法遏制。
在我们学校,机器人校长也发动全部的优等生上机去制止那些程序(它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在它眼中,我们不过是一群废物!),但优等生们全都败下阵来---他们缺乏的是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面对我们一手造成的灾难,我们也都心急如焚,但是,所有的电脑都让那些优等生们给占了,所以我们也只能干瞪眼。终于,在黄昏来临时,所有的优等生从电脑前撤下,由我们上阵,俗话说:“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知道。”幸好我们对那些程序的弱点比较熟悉,才比较轻松地将每一个捣乱的程序一一制服。
但事后我们全都心有余悸,想了很多很多。不知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来信告诉我好吗?

耳朵出逃
 

婷婷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她梦见自己的两只耳朵不知为什么说起话来了,絮絮叨叨说了一夜。突然,这两只耳朵从婷婷的黑发下面飞起。婷婷赶紧去追它们,可是不管怎么追也追不上。
婷婷吓得从梦中惊醒。她睁开眼,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雪白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入,四周格外的静,连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都听不见。
婷婷从床上坐起,突然,她的心“咯噔”一跳,唉呀,两腮后上方怎么凉飕飕的?婷婷恐惧地把手伸过去,天哪,梦中的一切……成真了!她的两只耳朵,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
“妈妈……”
婷婷吓得哭了起来,那么标致可爱的小姑娘,没有耳朵多难看啊!
婷婷的眼泪哗哗直流,先是汇成一股小溪,接着流遍整个房间,后来快漫到床上了(瞧,小椅子上的布袋狗熊都被漂起来了)。但是妈妈没有进来。
婷婷抹了抹眼睛,停止了哭泣。她趿起拖鞋,过自己的眼泪,小心翼翼走到卧室门边,打开了门,然后快步向客厅走去。
爸爸、妈妈都在客厅里,相互对坐着,愁眉苦脸,一言不发。
“爸爸、妈妈……”
婷婷大声喊。
爸爸、妈妈连头都没回。
婷婷定睛一看:唉呀,爸爸、妈妈的耳朵也不见了,该长耳朵的地方只有一小片光溜溜的空白。
 

不仅婷婷一家的耳朵失踪了,海拉市所有市民的耳朵都不见了。
耳朵们为什么跑了呢?
原来,城市实在太闹了,耳朵们忍无可忍,集体出逃了。你瞧,本来工厂里机器“轰隆轰隆”的轰鸣声,马路上汽车的“嘀嘀嘀嘀”的喇叭声,闹市里“哇啦哇啦”的叫卖声……已经吵得人不得安生了。人们又在家里放一些重金属的、滚石的、让人心跳加速的重音乐。还有一些让人一听就起鸡皮疙瘩、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第三者插足、中小学生早恋、自杀者增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软儿吧叽、造作忸怩的歌曲。另外,收音机里主持人的打情骂俏,电视里主人公嗲声嗲气的谈情说爱,录像里的污言秽语……你说人的耳朵受得了吗?
耳朵是人体最安分守己的器官,人体上的哪个器官都爱动(比如说眼睛、鼻子、嘴巴、手、脚、心脏),可耳朵从来是安安静静,稳如泰山的(当然,当别人小声说你坏话时,它偶尔也竖一竖)。有一句古话叫“老实人一发火,神鬼也难躲”。平时最守规矩的耳朵一旦被惹急,比哪个器官都义愤填膺,它们率先起义,“扑啦扑啦”离开了各自的主人。
首先策反的第一批耳朵是医院里刚刚出生的婴儿。婴儿们的耳朵是最娇贵的。当婴儿还在母体里的时候,他们听见的除了妈妈的心跳声,就是上帝的声音。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好奇的耳朵们兴高采烈,它们需要像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美纯净的声音。然而,它们失望了,冲击它们耳膜的,是利器般尖锐的、臭水沟般污浊的、恐怖片般触目惊心的噪声。婴儿的耳朵失望了。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耳朵们率先出逃。
接着,爸爸们的耳朵、妈妈们的耳朵、叔叔们的耳朵、阿姨们的耳朵、爷爷们的耳朵、奶奶们的耳朵……通通如潮水般出逃了。婷婷的耳朵是其中的逃亡者之一。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逃亡,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耳朵离开了各自的主人,汇成了耳朵的洪流,流出了城市,流向了四面八方。
它们有的去了沙漠,沙漠里的流沙产使它们返璞归真;它们有的定居海边,大海的声音使它们宁静;它们有的前往草原,风吹草动的声音令它们心驰神往;它们有的去了北极,北冰洋上浮冰撞击的声音是天然的交响乐;还有一些最极端的耳朵同宇航员乘着宇宙飞船登月,月球的寂静使一听见声音就倒胃口的耳朵们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更多的耳朵们去了森林,森林里的声音和森林里的花儿一样丰富多彩。鸟叫声是白色的,虫鸣声是黄色的,鹿鸣声是蓝色的,虎啸声是红色的,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是绿色的……
生活在森林里,像国王一样幸福。
所有的耳朵在进入森林之前,在森林边的小溪里痛痛快快、彻彻底底地洗了个澡,将城市里的污浊洗了个一干二净,以便去欣赏原汁原味的大自然的声音。大家翻翻成语词典,有一个叫“洗耳恭听”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耳朵们达成一致协议:永远不回吵吵嚷嚷的城市里去了。
 

没有耳朵,海拉市的市民变得极不方便。两个人,即使面对面,近在咫尺,也听不见对方说话。人们出门之前必须准备纸笔,所有的交谈都是笔谈(不过这也给一些人带来好处,有的人因此练成了书法家,有的人因此当上了作家)。
耳朵的出逃给歌星们带来空前灾难,许多著名歌星纷纷跳楼自杀――他们灌制的磁带大批大批积压在仓库里。实在堆放不下的,只好用推土机残酷无情地销毁掉。
耳朵不辞而别造成的最苦恼的人是海拉市市长狮皮龙。狮皮龙天生嗜好演讲,他的破锣嗓子比飞机产生的噪声还高一百分贝。他演讲时听众的感觉就像有一百门大炮齐鸣,没有人可以坚持到他讲完不耳膜出血的。全体市民的耳朵出逃使他的演讲才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他要传达自己的意思只能靠手写,偏偏他的书法极糟,作文成绩打小学开始就没及格过,写字给他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终于,他一怒之下。签署了一项命令:
将所有的耳朵(包括市长个人的耳朵)通通抓回来!
军队、警察、全体市民全部行动起来了。这次军事行动恐怕是海拉市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飞机、坦克、摩托、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在狮皮龙市长兼总司令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向了大森林。
手无寸铁的耳朵们听见了飞机、大炮的隆隆声,知道它们的主人来找它们了。它们没有一个屈服,所有的耳朵都表示要为捍卫自由抗争到底。
狮皮龙市长兼总司令用高音喇叭向森林里发表演说,所有的耳朵(包括他自己那一对)都被震得出血,但没有一只耳朵做出让步。
狮皮龙不得不发布进攻的命令。战斗机、大炮、坦克……呼啸着向耳朵包围而来,对它们形成了包围圈。
耳朵们被它们的主人一步一步逼到了森林边的一个火山口上。耳朵们紧紧相拥在一起,它们决定最后关头就跳进火山口里面,和滚沸的岩浆熔为一体。
“开火!”
狮皮龙挥舞黄旗下了命令。
但没有一支枪的枪口射出子弹。你想想,谁愿意伤害自己的耳朵啊?
耳朵和它们的主人组成的现代化部队形成了对峙的僵局。
 

远方飘来悠扬的笛声。
那笛声是一种天籁的声音,勾起了耳朵们对大自然的一切想象:它们仿佛看见了月光下波涛起伏的大海,黎明时分在森林里缓缓穿行的乳白色的薄雾,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叶上的露珠,在晚风中扇动透明的翅膀随风起舞的小精灵,在雨中挥动的红纱巾……
这是一种亘古的、永恒的音乐,耳朵们听着听着,忘了眼前的险境,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犹如人类的狂欢节。
“扑啦啦――”
所有的耳朵在阳光下飞翔起来,铺天盖地,飞向天际,宛如盘旋于城市上空的鸽群。
人们目瞪口呆,他们难以置信地看到:耳朵沿着它们来的方向,飞向了城市。
飞机、坦克、大炮、摩托纷纷掉头。
是城市里一个盲姑娘的笛声吸引了它们,召唤着耳朵们踏上归途。
盲姑娘是海拉市的流浪艺人。一年前,她同爷爷从乡下来到这儿谋生。她爷爷因为忍受不了城市嘈杂的声音,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盲姑娘从此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飘泊。刚才,她因为思念爷爷,吹起了笛子,她吹得那么动情,将出走的耳朵们都召唤回来了。
耳朵们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了盲姑娘。它们多年没听到过如此纯净的、没有任何污染的旋律,觉得特解渴。盲姑娘对此一无所知、依然动情地吹着,一脸圣洁。
返回城市的人们望着这一切,无不震惊。他们完全可以乘机逮住各自的耳朵,犹如逮住毫无防备的小麻雀,但谁都没有这么做。他们实在不忍心打扰亲爱的耳朵。
眼前动人的画面触发了一位精明能干的音乐出版商的灵感。他将盲姑娘的笛声录下来,又将积压在仓库里的磁带倒腾出来,将优美的笛声灌进去,制成精美的音乐带,取名《盲姑娘的梦》,以相当合理的价钱,出售给全市的市民。
从此,海拉市的每一座房子、每一个房间、每一扇窗户,都能听见盲姑娘悠扬的笛声。《盲姑娘的梦》将市民们的耳朵吸引回家中。终于,耳朵们和他的主人们和好了,又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海拉市的噪音在此之后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甚至连汽车的喇叭声,都是优美动听的萨克斯小调。市长狮皮龙还专门请人为他的嗓子动了手术,换了副歌唱家的金嗓子。
 

最近,我又见了女孩婷婷,问起了海拉市的情况。婷婷说海拉市的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不堪入目的广告,录像厅里的录像全是儿童不宜,报纸书刊画册一翻开就让人脸红耳热心跳……
婷婷说:据有关人士预测,海拉市民的眼睛最近可能要策划一场出逃。
(原载《东方少年》1997年第1期)

疯狂薇甘菊
 
20XX年7月28日
昨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因为电视新闻说有流星雨,所以,我整个晚上都在家附近的小山上呆着。凌晨2点50分,流星雨终于爆发了,数以百计的流星穿过狮子座的位置,就像节日里盛开的礼花,简直酷毙了。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我们这个城市工业污染严重,城市上空的烟雾太多,流星雨的观测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
大约3点半左右,一颗火流星“噼哩啪啦”地从我头顶的夜空划过,坠落在我目测距离大约2公里外的城市东郊工业区。我马上把这一消息用手机告诉了在科学院工作的爸爸,然后踩着“酷鼠”(一种新式运动型的交通工具),赶到了流星坠落地点。
流星坠落在一家造纸厂外面的垃圾堆里,我赶到时,它的表面还在微微地冒着烟。令我非常吃惊的是它的表面竟然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对生物学颇感兴趣的我一下子就认出那是植物的种子。天哪,这些种子来自天外,它虽然经过恒星风暴的袭击、各种宇宙射线的辐射、地球大气层的磨擦,却依然活着,生命力真是太顽强了!
不一会儿,爸爸和许多科学家同事们赶到了现场。他们也发现了那些因为与空气磨擦烧得发黑的植物种子,爸爸给它取名叫薇甘菊。科学家们就薇甘菊的问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这种植物生命力如此顽强,也许可以广为种植,改造沙漠。另一种看法是这可能是一种灾难性的植物,很可能会对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危害。持后一种观点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我那以固执著称的爸爸。
最后,谁都没有采纳我爸爸的建议,他们每人从流星陨石表面刮下了一些薇甘菊的种子,带回自己的实验室去研究。
我呢,自然也乘人不注意用小刀刮下了一粒种子,带回了家。
 
20XX年7月31日
晚上,我和妈妈在屋子里看电视。电视里说三天前随流星坠落的植物薇甘菊的种子生长的速度特别快---它们每小时可以生长两米。今天下午,那家造纸厂的外面,到处是薇甘菊那形状像藤、带刺的枝。电视还说薇甘菊会袭击一些小动物,它枝上的刺有毒,许多小动物:小猫、小狗、老鼠,只要从它身边走过,就会被它的枝条缠住,并当场毙命。而人如果被薇甘菊的刺扎伤,伤口就会红肿,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溃疡。
于是我赶紧到我的房间里看那装在一个干净的塑料盒子里的薇甘菊种子:它还是黑黑的,没有什么生命的迹象。
 
20XX年8月10日
电视新闻说薇甘菊是一种灾难性的植物,它以极快的速度生长与蔓延着,东郊工业区的小山上现在全是薇甘菊,它们缠绕住那些树木的躯干,使树木吸收不到阳光而枯死。山上的小动物:猴子、松鼠、野兔……因为没有了食物,全到山下的居民住宅里找东西吃。电视里还播出了猴子成群结队大摇大摆过马路的画面。
科学家们正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
事实证明我那固执的老爸是对的!
 
20XX年9月1日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惊讶地发现马路上竟然也有薇甘菊,它们从每一个下水道里伸出来,缠住了街道上的灯柱、垃圾箱、树木躯干、栏杆以及一切可以攀援的东西。在路上走路得非常小心,不然就会挨它出人意料的一蛰。我就挨了一下,立刻起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包,又痛又痒……
 
20XX年9月13日
薇甘菊疯狂爆发了,它们袭击大商场、工厂、学校、超市……它们甚至还从窗户、门缝伸进居民的家中。
学校通知暂停上学。爸爸、妈妈不让我上街。我从电视里看见街上人们用背包、棍棒、大剪子……同袭击他们的薇甘菊搏斗的情形。
下午的时候,我听见了轰隆隆的巨响声,我走到窗前,竟然看见许多装甲车、坦克和武装到牙齿的士兵---政府派出军队来对付薇甘菊了。
 
20XX年9月21日
军人们用刀砍薇甘菊、用火烧薇甘菊、用毒气毒薇甘菊……薇甘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生长越旺盛。并且,薇甘菊的力量大极了:它们用藤枝将桥梁紧紧地缠绕住并使劲牵拉,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让钢筋水泥做成的桥梁拧成麻花状并坍塌。它们将一座十几层的大厦缠绕住,然后又收束起来,可以使整座大楼的碎裂成一片瓦砾废墟。而其他的公共设施:如电线杆、红绿灯、城市雕塑……都可以在瞬间被它们淹没和毁灭掉。
城市居民开始撤离。我们这个小区薇甘菊比较少,因此是最后一批。
但我还发现了另一件奇怪的事情:我那个装在盒子里的薇甘菊种子,至今还是一个黑黑的小疙瘩---它为什么不像别的薇甘菊一样疯长呢?
 
20XX年9月30日
我盒子里的薇甘菊种子至今没有动静。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爸爸,并说出了我的一个大胆猜想。爸爸一开始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我的话(他当时一定在想小孩子家能有多少见识),但越到后来,他听得越认真,到了最后,他竟然激动地把我抱了起来,将我举过头顶,一边亲我的脸颊一边说:“小子,你简直是……是个天才!”
我的猜想是:薇甘菊是一种专门吃污染物质的生物,哪里的污染越严重,它就生长得越旺盛。这就是为什么东边工业区薇甘菊特别多,而我们这个绿化小区薇甘菊少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那装在盒子里的薇甘菊种子总也不生长的原因。由于薇甘菊的这一生物特性,用火攻、毒气攻的方法都不行(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地清除污染,净化环境,断绝薇甘菊的食物来源。
 
20XX年10月27日
我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军队不再用坦克、大炮与薇甘菊作战,而是用扫把、铲子、空气净化车(可以吸收各种废气的车)与薇甘菊作战。成车成车的垃圾和污染物质被运走和处理掉。许多撤离到外地的人们也自发地回来了,和军人们一起净化环境。
城市开始变得清新、干净……
薇甘菊越来越少……
 
20XX年11月10日
人们与薇甘菊的战斗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那些肆虐一时的薇甘菊枝叶在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里枯萎、死亡,逐渐消身匿迹。
但听我爸爸说,薇甘菊远未灭绝,有部分薇甘菊依然活着,隐藏在城市的角落里,一旦环境重新变得肮脏、空气再次变得污浊,它们还会大规模地疯狂爆发……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杨鹏童话1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