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精校本 福泽谕吉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4mb。
书籍内容:

[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日]福泽谕吉《劝学篇》

目录
合订本《劝学篇》序
第一篇
第二篇 前言
第三篇 论国与国平等
第四篇 论学者的职分
第五篇 明治七年元旦献词
第六篇 论尊重国法
第七篇 论国民的职责
第八篇 勿以自己的意志强制他人
第九篇 分述两种学问的主旨――赠中津旧友――
第十篇 赠中津旧友(续前)
第十一篇 论名分产生伪君子
第十二篇 论提倡演说
第十三篇 论怨尤之害
第十四篇 内心的检查
第十五篇 论怀疑事物与决定取舍
第十六篇 论保持本身的独立
第十七篇 论人望
附录:评《劝学篇》
译校后记
※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群力译 东尔校
1958年11月第一版 1984年10月修订第二版 1996年6月第6次印刷
ISBN 7-100-02053-0/B・289
本电子书由读书中文网网友lujunmou[序至第二篇]与hzwqh[其余部分]精校。 

[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日]福泽谕吉《劝学篇》

合订本《劝学篇》序
  本篇是我在读书之暇随时写下来的。从明治五年(1872)二月发表的第一篇起,到明治九年十一月发表的第十七篇为止,截至现在,发行总数约有七十万册,其中第一篇不下二十万册。加之以前版权法不严,伪版流传很多,其数也可能有十多万册。假定第一篇的真伪版本共达二十二万册,以之与日本的三千五百万人口相比较,则国民一百六十人中必有一人读过此书。这是自古以来罕有的发行量,由此可以看出近来学问迅速发展的趋势。
  本书所载论文,有的是随时适应急需而写的,有的是展望远景而作的。因系匆匆执笔,所以各篇中可能有的意义很浅近,有的却近似迂阔。现在把它合订成一本,骤然通读全书,或者会感到前后论旨不相连贯,但如稍为深入思考,在文句之外加以吟味,就可以发现全篇的论旨是不相违背的。
  本书发行已有九年,先进学者如已看过以前出版的单行本,当然不必再读这一合订本,合订本只是为着今后的进步人士编订的,爰将本编的经过和体裁简述如上。
福泽谕吉志
明治十三年(1880年)七月三十日
[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日]福泽谕吉《劝学篇》

第一篇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说天生的人一律平等,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本应依凭身心的活动,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但如环顾今日的人间世界,就会看到有贤人又有愚人,有穷人又有富人,有贵人又有贱人,他们之间似乎有天壤之别。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理由很明显。《实语教》①说:“人不学无智,无智者愚人。”所以贤愚之别是由于学与不学所造成的。加之,世间有困难的工作,也有容易的工作,做困难工作的叫做身分高的人,做容易工作的叫做身分低的人。大凡从事操心劳神和冒风险的工作是困难的,使用手足从事劳力的工作是容易的。因此把医生、学者、政府官吏、做大买卖的巨商和雇用许多帮工的富农叫做身分高的贵人。由于身分高贵,家里也自然富足起来,从下面的人看来就高不可攀了。但如追根溯源,就可以知道这只是其人有无学问所造成的差别,并不是天命注定的。俗语说“天不给人富贵,人们须凭勤劳来获得富贵。”所以如上所述,人们生来并无富贵贫贱之别,唯有勤于学问、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富贵,没有学问的人就成为贫贱。
  ①《实语教》:日本古代的蒙学读本。全书由“山高故不贵,以有树为贵”开始,到“是学文之始,终身勿忘失”结束,系用汉诗式五言连句组成。内容强调智慧之道在于学习。――校者
  所谓学问,并不限于能识难字,能读难懂的古文,能咏和歌①和做诗等不切人世实际的学问。这类学问虽然也能给人们以精神安慰,并且也有些益处,但是并不象古来世上儒学家和日本国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可贵。自古以来,很少汉学家善理家产;善咏和歌,而又精于买卖的商人也不多。因此有些具有心机的商贾农人,看到子弟全力向学,却担心家业中落,这种做父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这类学问远离实际不切合日常需要的明证。所以我们应当把不切实际的学问视为次要,而专心致力于接近世间一般日用的实学②,如学习伊吕波③四十七个字母,练习写信记账,学会打算盘和使用天秤等等。更进一步,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学科。例如地理学介绍日本国内及世界万国的风土情况;物理学考察天地万物的性质并探究其作用;历史是详记年代研究古今万国情况的典籍;经济学是从一身一家的生计讨论到国家世界的生计的学问;修身学则阐述合乎自然的修身交友和处世之道。在学习这些学问时,均可参考西洋的译本,书中内容大多用日本字母书写,学习至便。至于有才能的青年,则可兼学外文,对各项科学都实事求是,就每一事物深切追求真理,以满足当前的需要。以上是世间一般的实学。如果大家不分贵贱上下,都爱好这些学问,并有所体会,而后士农工商各尽其份,各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
  ①和歌:日本古来的一种诗歌体裁。――译者
  ②实学:是福泽谕吉常用的术语,不仅指社会生活中必需的、实用的知识、技能,也意味着实验和实证的科学。――校者
  ③伊吕波:日文字母按“伊吕波歌”顺序排列的一种读法,文中指日文字母表,一般常作序数词使用。――校者
  治学的要道在于懂得守本分。人们自降生到自然界以来,本来不受任何拘束。生为一个男人就是男人,生为一个女人就是女人,并且是自由自在的。但如仅仅高唱自由自在,而不懂得守本分,则易陷于恣情放荡。所以本分就意味着基于天理,顺乎人情,不妨害他人而发挥自己的自由。自由与恣情放荡的界限也就在于妨害他人与否。譬如花自己的钱,即使耽于酒色,放荡无忌,似乎是个人的自由,其实绝对不然。由于一个人的放荡能成为众人的榜样,终至于紊乱世间风俗,有伤教化,因此他所花的虽然是自己的钱,而其罪是不可宽恕的。
  自由独立又不限于个人,还适用于国家。我们日本是远处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自古不与外国交接,仅凭本国的物产自给衣食,也并没有感到不足。自从嘉永年间美国人来日以后才开始对外交易①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劝学篇》精校本 福泽谕吉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