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感觉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4mb。
书籍内容:
路上的感觉
叶延滨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
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
第一章
记忆中的第一个家
突然想起“我家的门”这个话题。一个怀旧的题目,不想做,越是不想越放不
下。这不,一幕幕地就这么拉开了。
我最怕别人问,你是哪儿的人。你问我,我问谁去。在军医院里出生的人,抱
在襁褓里就开始行军。只好给人说:我是在哈尔滨生出来的。我比这个共和国早几
个月来到这个世界,当时,行军时抱我的那位十五岁的小通讯员,现在已是离休老
干部了。他对我家一直很好,前几年母亲在世时,还年年寄贺卡来。他总爱叨叨说,
人家是抱枪干革命而他是抱孩子抱出个离休资格。他抱我跑了半个中国,等到我有
了记忆,他便离开了我家。
我现在还能清楚记得的第一个家,是成都西胜街的一处旧宅。
这宅子的老主人肯定曾经风光过。两进的两处大天井,还有一处下人住的小院
和宽如操场的后院。前面的天井,原先就像是办公的地方,有大客厅、小客厅、书
房、写字间。房高檐阔,檐下是一根根又粗又高的柱子,红漆刷过,立在天井四周,
如卫士,守着天井中的大花坛。花坛中是一棵大铁树,四周种了一些美人蕉。今天
回想到这些,我想这大概是个妻妾成群的小军阀的公馆。花坛四周是四只大鱼缸,
早没鱼了,水还满满的,说是防火。这是母亲上班的地方,我只进去过一两次,觉
得阴阴沉沉,一进去就像爬在墙上的小壁虎,怯怯然。我们的家在后面的小天井里,
三家人,住了三厢,剩下一厢,好像是用来当了库房,总挂着一把锁。
我们搬进这里之前,家里出过大事。母亲被开除了党籍,父母离婚,我和姐姐
仍和母亲一起生活。二十八年后母亲才平了反,孤身一人住进了干休所。这一切当
时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搬进这旧宅,人们喊我母亲不再是“张部长”而是“张科
长”了。我不知道这变化的含义,我只觉得搬到这里之后,我有了家,也有了妈妈。
在这以前,干革命的母亲根本顾不上我们姐弟俩。我姐姐在小学读书,就在老师的
家里住。我有个保姆,保姆干脆把我带回到她远在内江的家,成了她家的一员。我
还记得那个家:江边,青石板小路,小院瓜棚。在西胜街这处旧宅里,我才有了自
己的家。全是木结构的住宅,雕花玻璃,红红蓝蓝,好看;多雨,潮湿,青苔绣绿
了石阶和小路;屋门外有一丛含羞草,长得出奇地茂旺,有我一半高,只要轻轻一
碰它,它就整个瘫倒在地上,像梅兰芳演的《宇宙锋》。那时候到处都贴着这张电
影海报。以后再没见过这么繁茂的含羞草。大概院子闹了多年,没有人来打扰它,
于是它就自由自在、精精神神地长得不合规格了。
平时我们姐弟依然不在家,姐姐住学校,我也住学校,只有放假了,大家才回
到这个家来。母亲依旧很忙,没有专车了,那时这里也没有通公共汽车,母亲骑着
一辆自行车,常常不是她把别人撞了,就是别人把她碰了。这里给了我许多温暖,
让我记住这个家。放假了,我常常独自在家。母亲会留下作业,同时会把一个杯子
反扣在桌上,里边放着她留下的东西:“做完了作业再看。”我总是按她的要求去
做,一边做作业,一边看那杯子,好像那是母亲守在身旁。掀开杯子,里面会有一
块点心,或是几块糖,有时会有一张电影票,每天的东西不会一样,但总会有一角
钱。
父亲是在郊外的大学里当头头儿,放假了,他总接我们姐弟去那儿住一些日子,
然后用车送我们回到这个家。平常我们也去看父亲,这时候,母亲就叫上一辆人力
车,那时叫黄包车,送我们去。母亲总是挑那些年纪大一点的慈眉善目的车夫,说
好价钱,把钱先付了,仔细记下车背上的号码,然后站在大门口,目送我们远去。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不说父亲的坏话。从那时起,每次我回望母亲,总感到有一
种深深的孤独笼罩着她。
西胜街的家,给我的童年留下最清晰的记忆:细雨,青苔,一丛含羞草。
飞天
飘飞的裙带,婀娜的身姿,还有满天洒落的花雨,这是一张单色印刷的邮票,
好像是50年代初,中国人民邮政,面值还是旧币八百元。我曾是一个小集邮迷,在
我上小学的时候,迷上了集邮。我的邮票在以后被人拿走了,但我曾是一个集邮迷,
这对我来说,是少年记忆的一部分。我的艺术启蒙大概就开始于这张飞天邮票,那
时没有这么多彩印,只是单色,但也许正是因为单色,才将飞天的美丽勾勒得清晰
动人。90年代也出过飞天的邮票,彩印、逼真、丰满,但也呈现了岁月的斑痕。也
许对于中年的我,更能从彩印的飞天中看到美的另外许多层面,但对于少年的我而
言,还是那个单线勾描出来的美神,更令人着迷。
让记忆还原。那是一个多美的人儿啊,飞翔的人,美妙的人,向上的人,与鲜
花音乐和诗为伴的人。50年代是个复杂而单纯的年代,贫穷而多梦想,努力而多坎
坷,灰色和蓝色的人群中闪现出红色的标语,高亢的歌唱和口号轰飞了沉思的鸟儿。
那时,我已是一个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为了不受影响,父母离异后,没有对儿女的
抚养监护权进行判决,是“区党委同意离婚”,我在后来法院补办的离婚证上,见
到这么一句话。在这样一个中国特色的家庭中,文革之前十年,生活在母亲的阴影
里,也得到父亲的庇护,半白半黑;文革中十年,父亲也倒了,冲击得更厉害,生
活在父亲的阴影里,也得到母亲的关爱,半阴半阳。起初我没有感到这种生活给我
的压力,因为像我这样的孩子不少。我知道我的生活不完整,回想起来,从小多梦,
从在幼儿园里就多梦,从来没有不做梦的睡觉。做梦都是单色的,像黑白电影片。
在我的黑白电影般的少年生活中,飞天给我以惊喜,人可以用这样的姿态生活吗?
不知道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知道他是神仙还是妖鬼,不知他是在表演还是在飞
行,更不知他是艺术还是宗教。
飞天带给我的惊奇,是其他宗教寺庙和宗教艺术所没有过的,至今也没有。比
方说,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也是艺术珍品。然而,在那儿,宗教中的神被世俗化
了,养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路上的感觉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