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下)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mb。
书籍内容: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 (下)
欧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下)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伴随着俄国解放运动而产生的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随即迅速走向繁荣,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趋于没落,纵观这近一百年的俄国文坛,高尔基曾经说:“试比较一下西方文学史和俄国文学史,就可以得出这个不可动摇的结论:没有一个国家象俄国那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出现过灿若星群的伟大名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们主要以小说为武器,揭露俄国封建农奴制的黑暗,批判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并以人道主义的笔触描写下层人民的苦难。这一时期是欧美小说史上的繁荣时代。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较晚,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才初具规模,美国小说家们面对资本主义日趋腐朽的黑暗现实,一方面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揭露帝国主义对外的侵略和掠夺,描写广大人民和黑人的悲惨遭遇;另一方面,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出了种种改良主义的社会主张。这一时期也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小说家。“俄国文学之始祖”――普希金及其小说
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作为一个诗人要比作为一个小说家成就更辉煌,然而他的小说开辟了俄国现实主义之先河。
《别尔金小说集》这部小说集包括《驿站长》、《风雪》、《射击》、《棺材匠》、《村姑小姐》等五个短篇小说。其中以《驿站长》影响最大,它叙述了一个小驿站的站长辛酸悲惨的一生。驿站长是个十四品文官,受尽过往的贵族官僚的气。他死了老婆,只有一个女儿与他相依为命。一个青年军官明斯基路过驿站时,看上了他的女儿,并设计拐跑了她。驿站长呼天抢地,一直追到彼得堡,在一家豪华的旅馆中找到了明斯基,却被逐出门外。回家后伤心绝望而死。普希金以同情和尊敬的心情描写了小职员的命运,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传统滥觞于此。
《上尉的女儿》这是一部取材于十八世纪普加乔夫起义的历史小说。贵族青年军官格利涅夫到边防炮台就职,中途为暴风雪所阻,偶然与普加乔夫结识,并送他一件兔皮袄御寒。格利涅夫到炮台后,爱上了炮台上尉司令的女儿玛莎。不久,炮台被普加乔夫起义军攻克,司令夫妇被处死,格利涅夫被俘获。普加乔夫感念旧恩,把他释放,并成全了他的婚事。最后普加乔夫因起义失败被处死刑,格利涅夫因这件事受到怀疑,被政府逮捕。上尉的女儿玛莎只身前往彼得堡谒见女皇,澄清了怀疑,格利涅夫遂被释放。
小说的意义在于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贵族社会一贯把普加乔夫丑化为无恶不作的强盗,而普希金在小说中却把他写成一个勇敢机智、乐观坚定、热爱自由、深受人民爱戴的农民运动领袖。同时还生动地描绘了这次运动的宏大规模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这种写法在俄国文学中是没有先例的,它表明普希金对农民抱有同情。“含泪的微笑”――果戈理的小说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9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在他创作的鼎盛期,有“文坛盟主”之誉。果戈理从“极度忠于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和笑中含泪的讽刺手法,鞭笞了沙皇农奴制的丑恶和黑暗,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建立了“持久地贯彻讽刺――所谓批判倾向的功勋。”
《彼得堡故事》这是一组描写官爵崇拜和金钱崇拜盛行的彼得堡的中篇小说。这些小说揭露了官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读不尽的人生—欧美小说史话(下)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