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逝的风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在文明的深处与远处
泥河湾
驿 站
商 道
谁创造了白瓷文明
千年磁州窑
紫金之魂
历史的祭坛
登灵霄山
美丽艺术的民间
永远的民俗
德阳三惊
雕花楼慨叹
哦,泰山
望虎丘想北人种种
千秋汉水
古文明与水的再次碰撞
大岳武当
走进万年
宜春三吟
郧西印象
白发上津城
再去郧西
关于戏剧的随笔
谁发现了“郧县人”头骨化石
文明的资粮
家园文化的守望者
李闽:创造艺术奇迹的人
房陵三叹
在祾恩殿抚摸金丝楠木时……
我家的收藏
中国崇礼:激情生命的天堂
古树.家园
巴伐利亚的豪情
走过意大利
在文明的深处与远处
——写在扉页上的话
一位著名学者曾说:“人是民俗的动物。”这是关于人与根文化,即民间文化关系的本质阐释。人在民俗中孕育、诞生,之后便是在温暖持久的民俗文化的氤氲中长大成人,再之后,我们的灵魂会在对民俗文化的祭奠中成为永恒的思念。
民俗成为民间文化的大景,乃至成为一种人类精神,是我在落雪的三月踏访内丘年画时温习到的。内丘人对于自然神宗教般的崇拜,在我的童年也是随处可见的。后来我们把这温馨的生活方式斩断了,我们革了许多文化的命。殊不知我们在暴烈的冲动中,最终把蕴藏在民间的最温存的生活方式,把能对我们养性养德的文化给丢弃殆尽了,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我所以看重内丘年画,是因为内丘年画和内丘人坚守的乃是我们生命中对自然、对宇宙最深重的一种精神守望。
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社会史,是一个民族奋斗不止、创造不竭的历史记录,当一种艺术成为他们精神与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时,这种艺术便极有可能成为人类艺术最瑰丽的部分,这是蔚县剪纸给予我的最好的启示。美丽的蔚县剪纸在寒凉的塞外丰盈着生活,也灿烂着一种中国文化情愫。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瞎子阿炳《二泉映月》的录音之后说:“听这样好的曲子是应该跪着听的!”柴可夫斯基用木匠唱的俄罗斯民歌创造了《如歌的行板》,托尔斯泰听后感叹:“我听见俄罗斯的灵魂在哭泣!”那么,当我在华北大地踏访千年古陶瓷遗址邢窑、定窑、磁州窑时,我曾无数次瞭望空冥大地和苍茫蓝天,心喊:“我看见了中华文明伟大的精魂!”应该说,这是在民间文化探寻之旅中最让我震撼也最让我心灵不安的事象了!中国陶瓷文化对人类文明举足轻重,如此灿烂的古文明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脚下,可我们由此发现了什么?发扬了什么?继承了什么?创造了什么?骄傲了什么?光荣了什么?这就是我为什么对“定瓷三杰”的陈文增们和《千年磁州窑》的彭城镇心怀超常崇敬的缘由。
当然,让我一生牵念不止的是已经沉没在水下的我的故乡。这一沉没使一个五百年的府城、三千年的文化荡然无存。即使凤凰涅槃般地再生,又怎能找回古郧阳、古均州葬在水下的灵魂?
许多年许多年,我一直在独自行走。我从阴山脚下的《泥河湾》出发,我从那里小心捡拾起一枚祖先们曾经使用过的石器,我用石头的洪荒来平息我行走日子的仓皇;我沿着北方那条古老神秘的《商道》一路走来,我发现,“历史在塞北那条路上碾出了无数深深的辙痕,那条路挣扎着,翻越千山万壑,穿越草原、大漠、戈壁,一直延伸,延伸到历史的深处,延伸到文明的亮处……”我在它的辉煌中辉煌,在它的寂灭中寂灭。“我常常到城市北边的草原,草原的晨曦、落日悲壮而凄美,每当我的目光和天际处的牛群、马群、牧人相遇,我的心中便升起无数遥远而古老的情绪……”
在疲惫怅惘的长路上,我也曾在无数的古堡、古村、古《驿站》歇息,“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是沿着驿站从古代走到了现代的,驿站上曾经集聚着人类文明的信息,有精粹也有齑粉;就命运而言,驿站是出发,也是归路;就情感而言,驿站是朦朦胧胧远去的身影,也是扎扎实实眼下的脚印;驿站文化既苍凉也温暖,既喧嚣也宁静;历史在驿站上集合,也在驿站上飞散,岁月在驿站上碾出了凸凹,也在驿站上垒出了造型;驿站一无所有又吞古纳今。”在驿站歇息的日子,我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在漫漫的荒原寂夜,我也曾无数次独自望天望月望浩瀚星空,我庆幸自己在漫漫的仰望中最终读懂了《紫金之魂》。我非常感动我在仰望星空时,感应到了来自月球和2012号星体上那古老而锐慧的目光。在我与那目光对接的瞬间,我的心灵居然在万劫空漠中,悲苦而灿烂地一颤……
我的脚步一直由北向南延伸。
当我站在“沙丘平台”的遗址废墟之上,抑或虔敬地走进德阳、万年的田畴麦地,当我旋身瞭望眼前的一片混荒抑或葱绿时,我无法想象千古神奇就在脚下,历史的呻吟、杀伐、怪异、诡秘,抑或是生生不息的创造、发现就在脚下。俯拾遍地的纹砖绳瓦、秦陶汉砾,还有积层很厚且已炭化的不知是哪个千年、世纪的谷粟,我无法不感受时间辽远的苍茫和震撼。历史曾在这里停滞,又从这里继续;曾在这里葬送、诀别,又从这里生发、前行。一路走来的瞭望,是瞭望历史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的弯弯曲曲、跌跌撞撞的脚印;行色匆匆的感悟,是感悟中华文明千年的血泪和蹒跚的步履。
而当我寻步千百万人后尘走在江南古镇的深宅、大院、古桥、庭楼之中时,我在想,现代人蜂拥而来是为了什么?是告别还是留恋?是向往还是追寻?
最终我只能这样回答自己,我们能够留在那里的只能是一丝对平静、韵致、不争的家园生活的艳羡,一缕对千年传统文化的挚情又哀婉的回眸,一声对前人乃至祖先跌宕命运的深深慨叹……
我无意也无力重述抑或缩写中华民间文化、历史这部大书,我只是在我一个人的行走中,以我轻弱的内心感悟人类文明与蒙昧、前行与羁绊,抑或是现在与未来,我相信,每一次的感悟都会有生命新的皈依。我还深信,这一切依然密码般存储在这片大地之中,对于它的全部解读,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还常常想,当我们把许久以来目光向外的探寻转为对本土文化的亲近时,会深情地发现民族民间文化恒久、柔韧的力量,以及一个几千年不衰的古老民族的精神所在。
泥河湾
1
人类从哪儿来?最终到哪儿去?这是永远的斯芬克司之谜。俄狄普斯死了,所以,斯芬克司永远活着。
……盘古过后,大地上的金石、草木、禽兽化成各种各样的神。神们互相争夺,闹得天昏地暗,直到洪水泡天,淹没了罪恶……洪水中来了五条龙,它们捧着一个大葫芦在海里漂流。一个叫昊天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飘逝的风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