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变,1063—1086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宋之变,1063—1086 / 赵冬梅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6(2020.6 重印)ISBN 978-7-5598-2699-2
Ⅰ.①大… Ⅱ.①赵… Ⅲ.①北宋历史事件Ⅳ.①K244.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20)第042790 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西桂林市五里店9号 邮政编码:541004 )
出版人:黄轩庄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 mm ×1 240 mm 1/32
印张:17.375 字数:400 千
2020 年6 月第1 版2020 年6 月第2 次印刷
定价:88.00 元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细节·真实·偶然性
二、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
三、作为“文字”的史料
第一部 父子君臣, 1063—1067
1父死子继
2帝后·母子·天下
3强撤帘
4“式微”歌
5濮议:父亲名义战
6把名字刻入石头
7没有赢家的战争
第二部 旧邦新命, 1067—1069
8新皇帝二十岁
9“大有为”锋芒初露
10一朝天子一朝臣
11话题人物王安石
12四月谈话
13理财争论出延和
14司法分歧起阿云
第三部 风云初变, 1069—1071
15开封山雨欲来
16马王初较量
17王安石的胜利
18皇帝爱韩非
19去意决绝
20青苗法红线
21登楼不见山
第四部 长安不见使人愁, 1071—1085
22勇敢者的墓志铭
23独乐园中狮子吼
24新法得失
25书局风波
26遗表真情献大忠
27神宗的眼泪
第五部 黄叶在烈风中, 1085—1086
28开封的呼唤
29言路何难开
30“黄叶在烈风中”
31“司马相公”的体制困境
32神宗旧相
33僵 局
34“奸臣”去
35政治中的政策
36病榻上的宰相
37复仇与和解
38人间最是宽容难
39葬礼与哀歌
北宋 (1063—1086)大事记
后记
前言
一、细节·真实·偶然性
本书所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时代的历史,叙事时间上接《司马光和他的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那本书从司马家世一直讲到仁宗朝结束,是以司马光的成长为主线的真、仁两朝政治史。本书从仁宗养子英宗委屈纠结的即位开始,一直讲到哲宗初年司马光含恨离世。
英宗荒唐的四年给北宋政治造成了深度伤害,财政困难加剧,官僚集团裂隙横生。作为英宗之子,血气方刚的神宗因而背负了为父亲和血统“正名”的责任,必欲“大有为”。开疆拓土、治礼作乐都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财政困窘其奈何?王安石“乃能趋赴,以向圣意所在”,[1]施展理财之术,创为青苗、免役诸法,以朝廷而行商贾之事,与富民争利,多方敛财,乃使国库充盈,有效配合了神宗的拓边事业。王安石与神宗先后相继,变本加厉,“一道德”“同风俗”,斥“异见”“人言”为“流俗”,弃“祖宗之法”于不顾,自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参政至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驾崩,十六年间,“靡然变天下风俗”,把仁宗朝独立思考有担当的士大夫改造成为工具性十足的官僚。理想主义在消逝。北宋前中期朝堂上“异论相搅”的宽容风气,君主体貌大臣、存恤“大体”的“和气”氛围,宰相大臣、侍从台谏敢争是非的独立精神,都在崩解消散。“危辱时代”即将来临。司马光抗争不得,自熙宁四年(1071)起,退居洛阳十五年,成就了伟大的《资治通鉴》。
神宗驾崩后,哲宗少年即位,神宗之母太皇太后摄政,邀请司马光还朝主政,更化调整。司马光对于“神宗的官场”缺乏基本认识,对追随者毫无约束意愿,对国家的实际状况缺乏调查研究,对政策调整缺乏通盘考虑,无队伍,无手段,无能力,无经验,空怀一腔热血,以皎皎之身投诸滚滚浊流,执政十六个月即抱憾而终,徒留一曲失败英雄的悲歌。
司马光身后,官僚集团的矛盾白热化,陷入“恶性分裂”,宋朝政治跌入“危辱时代”。士大夫因内斗自我消耗,集体迷失方向,失去了制衡皇权的力量。皇帝和宰相将个人私欲与派别利益置于王朝整体利益之上,朝有弄权之相,国无“大忠”之臣。大宋朝廷失去了调节社会矛盾、应对内外打击的能力。最终,女真人兵临城下,结束了这个可耻的时代。
是的,我要讲的,是一个有关衰亡的故事,是北宋政治文化由盛转衰的历史,而司马光是贯穿其中的叙事线索和核心人物。
宋朝历史中的很多事件和人物,貌似尽人皆知、题无剩义,实际上人们所了解的,只是一个从开头到结尾的简单轮廓,至于特定开头是如何走向了特定结尾的,中间过程如何,“相关各方”的选择如何,彼此间是如何互动的,我们即使不能说是一无所知,也是知之甚少。现时代史学研究者的任务,我以为,就是通过扎扎实实的研究,尽可能地揭露细节,通过细节展现过程,接近真实。
十六个月的“司马相业”,导致了后世对司马光评价的两极分化,爱之者视之为悲剧英雄,不吝赞美;恶之者斥之为顽固保守,大张挞伐。认识分歧巨大、冰火不容的双方,却拥有共同的认识前提,那便是,这十六个月里,司马光得到了太皇太后的绝对信任,拥有呼吸之间成祸福、改变一切的洪荒之力。
然而,“细节”却告诉我们,在执政的最初九个月当中,司马光其实是“什么也做不了”的。首先,中央领导集体人员构成新旧力量对比悬殊,司马光一派处于绝对弱势。其次,神宗元丰改制后的“三省宰相制”给司马光所提供的施政空间极其有限。元丰新制仿照《唐六典》把宰相府一分为三—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三省长官俱为宰相,按照政务处理程序分工,中书取旨,门下复核,尚书监督执行。三省宰相中,中书省长官负责上奏皇帝听取最高决策,稳定拥有议政权,实际上把握着“政治的权柄”;而司马光只是门下省的第二把手,他的盟友吕公著是尚书省的第三把手。在“三省宰相制”中,根本轮不到他们说话。最后,司马光和太皇太后都缺乏抛开体制、另起炉灶的能力和意愿—太皇太后是政坛新手,初学乍练,缺乏经验;司马光骨子里尊重体制,缺乏像王安石那样的魄力。这就是“司马相公”的体制困境(本书第32章)。
九个月之后,神宗旧相中最具影响力的蔡确、章惇外放,高层人事调整结束,理应提倡和解,打破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宋之变,1063—1086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