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楔子:20年前的寻找
一、发现径肚村
二、小松树下的孤坟
第一章 风云初变
第一节 浅浅的界河
一、新中国成立初年,中共高层最初的决策
二、“隔岸村惨案”
三、深港边境三道防线的建立
第二节 血溅闸门山
第三节 深港特工秘密战
——活擒刘立福
第四节 荷叶塘故事
——一个地主后代的回忆
第五节 强扭的瓜不甜
——宝安县的合作化和“退社风”
一、新中国的集体化尝试
二、宝安县的反“退社风”运动
第二章 “五七”大逃港
第一节 偷渡者的福音
——“大放河口”
第二节 三十年牛郎织女
——文素巧寻夫
第三节 逃港的广州女大学生
第四节 “木脑壳”八次逃港传奇
第三章 “六二”大逃港
第一节 “六二”大逃港为什么会发生
一、历史怎样让毛泽东失误——从莫斯科会议到“三面红旗”
二、狂热的深圳河
三、从“反瞒产”到“大饥荒”
第二节 逃港:饥荒中的出路
一、毛泽东尝到了“苦果”
二、“六二”大逃港的形成
第三节 宝安县委书记李富林
一、“陶铸派我去宝安”
二、东莞和宝安的民兵排长为什么逃港
三、“不行,我们得去找省委”
四、从陶书记手上要到了特殊政策
五、最早的“对外开放”是这样搞起来的
第四节 陶铸下令:把岗哨撤了
一、大饥荒旋风刮过神州大地
二、中英士兵持枪对峙
三、大军区政委亲令撤岗哨
四、“钦差”密访香港
五、广州火车站告急
六、总理致电:赶快收
七、究竟逃了多少人?
第四章 “六二”大逃港在境外的影响
第一节 涌过边界的洪流
一、被尘封的历史
二、逃港大军撼动香港
第二节 感天动地的华山泪雨
一、华山救亲与港警大搜捕
二、万名市民以身阻车队
第三节 梁成功九龙寨奇遇
第四节 暴雨下的冤魂
一、边界大惨剧
二、饥饿,你懂得是什么滋味吗?
三、铁丝网下的冤魂
第五节 潮水冲击之后
一、狂潮是怎样平息的
二、逃港群众进入香港以后
三、港英政府失算了
四、台湾国民党政府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六二”大逃港
五、港台“紧急援救”
第六节 全港大审判
一、行善者被法处
二、非礼逃港妇女案
三、港警夫人“窝藏”案
第七节 从逃港者到“洋参大王”
一、从“富农狗崽子”到“投机倒把分子”
二、为活命挥泪别爱妻
三、深圳河上枪口逃生
四、从苦力熬到大老板
第五章 抚不平的波澜——深圳河边的社会主义大教育
第一节 北戴河的错误判断
一、毛泽东北戴河一夜未眠
二、“反对者”变成“支持者”
第二节 在深圳河边筑起“铁壁铜墙”
一、宝安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二、西乡大算账——两个制度的对比
第三节 西坑之战——社会主义阵地的争夺
一、“反偷渡”典型魏天粦
二、神奇的西坑俱乐部
三、梧桐山下的“红旗”倒了
第四节 “爱”也拴不住的“心”
一、李美容揭发丈夫偷渡
二、美女罗秀姑轶事
第五节 刑场上的鲜血——老头与青年殊死血斗
一、有偷渡者被枪毙?
二、四青年密谋逃港
三、四千军民夜围羊台山
四、群众齐喊:杀、杀、杀——
尾声:从大逃港到大开放
一、“群众外逃,我们总得想个法子呀!”
二、邓小平的话是什么意思?
三、省委书记与大队支书的一场辩论
四、宝安县等来了“尚方宝剑”
五、历史,在随时光远去
后记
陈秉安 湖南桂阳县人,记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
如果我不写下它,历史,将留下一页空白。
——陈秉安
中国改革开放的催生针
大逃港
陈秉安◎著
真实再现大逃港的历史
找寻推动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因
廣東省出版集團
广东人民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逃港/陈秉安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7(2011.8重印)
ISBN 978-7-218-06830-5
Ⅰ.①大… Ⅱ.①陈… Ⅲ.①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Ⅳ.①I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37594号
大逃港 陈秉安著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出版人:金炳亮
责任编辑:肖风华 段太彬
装帧设计:李桢涛
责任技编:黎碧霞
出版发行:广东人民出版社
地 址:广州市大沙头四马路10号(邮政编码:510102)
印 刷:广州市穗彩彩印厂
书 号:ISBN 978-7-218-06830-5
开 本:787mm×1092mm 1/16
印 张:22.25
插 页:2
字 数:351千字
版 次:2010年7月第1版 2011年8月第4次印刷
印 数:16001—19000册
定 价:38.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出版社(020-83795749)联系调换。
售书热线:(020)83790604 83791487 邮 购:(020)83781560
网 址:http://www.gdpph.com
罗湖桥头香港一方山上的坟茔
至于那些骸骨,全部埋葬在新界沙岭山边一处仅有号数的公墓内,远远离开他们欲以生命去换取的目的地。
——1979年11月7日香港《文汇报》港英警方警告偷渡者公告
中国改革开放的催生针
大逃港
陈秉安◎著
真实再现大逃港的历史
找寻推动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因
楔子:20年前的寻找
一、发现径肚村
眼前这片一望无际,长满芦苇的河滩,当年是一片流淌着鲜血、回荡着走投无路的百姓惨痛呼叫的土地。那是血与火的迸发,是一场比之元宋大决战更为悲壮更为惨痛的历史大悲剧!
有历史学者告诉我说,东出深圳墟五里的那片广袤的空旷地,便是700多年前南宋王朝与元军最后决战的古战场。我想他一定是搞错了。我记得崖山之役发生在海上,从福建逃来的南宋皇帝,带着军民在深圳的大鹏半岛登陆后,因为害怕在陆上遇到追赶的元军,于是从海上绕道走。行朝的目的地是崖山,根本就没有去过深圳墟。
而顽固的老头言之凿凿,说是南宋的军队大败之后,小皇帝是由人抱着沿深圳墟东北的一条小路逃跑的,仓皇中还把一条护肚的锦帕失落在小径上,所以深圳墟东北的那个小村子后来就叫做“径肚”。
真是这样的吗?
打开那本2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逃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