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宋词三百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
(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
(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
(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
(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宋词三百首》导读
康震
有宋一代,词体发展蔚为大宗。南北宋三百年来,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倍极变化而又垂范后世。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记载,柳永词流传极广,“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举凡闺情、旅愁、亲情、离思、交游、国事、田园、隐逸,皆得以在词中彰显广大,宋词遂成为与“唐诗”并峙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选本历代层出不穷,清代以来尤为丰富。龙榆生《选词标准论》有言:“晚清词人,颇喜选录,以寄其论词宗尚。各矜手眼,比类观之,亦可见当时词坛趋向。”即道明其原因所在。选本既多,难免各有偏颇,或过繁,如《历代诗余》、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或过简,如端木采《宋词十九首》;或入选太少,如周济《宋四家词选》;或偏重南宋,如戈载《宋七家词选》。另有陈廷焯《词则》,梁令娴、麦孟华《艺蘅馆词选》,况周颐《蕙风簃词选》等,皆因规制太小而影响不足。唯上彊村民仿《唐诗三百首》体例所选《宋词三百首》,撷众家之长,疏密兼收,情辞并重,沾溉甚远。龙榆生评曰:“以尊体诱导来学之词选,至此殆已臻于尽善尽美之境,后来者无以复加矣!”
上彊村民与《宋词三百首》的编选
上彊村民即朱祖谋(一八五七至一九三一),原名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因世居归安埭溪渚上彊山麓,故号“上彊村民”,又号沤尹。光绪九年(一八八三)进士,历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翰林院侍讲、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光绪三十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不睦,辞官归隐苏州。朱氏早岁工诗,风格近乎东野、山谷,陈衍称其为“诗中之梦窗”。光绪二十二年,专力于词,遂为近代词学宗师,与王鹏运、况周颐、郑文焯并称清季词学四大家。其词宗法梦窗,晚年更趋浑成,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称其“学人之词,斯为极则”。朱氏曾遍访南北藏书家善本,精审严校,编刻《彊村丛书》,汇集唐、五代、宋、金、元词总集五种,别集一百六十三家,乃迄今较完善之词集。
《宋词三百首》乃朱祖谋晚年所编订。朱氏中岁治词,受王鹏运指引甚大,其后两人合校梦窗词,交游唱和甚多,朱氏的前期词学思想也于此形成。王鹏运对周济《宋四家词选》退苏进辛、取王沂孙为四家之首颇感不满,有意为苏轼叫屈。这种倾向对朱氏编选《宋词三百首》不无影响。朱祖谋与况周颐唱和亦较多。张尔田《词林新语》曰:“归安朱彊村,词学宗师。方其选三百首宋词时,辄携钞帙,过蕙风簃,寒夜啜粥,相与探论。继时风雪甫定,清气盈宇,曼诵之声,直充闾巷。”可见况氏对《宋词三百首》的编选影响也不小。
《宋词三百首》的四个特点
一是推崇吴文英。《宋词三百首》中选梦窗词二十四首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信国学大典·宋词三百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