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梁庄记》梁鸿【雨浪】(豆瓣8.4)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梁鸿,女,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已出版《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等多部学术专著。
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
写在前面
2008年的夏天和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穰县梁庄,前后住了约有五个月的时间。在这五个月中,我对我故乡的亲人们——梁庄的老人、妇女、儿童,对梁庄的自环环境,对梁庄村庄的文化结构、伦理结构和道德结构,进行了考察,试图写出梁庄人的故事,并勾勒、描述出梁庄这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命运、生存图景和精神图景。最终,以《中国在梁庄》为名出版。
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分布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他们是梁庄隐形的“在场者”,梁庄的房屋,梁庄的生存,梁庄的喜怒哀乐,都因他们而起。梁庄的打工者进入了中国哪些城市?做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生存状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如何?如何吃?如何住?如何爱?如何流转?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他们怎样思考梁庄,想不想梁庄,是否想回去?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历史形象,是如何被规定,被约束,并最终被塑造出来的?只有把这群出门在外的“梁庄人”的生活状态书写出来,“梁庄”才是完整的“梁庄”。
2011年1月和7月初,我重回梁庄,着手收集在外打工的梁庄人的联系方式,了解梁庄打工者所在的城市、所从事的职业和大致的家庭成员分布状况。
2011年7月10日~18日,到西安。采访福伯家的大儿子万国、二儿子万立和其他梁庄人15人。他们在那里蹬三轮车、卖菜或做其他小生意。采访穰县、吴镇和其他县的一些老乡40余人。
2011年7月22日~26日,在信阳。采访梁庄老乡10人。他们在此地蹬三轮车,做工人。
2011年7月28日~8月4日,到南阳。采访梁贤生一家9口人,韩小海一家4人及其他老乡12人。贤生的大弟弟贤义在现代都市做了算命者,韩小海传销发财,都是传奇般的当代故事。
2011年8月13日~20日在穰县周边县城作调研,考察南水北调工程和湍水,考察穰县传统戏剧。
2011年8月25日~27日,到广州、东莞虎门。采访开服装厂的梁万敏一家、服装厂工人,采访在虎门开各种厂和做工人的吴镇老乡18人。调查虎门小型服装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
2011年9月28日~10月7日,在内蒙古。采访韩恒武一家12人和其他吴镇老乡10人。
2011年10月24日~30日,在青岛。采访梁光亮一家3人、王传有一家2人和其他吴镇老乡23人。梁庄人前后有40多人在青岛的电镀厂打过工。福伯的小儿子、我同岁的堂弟小柱,在此地得重病,最后去世。
2011年11月25日~30日,2012年5月18日~11日,在郑州。采访富士康工厂和在富士康上班的梁平。采访梁东、兰子和其他梁庄人10人。采访大学毕业在郑州打工、居住在城中村的年轻打工者5人。
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北京。利用周末,在北京郊区采访梁庄和吴镇老乡55人,举办工友座谈会,采访年轻工友30余人。
2012年1月14日~2月14日,北京—郑州—南阳—梁庄。采访梁庄打工者60余人。
2011年1月20日~25日,2012年4月22日~24日,厦门。采访安兜村、“国仁工友之家”、几家科技电子厂。采访工人40余人。
2012年4月24日~5月2日,到台湾。考察台湾农村农民的生存、精神和传统文化状态。
2012年5月3日~5月7日,在深圳。采访梁磊等4人。
在本书中,我以梁庄四个大家庭的子孙——福伯家、五奶奶家、梁贤生家、韩恒文家——在中国城市的生活轨迹为核心,辐射其他梁庄成员、梁庄亲戚和一些吴镇老乡,描述进城农民的命运、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书中主要人物
第一章 梁庄
在将近三十年中,梁庄人的足迹几乎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西边最远到新疆的阿克苏、阿勒泰,西南到西藏的日喀则、云南曲靖、临越南边界的一些城市,南边到广州、深圳等地,北边到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外最远有到西班牙打工的。他们在城市待的时间最长的有将近三十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
闲话
2011年的夏天,穰县持续暴雨。湍水又涨了。
暴雨之中,浊浪滚滚的湍水把连接南城和北城的两座石桥冲得摇摇欲坠。有好几天时间,河水漫过石桥,河岸两边的树终于抵挡不住洪水的力量,纷纷倒在了河中。大水过后,石桥重又露出水面,石基已经有些动摇,护栏也被冲得无影无踪。一辆农用车在过桥的时候掉了下去,车毁人亡。政府在桥边立了一个鲜红的牌子:“禁止车辆来往。”
一天早晨,人们发现,又一具尸体挂在桥边不远处那裸露交错的树根中。尸体被捞了上来,特征如下:
男性,50~55岁,枯瘦,头发、胡须皆长至颈部,嘴巴塞满泥沙,牙齿全无,腿部溃烂。
死者被拍了照,贴在各乡镇派出所的广告栏处。很快,有人传回信儿来,那死者好像是梁庄的梁军。梁军,和我同辈,他们兄弟三个,大哥是兴,他是老二,老三已记不起名字,是一名惯偷,常年坐监狱。兄弟三人都是单身汉。他们的姐姐接到信儿,赶紧往派出所跑。看到照片,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跟随而来的兴哥却沉着脸,一言不发,拨开同去的村人,一个人先回家了。随后,派出所让他们去城里停尸处认尸,兴哥死活不去。任谁劝说,他只是坐在梁庄小学他那借来的房子里,抽着纸烟,挠着他那花白头发,一动不动。
兴哥不去,尸体就无法确认。毕竟,他是最直系的亲属。况且,经过长期饥饿的洗礼,与人隔绝的孤独和河水的浸泡,那尸体确实有些模糊。他们的姐姐偷偷去城里认尸,哭了一场,因为弟弟不认,也不敢擅自确认。更何况,真的确定下来,火化还要花钱。最后,民政局出资火化了尸体,以“无名尸”结案。
关于梁军如何淹死,梁庄人的说法不一。有人说是饿昏了,栽到了河里。2008年我最后一 ............

书籍插图:
书籍《出梁庄记》 - 插图1
书籍《出梁庄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出梁庄记》梁鸿【雨浪】(豆瓣8.4)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