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_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罪与罚
作者:(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朱宪生 曾思艺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ISBN:9787568209274
字数:454122
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序
主要人物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声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和创作年表
译者序
俄国伟大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一八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一八四三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早在中学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就阅读了大量的俄国和俄国以外的文学名著,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茹科夫斯基、克雷洛夫、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司各特、席勒等人的代表作品更是为他所爱不释手。在高等军事工程学院,他不仅继续大量阅读俄国以外的文学名著,对果戈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自己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两部历史悲剧《玛丽亚·斯图亚特》《鲍里斯·戈杜诺夫》。毕业后,他正式进行文学创作。一八四六年,他发表书信体小说《穷人》,受到诗人涅克拉索夫和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的高度评价,一举成名,在文学界引起了注意。后因参加俄国最早的进步知识分子革命组织——彼特拉合夫斯基(1821—1866)小组,于一八四九年被沙俄政府逮捕,并被判处死刑,临刑前几分钟获得沙皇的赦免,改为流放——先是在鄂木斯克要塞监狱服苦役四年(1850—1854),接着被派到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西伯利亚第七常备营当了五年列兵(1854—1859)。一八五九年十二月,获准回到彼得堡。回彼得堡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办报纸杂志和文学创作之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登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峰。一八八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因病去世。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创作成果颇丰,重要作品有:《穷人》(1846)、《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1861)、《死屋手记》(1862)、《地下室手记》(1864)、《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1)、《少年》(1876)、《卡拉马佐夫兄弟》(1879—1880)、《作家日记》(1873—1881)。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从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中对之进行考察,可以说,这是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是作家多年酝酿、苦心经营的艺术结晶。早在一八五九年十月九日写给其兄长米哈伊尔的一封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已宣称,打算创作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而且相当自信地认为:“这部忏悔录将会确立我的名声。”一八六〇年底,在阅读法国的刑事案件汇编时,其中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轰动一时的皮埃尔·弗朗索瓦·拉塞内尔(1800—1836)诉讼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触发了他的灵感:一个准备从事法律研究的青年,为了抢钱,杀死了一个老太婆,被捕后他在狱中创作了一些诗歌,并写了回忆录,为自己进行辩解,宣称自己不是普通的罪犯,而是与社会的不公正做斗争的勇士,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普遍的不公道复仇,结果变成了“社会的牺牲者”。一八六一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主办的《当代》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案件的审判记录汇编,并且亲自写了按语:“在这件诉讼案中,涉及的是一个罕见的、神秘的、令人感到可怕而有趣的人的个性。卑劣的天性和对贫困的畏惧,使他变成一个罪犯,而他竟把自己说成是自己时代的牺牲品。”并且认为它:“比各种各样的长篇小说还要吸引人,因为这类诉讼案照出人的灵魂的黑暗面,艺术是不喜欢触及这些黑暗面的,假如触及了,也只是用插曲的形式顺便一提……”于是,他结合自己对俄国社会现实的观察以及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对这一材料进行了艺术加工和艺术虚构,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俄国的首都彼得堡,经过一个花费较长时间的构思与创作过程,在一八六六年最终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于十六至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已经相当成熟和繁荣。综观这几百年间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认为它经历了从情节小说到人物小说再到心理小说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情节小说是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长篇小说刚刚产生时期的一种形态,由于它受到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中世纪骑士传奇等的影响,更注重描写离奇的情节和一系列变化多端的事件,情节是压倒一切的,甚至主宰着人物的性格,而且叙述的是异乎寻常、介于真实与幻想之间的人和事,人物性格则往往是简单的、概念化的,一出场就已定型,其代表作品是法国拉伯雷(1494?—1553)的《巨人传》(1532—1564)、西班牙塞万提斯(1547—1616)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1605—1616)。
十七世纪以后的小说,逐渐转变为人物小说——法国小说家拉法耶特夫人(1634—1693)的代表作《克莱芙王妃》(1678)首开纪录,到十八世纪这类小说趋于成熟。人物小说不再过多关注异乎寻常的带幻想色彩的人和事,而把普通的甚至是平庸的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并让主人公的活动与性格起主导作用,而情节则成为人物逼真的活动背景和场所,人物是独立的、有血有肉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同时人物与情节开始融合起来。不过,异乎寻常的是具有惊险色彩的事件仍有一定的市场(十八世纪后期的哥特小说尤其如此,十九世纪西欧不少作家,如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的作品中依旧还有这种痕迹)。人物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法国勒萨日(1668—1747)的《吉尔·布拉斯》(1715—1753)、英国笛福(1660—1731)的《鲁滨孙漂流记》(1719)等。
心理小说虽然最早的当推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但到十八世纪末感伤主义心理小说才产生颇大的影响,到十九世纪后期才出现繁荣的局面。心理小说在人物小说追求逼真的情节与环境的基础上,更注重在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种种冲突中揭示人的内心情感与灵魂。它适当地简化了人物小说对环境与事件过分详尽、逼真的描写,而把笔墨主要集中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从外化到内化的转变,直接通向了二十世纪的现代小说尤其是现代主义小说。
作为一部俄罗斯式的 ............

书籍插图:
书籍《罪与罚_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 插图1
书籍《罪与罚_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罪与罚_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