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信息诊疗法: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经络信息诊疗法: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
任公越,汪湘,谢新才
中医古籍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经络信息诊疗法: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任公越,汪湘,谢新才著.—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6
ISBN 978-7-5152-0394-2
Ⅰ.①经… Ⅱ.①任… ②汪… ③谢… Ⅲ.①针灸疗法—经络 Ⅳ.①R22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96897号
经络信息诊疗法: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
编 著:任公越,汪湘,谢新才
责任编辑:邓永标
策 划:严友谅
出版发行:中医古籍出版社
社 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
印 刷:大厂正兴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710×1000 1/16
印 张:16
字 数:240千字
版 次:2014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4年1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978-7-5152-0394-2
定 价:28.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目录
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针灸是信息疗法
第一节 什么是信息
第二节 广义信息疗法
一、通过条件反射神经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输入治疗信息
二、通过非条件反射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经络等)输入治疗信息
三、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输入治疗信息
四、基因疗法
第三节 狭义信息疗法——广义针灸疗法
第四节 信疗原理
第五节 信疗治病的速度和治病极限
第六节 狭义信疗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一、经穴是信号变换器
二、经络是信息传输系统
三、经络是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
第二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六、心包
第二节 六腑的生理功能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三节 脏与腑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第四节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相生的关系
二、相克的关系
第五节 先天之本、后天之本
一、先天之本
二、后天之本
第六节 性命之根——性腺
第三章 经络和经络学说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黄帝内经》有关经络认识的现代分析
一、经络的发生与形态
二、经脉的循行与功能
三、腧穴
四、针感与循感
第三节 经络实质与假说
一、经络假说
二、特定穴与递质能神经元的对应关系
三、相关及其他论述
四、经脉——对应染色体活性轨迹
第四节 经络研究进展及其探析
一、经络的外周结构
二、经络的神经主导论(中枢论)
三、其他见解
四、针刺的作用机制研究
五、其他的相关研究
六、本书作者的假说
七、经络现象观测
八、现代经络研究状况
第四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一、十二经和五输穴的五行配置
二、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
三、五输穴五行配置的验证
四、作者对经络的理解
第五章 经络的控制论研究
第一节 经络——人体控制系统
一、经络简述
二、经络——人体控制系统
三、“经络神经统一观”
第二节 经络学说——古典的生物控制论
一、从“整体”观念出发,着重系统功能
二、“黑箱”方法的应用
三、概念与术语的相似
第三节 经络——“多级协调控制系统”
一、协调控制信息
二、“多级递阶”结构
三、输入输出共享
四、多种信息载体
五、高度信息压缩与全息性
六、低速信息传输
第四节 广义“经络人”研究开发
一、广义“经络人”的概念
二、数字“经络人”研究
三、软件“经络人”研究
四、生物工程“经络人”研究
五、“经络”与“经络人”的科学意义
六、“经络”与“经络人”的应用价值
第五节 针麻——“多级协调控制”过程
一、针麻概况
二、针麻是一种生物控制过程
三、针刺信息与致痛信息输入通道
四、针刺镇痛的多级协调控制过程
五、针刺镇痛过程的控制方式
六、针刺对生理功能的多级协调控制
第六章 经络特定穴
一、背部俞穴
二、腹部募穴
三、原穴
四、五输穴
五、络穴
六、郄穴
七、六腑下合穴
八、八会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第七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穴位的命名
一、水流和山谷
二、生物和体形
三、居处与活动
四、脏象和功能
五、天象和位置
第二节 穴位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穴位定位尺度和方法
一、体表标志
二、骨度分寸
三、指寸法
第四节 生物全息现象
第八章 信疗常用腧穴
一、背俞和腹募
二、原穴和络穴
三、井穴
四、合穴
五、等位穴
六、八会穴、奇经八脉交会穴和各经交会穴
第九章 经络状态的测定
第一节 经络状态的测定
一、压痛点、皮下硬结、凹陷、皮肤着色探测法
二、知热感度测定法
三、穴位皮肤电导测定法
四、穴位皮肤阻抗测定法
五、EVA(Electro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Voll——弗尔电刺激疗法)诊断法
六、EAV药物疗效预测
七、穴位皮肤温度测定法
八、穴位皮肤电位测定法
九、皮电点测定法
十、差电点测定法
十一、红外线热像摄影法
十二、液晶热像摄影法
十三、电晕放电摄影法
十四、穴位红外线辐射强度测定法
十五、穴位可见冷光辐射强度测定法
第二节 知热感度测定法
一、测量点
二、测量方法
三、病经分析
第三节 电导测定法
一、测量点
二、测量方法
三、病经分析
第四节 疾病的预防和疗效预测
第五节 经络状态自动测试、诊断系统
第十章 狭义信息疗法的基本规律
一、循经律
二、反映律
三、虚实律
四、补泻律
五、阴阳表里律
六、左右律
七、手足律
八、交叉律
九、生克律
十、巨刺律
十一、等位律
十二、全息律
十三、俞募律
十四、对偶律
第十一章 治疗过程
第一节 经络状态测定
第二节 治疗过程
第三节 治疗实例
附录
第四节 信疗方式与刺激信息
一、机械刺激信息
二、电刺激信息
三、超声波刺激信息
四、光刺激
五、磁刺激信息
六、热刺激信息
七、化学刺激信息
八、综合刺激信息
第五节 常用信疗取穴法(最优信息输入点选取法)
一、寻找经络反应点
二、选用要穴
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经络信息诊疗法:基于经络状态测定的诊断和针灸疗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