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全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序
平生最爱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生只读纳兰诗:一朵芙蓉著秋雨
一生只读纳兰诗:夕阳何事近黄昏
此生喜读纳兰文:我是人间惆怅客
此生喜读纳兰文:倾我一生一世念
前 言
途中与你相见
在中国古老的文明史中,诗学传统实际上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历史上每一步文明进程中,留给后人的珍贵记忆往往不是鸿篇巨制,而是脍炙人口的诗章。清代在明代的衰微之后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华帝国,重构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格局。清初的康熙年间,正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又一次大交流交融的重要时期。文化地理地质冲撞演变,必然会有文学艺术创作的高原群山隆起。当我们在三百多年后回望这个时代的词苑诗坛,有两座山峰不期而遇,可谓“双峰”并秀:那就是纳兰性德的词与仓央嘉措的诗歌。今天看来,这两位英年早逝的少数民族杰出诗人,才学属于中华,而灵魂袒露的人性之美,则是属于人类的。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仓央嘉措:“人定修观法眼开,乞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曾缄译七言绝句体六十六首·其十八》)
一个是旗下神童,生在新王朝的皇亲权相府,红尘之中的锦衣玉食温柔富贵乡,曾自诩“德也狂生耳”,却在理想冲突中“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向往红尘之外“空山梵吹静,水月影俱沈”的无尘净地,“心灰尽,有发未全僧”,自号“楞伽山人”。他将自己的词集定名为《饮水集》,精神归真与水,以求冷暖自知。
一个是转世灵童,在雪域高原被尊为活佛。出生在偏僻贫苦的村落,一时间被迎请于红尘之外,抬上人神高位,在万人景仰朝拜的生涯中,在“爱还是不爱”的抉择煎熬中,“迷失菩提、游戏三昧”,终于拒绝受戒、执入红尘:“我只能爱你一世,却不能爱你一时”;“用一朵莲花商量未来,再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年),逝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仓央嘉措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逝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他们一个只经历了30岁、一个只经历了24岁的短暂人生,如流星般划过历史天幕,却以“真情词派”与“灵魂诗歌”在文学的星空中成为两颗诗词的恒星,熠熠生辉。若说没有奇缘,怎能于三百年后在诗词的永生中结缘,在结缘的途中与我们相遇。二十世纪的中国,人们重新发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在生活压力与灵魂的麻木时关注诗意和远方。今天,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的诗词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甚至有了“纳兰迷”与“仓诗热”,形成了较为广泛的跨民族、跨区域、跨国度的读者群,从诗词欣赏诵读,到纳兰侍卫、活佛诗人扑朔迷离身世的追寻考证,形成了一种神奇的文化现象。纳兰词与仓央嘉措诗歌像两根灵性本真的琴弦知音共鸣,震颤了当代人的心灵。
人,是在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出生来的。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创造性,社会的外在性、强制性和变易性,都使得人来到世间就成为一种终生都在追问意义的生命体。而思考的自在与世俗超越性,又使得人一生的追问往往出入“红尘内外”,徜徉于“此岸彼岸”。有些时候,一个生命个体在世俗经验的世界里是走投无路的,被迫下的选择是痛苦无助的。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要拒绝一些不可拒绝的给予,反抗一些不可反抗的压抑,留恋一些挽留不住的东西。所谓“人生若只无初见”、“爱还是不爱”等生存课题、哲学迷语都会在一生的“途中与你相见”。求解这些难题的智慧,沉淀于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里,特别是浓缩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所谓感悟一花一叶中的宇宙如来,苦闷抗争中的真情咏叹,是“看透了一切依然爱你”的追寻与希冀。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的诗词,正是让我们体悟到抗拒内心侵扰、释放自由率真与爱的修为。其独到、新颖与真情不仅是艺术的准则,也是思想的光。越是隐秘着反抗世俗束缚、流行偏见、命运捉弄等内涵的思想,越具有普遍的意义与魅力。与其说是情感要有文化表达的方式,不如说哲学有着自己的文化功能。
纳兰性德是满族入关问鼎中原后在北京出生的第一代年轻人,也是第一个走上中国文坛的满族天才作家。清初,一个马背英雄辈出而不尚文雅的新兴草莽之族,却有纳兰性德这样的旗下才俊,在熟读儒学经典,掌握并运用汉文创作诗词方面出类拔萃,令汉地鸿儒与江南文人心悦诚服、趋之若鹜。他在年轻的生命旅程中留下340余阕填词作品,有清以来各种纳兰词版本一直盛传不衰。研究纳兰词的“兰学”与研究《红楼梦》的“红学”曾同为显学,只是“兰学”未能如“红学”一样兴盛,而在近30年又有重振之势。纳兰性德的祖先是蒙古人,后融入女真叶赫部又与爱新觉罗家族联姻,成为满族显赫的叶赫那拉氏家族的一支。其父明珠是康熙朝的名臣宰辅。对少年时的纳兰性德,他的老师徐乾学评价极高,称他“才力之强敏,学问之淹通,实践之高明,天资之纯粹”难于比拟。他酷爱汉文化,博览精研经史子集,并参与编辑儒家经义丛书《通志堂经解》,共计有140种、1788卷。18岁时参加科考中举人,22岁时进紫禁城参加殿试,康熙皇帝担心权贵作弊而亲调纳兰性德试卷验看,但见“条对剀切,书法遒逸,读卷执事各官咸叹异焉”,未靠皇族特权而考中二甲第七名进士。康熙“怜其才而显其宗”,特把他安排在身边做侍卫。尽管此职位威武荣耀,却与纳兰性德的个性才华、兴趣爱好不相符合,与他“文治武功”的远大抱负和做“博学鸿儒”的理想产生冲突,注定了他悲剧的宿命:“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在情感生活上,初恋未能如愿,爱妻卢氏又不幸去世,江南才女沈宛心有所衷却与门第不符,未受家庭接纳。“有情终古似无情”,“知己一人谁是”?纳兰性德作为入主中原的统治者集团中人,却全无胜利者的喜悦,他以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抗争姿态,以“直视勋名为糟粕,势力如尘埃”的人生态度,以对女性平等相待的真挚怜惜、情感上的缠绵悱恻,加之悲天悯人的诗人气质以及独特的创作灵感,在文雅的填词作赋中酿制了纳兰式的哀伤惆怅,既是对于历代兴亡发出的慨然长叹、人生沧桑与悲怆领悟,又以发自肺腑、穿心泣血的哀感顽艳,把属于个人的痛苦融扩为普遍的人性抒发,对爱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纳兰性德全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