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启明文丛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黄裕生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Simplified Chinese Copyright © 2014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中文简体版权由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黄裕生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
(启明文丛)
ISBN 978-7-108-04795-3
I.①站… Ⅱ.①黄… Ⅲ.①哲学-随笔-文集 Ⅳ.①B-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73426号
策划编辑 刘靖
责任编辑 李静韬
装帧设计 罗洪
责任印制 卢岳
出版发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市松源印制有限公司
版  次 2014年3月北京第1版
2014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  张 18.5
字  数 213千字
印  数 0,001- 6,000册
定  价 39.00元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哲学的返乡之旅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评叶秀山先生的《哲学要义》
“这是道路,而不是作品”——评《叶秀山文集》
哲学的返乡之旅——评王树人先生的《回归原创之思》
一种飘浮的存在论——关系实在论的困境
关于Sein问题的一个梦——与王路教授的对话
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性的本原民族——从什么是哲学谈起
纯粹哲学就是自由哲学——就“纯粹哲学丛书”答张红安问
第二编 自由与秩序
谬传,还是正传?——评赵敦华教授报告“基督教哲学何以可能?”
维护传统的出路——普遍主义还是特殊主义?
自由与秩序——评周伟驰教授报告“基督教神哲学中的秩序观念”
基督教给哲学带来了什么?——《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引论
爱到深处独见“你”——亲吻与神学
曲阜或耶路撒冷在何处?
复兴“国学”与会通天下普遍之学
第三编 多元的前提
康德为什么“不喜欢”中国?
我们离近代有多远?——我的近代观
历史与多元的前提
考古学,一种实证方式的追忆——一次“考古游”之后
何处是我邦?——从京剧《文姬归汉》谈起
拒绝基督再临的理由——论自由与幸福的虚假对立
我们在生—死轮回之中——对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存在论分析
人要不死,又将如何?——纪念波伏娃
反对散文,但要普世价值——关于唐逸先生作品集《幽谷的风》
学者,请告别文人角色
欧洲给世界带来了什么?——评《民主与乌托邦》
第四编 权利的根据
人权的普遍性根据与实现人权的文化前提
何谓“真正的精英”?——与质疑者的对话
我们是否需要一种权利形而上学?——与徐友渔教授的对话
谁的成本?何人之优势?——与秦晖教授的对话
自由是现代性社会的最高原则——与反普世价值者的对话
人类此世的一个绝对希望——论康德有关共和政体与永久和平的思想
黄裕生 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199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德国马堡大学哲学系进修。
主要作品有《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中世纪哲学》、八卷本学术版《西方哲学史·第三卷》,以及《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等等。
谨以此书纪念
温良兼爱的母亲
自序
这里收入的作品主要是对话、评论与质疑性的文章。不过,除了写作方式外,它们在内容上与我专论性的作品没什么大的区别,因为它们大都是我在第一哲学领域里的思考的延伸。
学术研究,特别是哲学研究,通常被视为孤独之旅。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哲学是个人的封闭性工作,哲学不是个人的呢喃自语或者独角游戏。因为哲学意义上的孤独之旅实际上就是走向自由而返回自己的返乡之旅。用一个现象学比喻,我们也可以说,走向孤独是每个人把自己的一切关系角色置入括号里的一种自我悬搁、自我解放的行为。通过这种自我悬搁,我们得以解构和退出一切关系而返回无关联的自身。这种无关联的自身,才是真正能够直面自由而承担起自由的自身,因而是每个人真正的自己。每个人的自己不在别处,就在自由中,也只在自由中。所以,我们说,哲学的孤独之旅实乃“成己”之旅、自由之旅。而唯有成为自由的自己(自身),我们也才能真正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自己”(自身),进而与另一个“自己”(自身)相遇;作为单纯角色的人—人关系,也就是没有“自己”的人—人关系,哪怕比如父—子关系,都永远只是功能性的合作,而不会有真正的理解与共在。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上的孤独之旅作为成己之旅,必定同时也是相遇之旅,因而必定是真正的理解与对话之旅。所以,哲学一方面是孤独的,另一面是对话的、共在的。本文集中的一大部分作品,都属于相遇中的对话。
哲学也常被称为象牙塔里的劳作,但这同样绝不意味着哲学是关窗闭户式的探究,而不关注现实,不面对事物。相反,哲学的象牙塔倒恰恰是通向真实的事物本身的一个途径。如果说走向孤独是一种自我加括号的行为,那么哲学的象牙塔则是能够把一切经验事物隐去而朗现真实事物的一个括号。因此,我倒是想说,登上象牙塔,方能见识真世界。
我们经常被告知,学术研究要面对现实。但是,学术要面对的现实绝非被告知、被规定的现实。试想,如果学术研究本身都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现实是什么,而需要学术之外的力量来给学术规定现实是什么,那么,这样的学术还有能力面对现实吗?如果一种学术本身没有能力自己去发现现实、通达现实,那么这种学术肯定早已没有能力去面对现实、理解现实。这样的学术要么屈服于学术之外的力量的逼迫,要么堕落于学术之外的蝇营狗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说哲学有什么象牙塔,那么这个象牙塔就是一个有力的隔离带,它既隔离了学术之外的力量对学术的逼迫,也隔离了学者对学术之外的种种非分的谋划与诉求,从而确保哲学学术的独立性与超越性 ............

书籍插图:
书籍《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 插图1
书籍《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