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家园_家人与乡人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钱理群
,一生裁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准备;1939年出生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十八年,在边远地区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同代友人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四个春秋,并写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五年,又回归中学和贵州,关注语文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同时从事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两个空间——贵州与北大,一个群体——中国的年轻人,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其主要连接纽带,则是鲁迅。
Copyright © 2015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漂泊的家园:家人与乡人篇/钱理群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9
(钱理群作品精编)
ISBN 978-7-108-05449-4
Ⅰ.①漂… Ⅱ.①钱…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88194号
责任编辑 卫 纯
装帧设计 蔡立国
责任印制 宋 家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铭传印刷有限公司
制 作 北京金舵手世纪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6年9月北京第1版
2016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11
字 数 273千字
印 数 0,001-4,000册
定 价 48.00 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父亲钱天鹤
母亲项浩
大哥钱宁
龚姐
大姐和她的两个孩子(惠濂和陶陶)
三哥钱临三、四哥钱医武
二姐钱树榕
全家人(部分)合影
八十年代团聚(后排从左至右:我、五嫂李效倚、可忻、三姐夫李学朴、三姐;中排:三哥、大哥、大嫂;前排:小凡〔愿武之子〕、心毅〔大哥之子〕小虎〔三姐之子〕、沁沁〔大哥之女〕、小朱〔大哥女婿〕)
当年的“我”——大学毕业来贵州前所摄(1960年)
和小足球队员在一起(1964年)(后排右一)
安顺老同事(前排右一是夏其模)
儒 释 道 三人行(戴明贤、钱理群、袁本良)
杜应国(右)
在“屯堡第一村”九溪(2005年)
看安顺地戏(2005年)
总序: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感谢北京三联书店的朋友,要为我编选“作品系列”,这就给了我一个机会,对自己的研究与著述,作一番回顾与总结。
尽管我从1962年第一个早晨写《鲁迅研究札记》,就开始了业余研究,但将学术研究作为专业,却是以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师从王瑶和严家炎先生为起端的。记得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刊载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2期的《鲁迅与进化论》;从那时算起,我已经笔耕三十三年了。粗略统计,出版了六十四本书,编了五十一本(套)书,写的字数大概有一千三四百万。写的内容也很广,我自己曾经归为十个系列,即“周氏兄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毛泽东及毛泽东时代研究”、“中国当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研究”、“志愿者文化与地方文化研究”、“思想、文化、教育、学术随笔”、“时事、政治评论”、“学术叙录及删余文”。我曾经说过,我这个人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勤奋,整天关在书房里写东西,写作的速度超过了读者阅读的速度,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给朋友赠书,怕他们没有时间看。在这个意义上,我是为自己写作的,我整个的生命都融入其中,并因此收获丰富的痛苦与欢乐。
这一次将一大堆著作归在一起,却意外地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我的文学史研究、历史研究,关注、研究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心灵与精神,是大时代里的人的存在,具体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感性的存在,我所要处理的,始终是人的生存世界本身,存在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追问背后的存在意义与人性的困惑。而且我的写作,也始终追求历史细节的感性呈现,具有生命体温的文字表达。这些关注与追求,其实都是文学观照世界的方式。我因此把自己的研究,概括为“用文学的方法研究、书写历史”。
多年来,特别是退休以后,我更是自觉地走出书斋,关注中小学教育、农村教育,地方文化与民间运动,关注的也依然是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我和他们的交往也是具体的、琐细的,本身就构成了我的日常生活。同时,我又以一个历史研究者的眼光、思维和方法,去观察、思考、研究他们,在我的笔下,这些普通的乡人、教师、青年……都被历史化、文学化、典型化了。因此,也可以说,我是“用历史与文学的方法研究、书写现实”的。
现在,他们——这些留存于历史长河中的生命,这些挣扎于现实生活里的生命,都通过我的系列著作,奔涌而来。他们中间,有历史大人物,也有民间底层社会的普通人,都具有同样的地位与分量,一起构成了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一部20世纪的中国精神史,中国“人史”。我所有的研究,所写的上千万的文字,因此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且都渗透了我自己的个体生命史。
为了能展现这样的属于我自己的研究图景,本系列作品的编选,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五部代表性研究专著:《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我的精神自传》,以展示我的学术研究的基本风貌。第二部分是重新编选的文集,计有:《世纪心路——现代作家篇》、《爝火不息——民间思想者篇》、《大地风雷——历史事件篇》、《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漂泊的家园——家人与乡人篇》、《情系教育——教师与青年篇》。这本身也形成了一个结构: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陈独秀开始,到曾经的精神流浪汉、某当代大学博士生王翔结束,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漂泊的家园_家人与乡人篇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