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香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波希米亚香港/廖伟棠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沙发图书馆·人间世)
ISBN 978-7-301-19226-9
Ⅰ.①波…Ⅱ.①廖…Ⅲ.①文艺评论-中国-当代-文集Ⅳ.①I206.7-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35275号
书名:波希米亚香港
著作责任者:廖伟棠著
摄影:廖伟棠
责任编辑:张文礼
装帧设计:纸皮儿工作室·郭瑞
内文设计:麦子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9226-9/I·2371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maizidushu@gmail.com
电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出版部 62754962 编辑部 62756467
经销者:新华书店
印刷者:北京大学出印刷厂
开本:890mm×1240mm 32 开本 8 印张 152 千字
版次:2011年8月第1版 2012年1月第2次印刷
定价:27.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第一部分 唔番屋企
番屋企/唔番屋企
那些听达明一派的少年
漂流Band房
“牛棚”自逍遥
香港嬉皮考
80后与八十后,兼论击墙之卵
昨夜渡轮上
尚未被岁月偷去的香港
活着的艋舺,死去的永利
南岛书虫
另一个隐藏的香港
第二部分 出离岛记
北望神州且观火
艺术这块霓虹招牌
有间书店
西九没有张爱玲
移动的边境线
香港摄影当何为?
香港有了文学馆
在电影节重省生活
出离的意义
第三部分 我城的礼物
自由在路途上发生
西西:回来时更诚恳和宽容
天真之重
从拜物者的乌托邦走向可能世界
文学与行动的辩经仪式
摩罗诗人的多重意义
和李照兴一起看戏
对劳动与公共空间的珍视:谢至德的记录
迷你噪音:社运音乐可以多美丽?
第四部分 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
听得白驹荣《客途秋恨》
男烧衣
女烧衣
薄扶林道,寻林泉居
圣士提反女校花园:萧红藏骨灰地
海滨墓园(三首)
春夜慢
雾中作
有人在火焰里捉迷藏
写完一首反战诗走出家门
风中作
雨季三问
皇后码头歌谣
回到维园
南昌街街头:致蔡炎培
查理穿过庙街
向大屿山致谢
序 东邪西毒
李照兴
我和廖伟棠在中国内地碰面的时间比在香港多,并且存于我们那不算真的很多的对话中(不是因为不熟,而是因为我们这两个同日不同年出生的人,其实认识得很晚),许多都是关于北京或香港的今昔交流。每次他来北京,都犹如东邪般带来一点南方的讯息。他参与的这个活动,他有感而发的那一首诗,侧面折射出我曾那么熟悉的城市之新生。而这种隔岸观火般回望香港的感觉确然有点怪异。像在谈论一个曾经亲切但现在像可有可无的朋友。如何爱一个曾经深爱如今淡漠的情人?醉生梦死倒未必,两忘江湖却相似。我身在北京上海,他来回香港和内地,我们都自觉生活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又或者用我多年前的说法:在自己的城市中流亡。所以在看这一系列关于香港和内地主要以文化现象为主的文章时,最挑起我兴趣的是他用上了“波希米亚”来形容香港的某一种生活,波希米亚,带着与城市格格不入的边缘性。
我敢说这两个字眼在我们一代人心中,曾经(或甚到现在)是一种浪漫的情结。或者正是这种浪漫情结把我们各人的方位推上现今的道路。正如吸引他当年去北京的是这样的见闻:
中国原来有这么疯狂洒脱的地方,而且吊诡的就在其历史和政治的核心,我新认识的每个人都似乎在过着这样一种生活:我原来只在《巴黎,一场流动的盛宴》、《流放者的归来》、《伊甸园之门》的文字中想象过的生活,诗歌、摇滚、醉酒、爱情与决斗,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于是我日夜谋划,年年去北京,2001年索性从香港搬到(美其名曰自我放逐)北京,一住就是五年。
对的,如果要说得更像告解,我们那么着意去写波希米亚去写嬉皮,很大程度上正由于我们自知都不能成为真正的波希米亚人或嬉皮士!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像真正波希米亚般放任自由,我们其实都享受着不同程度计算过的安全感,我们的打扮也一点都不花俏。但那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发现了新品种。这有点跟波布相似的品种,放到新新中国这境遇又有了新变种。如果说波布是融合了波希米亚的理想主义激情和布尔乔亚的物质享乐与保守情怀,一不小心就沦为两边不讨好的庸俗世故自保,那么我在廖伟棠身上看到的,就是一种进取入世的波希米亚。正是这种后波希米亚的特质,让我认定他以“波希米亚”来形容香港(或期盼香港)变得极有意思。
我们如果有忏悔,就在于我们没有贯彻那种反叛。是的,我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波希,原因在于我们有浪游的外表却少了彻底反叛的坚持。但这却是香港反抗文化运动的特有状态。香港的后波希米亚就是带着香港那变种嬉皮文化血缘而来的一代。
香港最初的嬉皮青年向一个积极的社会参与者的态度转变,这也是香港嬉皮异于西方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他们精神上很快就不颓废了,只是在生活方式、服装、艺术形式上或许还保留着“颓废”美学,对待享乐的态度也远较“革命青年”们宽容,如果非要定义,他们更接近于一群快乐的安那其主义者。
对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快乐的安那其。由嬉皮的反抗文化传统演变成后波希的包容抗争(其一手法是近年常说的快乐抗争,与协商式抗争——包括一边街头抗争一边尝试走进制度)。一切以一个自由个体的身份去思考及行动,而非首先是某一种主义的拥戴者。
在这时期的中国,由于可供参与的社会抗争不多(或有但要付出沉重代价),协商抗争无望,就只能停留在如以往港式的姿态上的嬉皮生活。像这样的退役嬉皮大不乏人。如果要做一个十年的回顾,走访当年中国的文艺控波希米亚的话,你会发现,当年的诗人、音乐人、杂志人,今天很多都有楼有车,在高级的餐馆争着付账。正如我常常讲笑:如果海子今天还活着,可能就是当今最犀利的楼盘宣传高层。有谁想到(又或者其实谁都想到),当年肖全作为圈子中人于生活当中拍下的第五 ............

书籍插图:
书籍《波希米亚香港》 - 插图1
书籍《波希米亚香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波希米亚香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