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野下的慈善信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比较法视野下的慈善信托/夏雨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2
ISBN 978-7-5203-1467-1
Ⅰ.①比… Ⅱ.①夏… Ⅲ.①慈善法—比较法—研究—中国 Ⅳ.①D922.182.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79310号
出版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孔继萍
责任校对 王龙
责任印制 李寡寡
数字编辑 于晓伦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 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发行部 010-8408368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 北京明恒达印务有限公司
装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次 2017年12月第1版
印次 2017年12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13.5
插页 2
字数 215千字
纸书定价 58.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营销中心联系调换
电话:010-8408368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比较法的进路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学、伦理学等跨学科方法,关注慈善信托的各个环节,以对大量国内外典型立法和案例的分析为基础,力图反映出我国慈善信托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路径,旨在促进我国慈善信托的体系建构和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
夏雨
,女,武汉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博士,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法社会学。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十余项。曾获2013年度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二等奖。已出版专著一部,在《武汉大学学报》《旅游学刊》《湖北大学学报》《求索》《中国教育报》以及国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慈善信托概述
第一节 慈善信托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慈善信托的概念
第三节 慈善信托的特点与价值
第二章 慈善信托的设立
第一节 慈善信托的设立方式
第二节 慈善信托设立文件的要求
第三节 慈善信托设立的程序要件
第三章 慈善信托的法律关系主体
第一节 慈善信托的委托人
第二节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
第三节 慈善信托的受益人
第四章 慈善信托的监管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集中监管机制
第二节 大陆法系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分散监管模式
第三节 大陆法系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特殊监管制度——信托监察人
第四节 我国的慈善信托监管制度
第五章 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
第一节 税收优惠与慈善信托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制度
第三节 大陆法系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制度
第四节 我国关于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社会利益分化、社会矛盾激化使得以社会保障为核心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尽管每年国家公共财政用于转移支付的资金都在不断增加,但面对持续增长的社会需求,仅仅依靠公共资金难以为继,建立健全多支柱、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价值认同和我国社会保障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高效健康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作为在第三次分配基础之上能够融入各种公共资源、社会资源的混合型分配方式”
[1]

,公益慈善事业可以把财富积累从高度集中流向高度稀缺,从富裕流向贫穷。就其属性而言,它兼有道德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是一种混合型社会分配方式,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种重要补充。总体而言,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但可以较大程度地缓解社会生活中的仇富心理、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团结安定,而且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指出“要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强化社会公益技术研究”,这明晰了我们进一步创新和繁荣公益慈善事业的方向。慈善是一项持久的事业,需要源源不断的物力与财力支持,而信托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投资理财工具,其理财功能恰恰迎合了慈善发展的这一要求。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形式,慈善信托属于造福社会公众的公益慈善创新制度,它把金融领域中灵活的资产管理方式与公益事业中的慈善救助有机结合在一起,畅通了社会各方面、各层级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在现代社会财富累积和传承的过程中,比较于其他慈善活动方式,慈善信托以其设立成本低、注意尊重委托人意愿、运营透明度高、财产管理更专业化的特质使得该制度作为一项长效得当的财产管理与社会公益机制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可以预见,通过专门机构管理,把社会大众手中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并运用到救济贫困、帮助老弱病残、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慈善事业中,必定能取得十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功效。
有鉴于此,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正视我国社会保障力不足、市民社会快速崛起、慈善事业民间需求越来越迫切的现实动因,加强对慈善信托法律问题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将慈善信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全局中加以推进,使其在法律规制下运作并不断接近理想状态,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兴旺发达、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社会整体公共利益水平的提升更是影响深远。
尽管慈善信托的百年发展历程早已表明,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增进社会福祉方面,慈善信托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强大功能,但对于我国而言,信托属于舶来品,是靠引进而来的制度,慈善信托则是刚刚起步,2016年方为我国慈善信托的元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法律移植是必要的。一个国家如若要取得发展,必须对外开放并吸纳不同的法律文化与制度。慈善信托是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移植过来的社会意义不言而喻。但任何移植来的法律制度只有融入本国法律体系,在本国的法治机体内成长,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才有可能 ............

书籍插图:
书籍《比较法视野下的慈善信托》 - 插图1
书籍《比较法视野下的慈善信托》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比较法视野下的慈善信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