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军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昨日军统
作者:万千人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304-5010-9
价格:38.00元
目录
CONTENTS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军统的前世今生
一、复兴社——传说中的“十三太保”
二、后来者居上——戴笠执掌特务处
三、特务处的“天敌”——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
四、双峰并峙——“中统”与“军统”
第二章 特务们是怎样练成的
一、军统特务训练的滥觞——“洪公祠特训班”
二、军统特务的“摇篮”——浙江警官学校
军统“三毛”
曾见过孙中山的文强
军统里的外交家萧勃
“浙警”的女特务之一——胡宗南的夫人叶霞翟
“浙警”的女特务之二——军统局唯一的女将军姜毅英
参加工作早就是占便宜
三、电讯专家魏大铭与特务处通讯网的建立
四、生于“八·一三”的战火——“青浦特训班”
第三章 军统三大杀手之“笑面阎罗”王天木
杀手原是检察官
军统“外勤”工作的先驱
张敬尧案
英雄落水当汉奸
给自己下毒药的王子襄
第四章 三大杀手之“辣手书生”陈恭澍
吉鸿昌案
石友三案
殷汝耕案
第五章 特务之“星”闪耀上海第
第六章 蔡孟坚与“顾顺章案”
第七章 惊天大案
日人藏本失踪案
中央党部刺汪案
王亚樵案
杨永泰案
第八章 兵不血刃敉平“两广”
第九章 西安事变
附录:看《潜伏》话“军统”
后记
主要参考资料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一本很随意的书,如果它可以叫做“书”的话。
说随意,并不是指写作的态度,态度决定命运,那岂是可以随意的!
我说的随意,是指写作的方式。
首先是体例,不甚严谨,岂止不严谨,简直就没有体例。
由于这本书最初是网上连载的一个帖子,为了吸引大家每天来看,不得不借鉴评书的某些做法,讲到一个比较关键的地方,不说了,且听下回分解。
但是,我没有袁阔成先生、单田芳先生他们那样的本事,人家也是每次都给你留下一个悬念,还能保证每一段都是半个小时。我不行,所以弄得每一个段落长短参差。
第二,率性而为,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造成枝蔓太多。有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扯进一个不太相关的话题,每每引起大家抗议,但改进不大。主要是个人觉得所谓写作,本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如果设限太多,一“累”了就不爱写了,所以这一点还请大家原谅。
还有的朋友觉得我写得太慢,经常来信敦促。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
一个呢,怨我自己,刻苦有余,奈何才气不足,所以写东西很费劲;再加俗务缠身,每天平均1000字,已经费了牛劲。想当年高阳先生说他每日必写3000字,真是了不起,晚生比不了。
从客观上说,这个题材比较特殊,资料的收集有点困难,颇多的事情众说纷纭。有时候,为了查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东西,比如核实一个生卒年、或是一个籍贯,都要费上一天的工夫。
不过,也正得益于此,笔者可以不谦虚地说,这本小册子中谈到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每个人物口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依据的。
没谱的事,我是绝对不写的。
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些意义的话,那就是这一点了。
万千人
2010年8月
第一章 军统的前世今生
关于军统,我们尽可能讲得轻松些,少讲什么组织沿革啊之类的,那个大家可以去看历史书。
“军统”是个泛称,其前身是复兴社特务处,抗战期间叫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抗战胜利以后改为国防部保密局。至于1949年以后叫什么,那得另外写一本书。
所以,讲“军统”,要从复兴社特务处开始。
一、复兴社——传说中的“十三太保”
这个复兴社,简单地说,是一个忠于蒋介石的组织。
复兴社的成立,最初源于黄埔四期生滕杰的一份《计划书》。其中提到:应该“在无声无息(极端秘密)的原则下,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结合全国文武青年之精英,切实把握民主集权制之原则,来建立一个意志统一、纪律森严、责任分明和行动敏捷”的坚强组织。并希望依靠这个组织,整肃腐败、唤醒民众、抵抗外侮,最终“复兴我中华民族”。
蒋介石看了这份计划书后非常赞赏,复兴社就这样成立了,其宗旨,就是滕杰讲的那几句话,这是明的,实际上,由于这个复兴社整个由黄埔学生组成,自然忠于他们的蒋校长。
滕杰,1905年生,江苏阜宁人,军校四期毕业。
滕杰在军队中主要做政治工作,后来转入政界,他与那些直接带兵打仗的人比起来,不是太知名。但就这一件事,足以让他载入国民党的党史。所以我们在讨论黄埔四期生的时候,除了林彪、胡琏、张灵甫,不要忘了还有这个滕杰。
复兴社的骨干叫干事,也就是传说中的“十三太保”。具体哪13人,说法不一。有说是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括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13人;也有说是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刘健群、潘佑强、郑介民、葛武綮、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杜心如、胡宗南等13人。笔者稍稍倾向于前一种说法。
其实,也许不一定是13个人,也许多、也许少。中国人对有几个数比较偏爱,一个“三”、一个“四”,动不动“三大什么”、“四大什么”,再一个就是“十三”。
还记得“说唐”里边,靠山王杨林手下就有“十三太保”。好汉有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那一伙子人,有没有秦琼我忘了,反正单雄信才排第十六。到了单田芳先生那儿又给改成“十三杰”,可要排名的人又有十四个,否则秦琼排不进去。没办法只好把第十三杰说成是两个人:上首,秦琼;下首,四宝大将尚师徒。
所以排名这个东西就这么回事,都是后人说的。
二、后来者居上——戴笠执掌特务处
复兴社的核心组织,叫力行社——怎么这么复杂!那没办法,历史原本如此。
力行社下面,有诸多机构,其中有一个,就是特务处。
特务处处长,出乎意料地给了戴笠,副处长郑介民(同时兼任侦察科长)。
为什么说出乎意料呢,因为军界、政界最讲资历。戴笠的资历有点浅,你别看他岁数不小了,但在黄埔只是个六期生,郑介民可是二期的。
郑介民一是不愿屈就在戴笠的手下,二也不爱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嫌层次太低,几次找校长,想调工作,都被驳回。
按:戴笠当处长,很多人反对。当时有几个人呼声很高,如桂永清、邓文仪、康泽,也包括郑介民,一水儿的黄埔学长,但最终戴 ............

书籍插图:
书籍《昨日军统》 - 插图1
书籍《昨日军统》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昨日军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