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哲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新大众哲学:全2册/王伟光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
ISBN 978-7-5161-4806-8
Ⅰ.①新… Ⅱ.①王… Ⅲ.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文集 Ⅳ.①B0-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10845号
出版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仲欣
责任校对 董晓月
责任印制 王超
数字编辑 于晓伦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中文域名:中国社科网 010-64070619
发行部 010-8408368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装订 环球印刷(北京)有限公司
版次 2014年9月第1版
印次 2014年9月第1次印刷
开本 650×960 1/16
印张 67.75
字数 768千字
纸书定价 245.00元(全2册)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电话:010-64009791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主|编|简|介
王伟光,教授,哲学博士。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等。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代表作有《利益论》《社会矛盾论》《王伟光讲习录》《王伟光自选集》《哲林漫步》《社会主义通史》等。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前言
20世纪30年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1910—1966年)写过一部脍炙人口的《大众哲学》(最初书名为《哲学讲话》)。该书紧扣时代脉搏,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大众哲学》像一盏明灯,启蒙了成千上万的人们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光阴如梭,《大众哲学》问世迄今已逾八十年。八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却经历着沧桑巨变!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势不可当,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激化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实践的显著变化,呼唤新的哲学思考。以当年“大众哲学”的方式对现实作出世界观方法论的解答,写出适应时代的“新大众哲学”,既是艾思奇生前未竟的夙愿,更是实践的新需要、人民的新期待、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今天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准确判断和反映时代的新变化,进行新的哲学的分析。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我们的时代是资本主义逐步走向灭亡、社会主义逐步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但旧制度的寿终正寝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试看当今世界,通过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的持续抗争,资本主义不再那么明火执仗、赤裸裸地掠夺,而是进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体制的局部调整,运用“巧实力”或金融手段实施统治。资本主义不仅没有马上“死亡”,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活力,然而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导致的衰退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苏东剧变之后,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社会主义中国则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蓬勃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拓,推动共产主义运动始出低谷。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较量、博弈正以一种新的形式全面展开。时代的阶段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整个时代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改变,人类历史的新的社会形态终将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引领时代潮流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实践的理性概括。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关系,给大众提供认识社会历史进程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新视野。《新大众哲学》要准确把握时代变化的实质,引领大众进行新的哲学认知。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科学思考和回答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问题,赋予新的哲学的概括。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全面、深刻地塑造着整个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令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现代资本主义几十年所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几百年,甚至人类社会成千上万年生产力的总和。社会主义中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正在实现赶超式发展。尽管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世界历史理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但当今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影响,仍然提出大量有待回答的哲学之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实践的思想结晶,需要对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发展实践提出的问题给予哲学的新解答。《新大众哲学》要科学总结高新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从总体上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智慧,进行新的哲学解读。
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图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经验,作出新的哲学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一项“全新的事业”。改革已经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推进了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应正视人民大众利益需求的重大变化,探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研究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矛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新大众哲学》在回答重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要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予以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哲学阐释。
编写《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大众哲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