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正面战场——国民党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抗日正面战场——国民党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
作者:肜新春
本书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抗战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正面战场的几个阶段和过程
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作用和价值
正面战场的海、空军作战
正确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第一章 不屈不挠的正面抗战
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一)抗日战争的分析与实力对比
(二)抗战八年的回忆
二、豫西及南京抗日战场
(一)西峡口抗日战场
(二)抗战点滴
三、从南口会战到华南大反攻
四、从平汉路作战到江西作战
五、从保卫武汉到宜昌撤守
六、卸甲坪上敌卸甲
(一)常德会战时的陆军第六十六军
(二)牺牲惨烈的桂南之役
第二章 以弱敌强的布雷海战
一、抗战中海军作战经过
二、保卫大武汉
三、抗战前期布雷工作
四、香港突围与赴美接舰
第三章 不惧牺牲的中日空战
一、中日空战全接触
二、防空作战
三、空战主力部队的成员
第四章 配合正规战的敌后游击战
一、八年抗战中之游击战
二、抗战时期的干训与敌后工作
三、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五章 义勇军及学生军轶事
一、策动东北抗日工作始末
二、广西学生军轶事
第六章 考核县长与训练新兵
一、从考评县长到进入军中
二、练新兵、送新兵
第七章 抗战中有关会战的检讨
一、几次重要战役的检讨
二、对于抗日战役的几点教训
三、战区军风纪见闻
导言
肜新春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与西方战场同样重要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削弱了日军南进的实力,支持了太平洋战场的英美联军对德、意作战。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150余万,约占日军在“二战”中伤亡总数的70%,为赢得战争做出了决定性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坚持抗战,日本军队就会全力南进东南亚与东攻太平洋,欧美各国将无法顺利执行“先欧后亚”战略,全力打败德、意法西斯。在中国的抗日斗争中,以国民党为重要力量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同样重要的贡献。其中,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浴血奋战,不惧牺牲、不畏强敌,尽管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斗争策略,甚至在后一阶段一味妥协退让、丧权失地,由积极抗日转向消极抗日,但其最终没有采取投降的民族气节还是值得肯定的,没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牵制,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无法取得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同样不可能轻松地取得胜利。
抗战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陷入极度混乱状态。为了摆脱危机,首先走上法西斯化的日本、意大利和德国,挑起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从1935年开始,埃塞俄比亚、西班牙抗击法西斯失败,奥地利、捷克不战而亡。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单独发动对英法的闪击战,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被占,法国投降,英国被打得只能困守英伦三岛。希特勒席卷西欧,接着又一路冲到莫斯科城下。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功建立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然而,人多地少、资源稀有的经济禀赋,决定了日本必然走向扩张的道路,进攻路线由朝鲜半岛进入中国东北,进而指向中国大陆。20世纪20年代后,英国因过度扩张导致力量的空洞化,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收缩政策。30年代初,纳粹德国在欧洲扩张,引起了英、美极度恐慌。为避免两线作战,英美对日本在中国的步步进逼妥协让步。国际形势及亚洲格局的变动,为日本提供了在中国扩张的条件,也使其取代中国主宰东亚的野心日益膨胀。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奉行“不抵抗主义”的国民党政权一味退让,希图避免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妥协政策导致了东北沦陷。
在国内,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从北洋军阀时代政治与社会极度动荡向国民党统治日益稳定的过渡,一些狂妄的日本人担心,中国的政治稳定及国力增长,将彻底断送日本占有中国市场的梦想,“这是日本称雄东亚的最后机会”。
1
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大举增兵中国,希望对中国的作战能够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同时打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帜,意在以种族意识平息中、朝等国对其侵略的反抗。有英美为后盾的国民党政权,对日本侵略采取了顽强抵抗的策略。日本明白,英美势力支持是中国不放弃抵抗的动力。1940年,随着德、意、日签署军事同盟条约,轴心国集团形成,《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解决了日本的后顾之忧。于是,日本“南进”政策确定,并终于在东南亚对英美军队发起攻击。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事件,也是出于彻底破坏美国海军实力、使之无力干涉亚洲事务的构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仅以百分之二十的兵力,半年的时间,就可以占领美法英荷隶属下的菲律宾、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南太平洋许多岛屿,英、美、荷军队,节节败退。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孤军抗击日本法西斯达十年之久,日军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可是没有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战,极大地消耗和牵制了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迫使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几年里,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陆军投入到中国战场。
抗战初期,总的形势是对日本有利而对中国不利。看一下中日经济实力的差距。至1937年日本工业可以与英美抗衡,农业则采用西方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而中国现代工业(包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仅占10%,而且“大部分还是手工业”;在农业方面,“几乎全部依靠人力、畜力”。
2

强大的经济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实力。军事上:力量更加悬殊,“1937年,日本已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火炮740门,汽车9500辆,造舰52400吨”。
3

而中国军队除能自制一部分兵器外,所有军舰、飞机、战车、火炮不能自制,都由国外引进。其他日军舰艇、飞机等力量也远远超过中国。因此从总的战争能力看,日本的战争能力要比中国强得多, ............

书籍插图:
书籍《抗日正面战场——国民党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 - 插图1
书籍《抗日正面战场——国民党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抗日正面战场——国民党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