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丛书:客家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代序)
第一章 “客家”之谜
一、湖广填四川
二、汉族中古老而独特的支系
三、外国人眼中的客家人
四、寻根问典说客家
五、客家人的自画像
六、客家人独特的性格特征
第二章 客家渊源
一、“根在中原”
二、逃离战乱,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三、民系大迁徙
第三章 客家人的“原乡情节”
一、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二、千古之谜——客家血液
三、“客家”名词的由来
第四章 客家人在世界上的分布概况
一、中国境内客家人分布概况
二、国外客家人分布概况
三、一亿二千万——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第五章 客家人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首领
二、客家人与黄埔军校
三、客家人与井冈山
第六章 一个充满经营头脑的族群
一、经济领域中崭露头角
二、客家人的金钱观
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
四、客家人的性格特征与商业社会的挑战
五、客家人在创办大企业上尚缺少作为
第七章 客家人中人才济济
一、政治领袖型人才
二、虎炳后世的企业家
三、知识精英
第八章 深刻的危机意识客家人的政治成就
一、客家儿女星光熠熠
二、逃亡与迁徙造就危机感
三、“蛙跳式”的移民生涯
四、战胜苦难 白手起家
五、惨烈的“土客械斗”
六、客家建筑群:“落在群山之中的飞碟”
七、承载所有苦难的客家妇女
八、独特的丧葬习俗——“捡筋”
第九章 相沿成习的“母系社会”
一、世人眼中客家妇女之影像
二、大足之美
三、“吃闲饭”的人
四、天然去雕饰的客家妇女
五、魅力无限的客家山歌
第十章 客家的“处世之道”
一、综观人类迁徙狂潮
二、客家迁徙——亲密合作与交流
三、族群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关键问题
四、客家人和犹太人:两个极为相似的族群
五、犹太人与客家人的价值观
第十一章 客家人旧影回眸
一、土楼与围屋——维系客家血缘关系的社区
二、客家土楼之谜
三、造型奇特功能强大的聚居方式
四、客家的理想秩序和法则
第十二章 客家方言岛——挽救客家话迫在眉睫
一、客家话溯源
二、唐宋余韵 一脉遗留
三、以唐宋汉语为基础,以百越族语为辅助
四、客家山歌与《诗经》之渊源
五、客家土语和南方官话之异同
六、面临失传的语言
第十三章 客家人的未来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聚焦四川客家乡村
主要参考文献
肖平
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历史、考古、民俗、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创作。曾供职于成都博物馆,现供职于成都图书馆。主要著作有《古蜀文明与三星堆文化》《成都的故事》《成都物语》等20余部著作。
肖又尺
男,1989年生于四川成都,先后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现供职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客家人/肖平,肖又尺编著.—成都:天地出版社,2013.6
(巴蜀文化丛书)
ISBN 978-7-5455-0786-7
Ⅰ.①客… Ⅱ.①肖… ②肖… Ⅲ.①客家-民族-文化-研究 Ⅳ.①K28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15176号
KEJIA REN
客家人
肖 平 肖又尺 编著
——阅 读 · 成 长
——
出品人
罗文琦
策划组稿
吴 鸿
责任编辑
吴晓春 程 黎
责任校对
张思秋
封面设计
周 明
封面供图
方全明
责任印制
桑 蓉
出版发行
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成都市三洞桥路12号 邮政编码:610031)
网 址
http://www.tiandiph.com
http://www.天地出版社.com
电子邮箱
tiandicbs@vip.163.com
印 刷
成都蜀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 次
2013年6月第一版
印 次
2013年6月第一次印刷
成 品
尺寸165mm×230mm 1/16
印 张
16
字 数
192千
定 价
30.00元
书 号
ISBN 978-7-5455-0786-7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举报有奖
举报电话:(028)87734639(总编室) 87735359(营销部)
87734601(市场部) 87734632(综合业务部)
购书咨询热线:(028)877346327 87738671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代序)
一
客家人对子女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重视。这种重视已然超越中国漫长岁月所形成的科举应试制,成为一种血脉相依的传统。考察历史,即便处于纷乱的战争年代、相对闭塞的山地环境,客家人也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的努力和追求。可以说,教育问题在客家民系长期的孕育和成长过程中,已然上升为一种崇高。它远离功利、浮华、仕途等一切短期的目的及行为,厚积薄发,纯净得像一缸老酒,一旦揭开盖子,就能香飘十里。
翻开一页页动人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客家英杰早已把这种教育的实质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来,无论是朱德、郭沫若、孙中山还是岭南的黄遵宪,都可称作是客家教育的成功范例。他们无一例外地接受来自土地、传统、母亲、家族、学校的培育,犹如一粒种子,在最艰苦动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同时接受客家先祖们成熟而浩大的光辉照耀,最终成长为民族的英雄。
在讨论客家教育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那样的考察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客家没有真实的了解。事实上,客家教育包含了知识、人格、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生存能力以及永无止境的拼搏精神等内容,是一门言传身教的学说,代代相沿的传统。其中甚至包括对妇女教育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本文下面的论述,将以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岐山村已故村党支部书记、客家人范家礼为例,考察并探究客家教育的形态,以及它所取得的成就。作为范家礼的后代(外孙),我真诚地希望这部真实的客家“家庭教育史”,能给客家学的研究者带来一丝裨益。也以此文,纪念我那辞世十三年的仁慈而伟大的客家外公,同时也纪念我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巴蜀文化丛书:客家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