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白先勇;从台北人到纽约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对谈白先勇
从台北人到纽约客
符立中 著
现代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对谈白先勇:从台北人到纽约客/符立中著.—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8
ISBN 978-7-5143-3917-8
Ⅰ.①对… Ⅱ.①符… Ⅲ.①白先勇-访问记 Ⅳ.①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76645号
对谈白先勇:从台北人到纽约客
作 者
符立中
责任编辑
许君达
出版发行
现代出版社
通讯地址
北京市安定门外安华里504号
邮政编码
100011
电 话
010-64267325 64245264(传真)
网 址
www.1980xd.com
电子邮箱
xiandai@vip.sina.com
印 刷
三河市国新印装有限公司
开 本
710mm*1000mm 1/16
印 张
18
版 次
2015年9月第1版 2015年9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43-3917-8
定 价
43.00元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序:在台大的岁月
白先勇
回想起来,台大四年(1957—1961)可能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进入外文系后,有幸遇到良师益友,启发我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并创办《现代文学》杂志,由此走上终身从事写作的道路。
当时台大文学院的师长,多为饱学之士,影响我最深的,首推夏济安先生。夏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其实是引导我进入文学世界的源头。这是一本高水准、高品位的文学杂志,创作与评论并重,撰稿者以台大外文及中文两系师生为骨干,当然也有不少外稿。我本来在成功大学念水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台南一家书店买到几本《文学杂志》,一下子便兴起了重考台大外文系的念头。当时最大的愿望便是在《文学杂志》上投稿,后来得到夏济安先生的鼓励,如愿以偿,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夏先生深谙“新批评”理论,对文学以及小说创作有极深刻的见解。他的文字观,对于我产生了很大的启蒙作用。此外叶嘉莹先生讲诗、郑骞先生讲词、殷海光先生的逻辑课,都是我在台大求学时期的精神粮食。
傅斯年校长把老北大的好传统带进了台大,一踏进台大校园,迎面而来姹紫嫣红的杜鹃花丛,两旁夹道的大王椰,摇曳生姿,一声傅钟悠悠扬起,整个校园自有一份雍容自在的包容气氛。台大人也因此培养出独立思考,不甘受拘的习性。在那种氛围的孕育下,即使处在当时的戒严时期,我们的心中却没有戒严的尺寸。那时我们一脑子充满了梦想、幻想、理想。一群外文系三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便把《现代文学》办了出来。我们知道傅斯年校长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他创办过《新潮》杂志,是五四运动头角峥嵘的人物。五四文艺运动求新望变的浪漫精神或多或少对我们都有影响,我们是战后成长的第一代,《现代文学》的成员中无论是外省第二代、本省子弟、海外侨生都面临着文化价值巨变的挑战,寻找精神上的新方向,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文学正好给了我们一条精神上的出路,办文学杂志,使我们在台大的日子有了奋斗的目标。
夏济安先生的《文学杂志》无疑是《现代文学》的先驱,《现代文学》基本上延续了《文学杂志》的宗旨,但风格更加新锐、青春。我们都是外文系的学生,不免受当时盛行的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译介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是《现代文学》主要工作之一,我们创刊号推出卡夫卡专辑,已经透露这本杂志的前卫风格了,当然最有意义的是《现代文学》搭出了一个平台,让一群为数甚众富有创作才情的年轻作家耕耘发展: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余光中、叶维廉、王祯和、杜国清、严苏、刘大任、郭松棻、李黎、李渝、余梨华——这些是台大人,还有更大一群校外的青年作者,可以说在60年代崛起的作家,几乎都在《现代文学》上发表过作品,这本杂志一共维持了二十年,中间曾停刊三年。其两项重大成就是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引介到台湾,并培养了大批日后各据一方的作家,对于台湾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代文学》是1960年3月创刊的,5月9日那一天,《现代文学》编辑委员一行十二人,到台大附近一家照相馆去拍下了一张编辑委员会的纪念照,相片中有戴天、方蔚华、林耀福、李欧梵、叶维廉、王文兴、陈次云、陈若曦、欧阳子、刘绍铭、白先勇、张先绪。其中除了刘绍铭、叶维廉外,其余都是同班同学。《现代文学》开始时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同人杂志。因为经费短拙,大小事务全由我们自己动手,同学们轮流骑了脚踏车跑印刷厂、送杂志,我们常在系图书馆、在傅园开编务会议,偶尔到明星咖啡馆去开一次会,就算是奢侈了。那段时期,大家干劲十足,因为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故有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我们毕业后,《现代文学》与台大仍然息息相关。后期的编务由台大中文系当时的助教柯庆明、汪其楣等人接掌。因此,《现代文学》延续了《文学杂志》的传统,由台大中文、外文两系合作担纲。
半个世纪前,在台大求学的日子,因为创办《现代文学》,竟圆了一场让我终生追念的青春梦。
目录
序:在台大的岁月
第一章 百劫红颜
姐姐啊,姐姐!——《游园惊梦》与南方神话的阴性书写
百劫红颜——白先勇、符立中对谈田纳西·威廉斯
田纳西·威廉斯封神榜
第二章 白先勇与《现代文学》
怀念外文系的师长
特载:现代主义文学的追求——外文系求学读书记
喜晤张心漪——谈白先勇、陈若曦与王文兴
《现代文学》群英会
白先勇舞会及《现代文学》五十年
第三章 《台北人》与《纽约客》
怀想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都会传奇(Urban Legend)——张爱玲与白先勇的师承脉络与文学视野
从金大班到尹雪艳——探寻《台北人》的风尘身世
白先勇的秘密花园——浅谈《台北人》与《纽约客》里的音乐密码
第四章 跨世代的青春追寻
为逝去的美造像——白先勇要做唯美版《牡丹亭》
牡丹各表,群芳留香——白先勇历来参与《牡丹亭》的演出阵容
跨世代的青春追寻——《牡丹》与《红楼》
《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庆牡丹群伶赴夜宴,赛兰芳独白续传奇
第五章 赋比《牡丹亭》及《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对谈白先勇;从台北人到纽约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