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_明夷待访录导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国学大讲堂
明夷待访录导读
季学源 桂兴沅 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明夷待访录导读/季学源,桂兴沅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6
(国学大讲堂)
ISBN 978-7-5078-2905-1
Ⅰ.明… Ⅱ.①季…②桂… Ⅲ.①哲学思想—中国—清代②明夷待访录—注释 Ⅳ.B249.3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73165号
明夷待访录导读
著 者
季学源 桂兴沅
责任编辑
郭志男
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
网 址
www.chir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广内印刷厂
开 本
640×940 1/16
字 数
113千字
印 张
12.5
印 数
5000册
版 次
2008年6月 北京第一版
印 次
2008年6月 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78-2905-1/B·67
定 价
25.00元
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黄宗羲反君权思想的历史地位
(代序言)
蔡尚思
黄宗羲在中国思想史上占了两个突出地位:一是他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两部思想史;一是他的《明夷待访录》,为中国古代反君权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古来学者都肯定他在前者的地位,而少肯定他在后者的地位;就是都强调他是思想史家,而少强调他是思想家。我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他在后者的地位比在前者的地位更加重要。现在就来专论和详述其在思想史上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中国思想史中最重大最关键的是君权问题。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最突出的;而最能围绕这个问题去反对它和设法去纠正它的,就是明清间的黄宗羲。我们必须从整个中国君权史来看黄宗羲的中心思想,才能认识他独能击中要害的崇高地位。
中国君权思想史大要如下:
主张对所有君主都必须尽忠尽礼而根本反对“弑父与君”、“犯上作乱”的尊君者,如孔子的尊周天王、鲁哀公、齐简公等。
主张层层选贤上同而不下比者,如墨子的“尚贤”、“尚同”。
主张无为而治的虚君主义者,如《老子》等。
主张为我主义的“无君”者,如杨子。
主张“君民并耕”、自食其力的无君者,如农家许行。
主张贤君反对暴君者,如孟子等。
在孔子忠君思想基础上,主张绝对君权者,如韩非、董仲舒、韩愈、朱熹等。
主张以天下为公而不要以天下为家,应当传贤而不要传子者,如《礼运》的作者和盖宽饶。
主张原始社会时代没有贵贱贫富之分的无君者,如庄子、阮籍、鲍敬言等。
主张“等贵贱,均贫富”者,如从陈胜到钟相等;但他们自己却颇同地主阶级一样有君权思想。
由于想不出办法而归结于“废有司,去县令”者,如邓牧等。他和魏晋时代的玄学家走向同一归宿。
吹捧秦始皇、明太祖者,如李卓吾等。
同在明清间,只要是逐君弑君的都绝对反对者,如王船山。
主张历代皇帝都应当由儒家代表来做者,如曾静。
稍后于黄宗羲,一面大反君权,一面主张天下治乱皆惟君,“身死而君安则死”者,如唐甄。
在清末歌颂秦始皇、明太祖者,如章太炎。
不分汉族与少数民族,对任何君主都反对的民权主义者,如孙中山等。
主张君主立宪者,如维新派。
至于无政府主义派,君主当然在其反对之中。
到民国时代,还有许多遗老、复辟党、帝制派主张不可无君,那就不用多说了。
归纳一下,关于君权问题主要有宗法世袭、选贤让贤、虚君无君等几大派。
这些就是中国思想史上对于君权问题展开争论的内容要点。
我对黄宗羲的代表著作《明夷待访录》一书,发现其最集中的观念就是反君权,实质上是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檄文。它直到清末还为资产阶级民权派所大力宣传,绝不是无因无故的。说也奇怪,近现代学术界对明清间的三大家,最歌颂而多写文章的是王船山;讲到清代学术历史问题,最尊崇也多写文章的是顾炎武;至于论述黄宗羲的,可就远远不如顾、王二人,这未免太不公平了。现在试暂以此书和《留书》一稿为范围,把它大体概括如下:
一、黄氏指出,为公还是为私,是对于为君之职分明与不分明的区别。君的责任远远超过于天下人:他“不以一己之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在义务而不在权利,这才是真正的君主。后世的君主却正相反:“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这样只知权利而不知义务,就成为“天下之大害”了(《原君》)。他又指出古今之君相反的原因在于:“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子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由于做了君主就有了一切,所以人们争来争去都是为了希望能够争到君权。君权的黑幕,被他揭开了!
二、黄氏敢于痛斥后世君主“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原君》)和小儒大官以“君父,天也”(《奄宦上》)的谬论。把君比作至高无上的天和血统关系的父,在封建时代都被认为是万世不易的至理名言。被尊为明清间“三大儒”之一的王船山,在黄氏心目中也只是“小儒”。另一个是顾炎武,他给黄氏书,以为自己著的《日知录》“同于先生者十之六七”。这也不是事实。只反非汉族的君主而不敢反汉族的君主,是顾、王二人所同,而远远不及黄宗羲。
三、元代邓牧《伯牙琴》痛斥君主“竭天下之财以自奉”;黄氏也同样反对后世“人主以天下为家,故以府库之有为已有”(《奄宦上》),“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原君》)。古人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最贵最富都是君主了。这是黄氏所痛恨的。
四、黄氏敢于反对后世“人主之多欲。……视天下为娱乐之具。崇其宫室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学大讲堂_明夷待访录导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