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现行司法职务犯罪治理体系的检讨与反思
一、司法腐败的集体叙事及其后果
二、司法职务犯罪的结构性病源
三、现行司法职务犯罪治理体系的问题反思
四、公共政策与司法职务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
第二章 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共性问题
一、主体范围
二、客观要件
三、徇私舞弊
四、共同犯罪
五、罪数认定
六、犯罪阻却事由
第三章 司法工作人员的犯罪类型(Ⅰ)
一、刑讯逼供罪
二、暴力取证罪
三、虐待被监管人罪
四、徇私枉法罪
五、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六、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
七、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
八、私放在押人员罪
九、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十、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第四章 司法工作人员的犯罪类型(Ⅱ)
一、受贿罪
二、滥用职权罪
三、玩忽职守罪
四、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五、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六、私分罚没财物罪
第五章 司法工作人员的犯罪类型(Ⅲ)
一、非法拘禁罪
二、非法侵入住宅罪
三、非法搜查罪
四、妨害作证罪
五、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第六章 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预防
一、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评估与原因
二、侦查人员犯罪之预防
三、检察人员犯罪之预防
四、审判人员犯罪之预防
五、监管人员犯罪之预防
六、结语
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张明楷等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
ISBN 978-7-300-08858-7
Ⅰ.司…
Ⅱ.张…
Ⅲ.法律工作者-职务犯罪-研究-中国
Ⅳ.D924.11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203821号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
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
张明楷 劳东燕 吴大伟 等 著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  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  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 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河北涿州星河印刷有限公司
规  格 170mm×240mm 16开本    版  次 2008年1月第1版
印  张 21插页2          印  次 2008年1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387000           定  价 3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第一章 现行司法职务犯罪治理体系的检讨与反思
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与司法腐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尽管人们通常所称的司法腐败未必专指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不过,此类犯罪显然触及司法腐败的核心内容,并构成司法腐败的重要表现之一。因而,本章将围绕司法腐败与司法职务犯罪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本章试图表明,对司法腐败的集体叙事导致对它的治理受表达性政治思维的支配。腐败的本质在于公共权力被当作私有财产。在现行治理体系中,司法腐败却单纯被建构为未能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实现刑事惩罚的问题。它的两个特点是强调刑法的事后控制与对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压制。有必要对现行治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强调公共政策对于刑法解释具有指导机能。从惩治腐败的公共政策的角度,应当适度扩张司法职务犯罪的适用范围,在不违背罪刑法定的前提下对相关构成要件做扩大解释。
一、司法腐败的集体叙事及其后果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司法腐败无疑已经超越其他的腐败类型,而成为公众首当其冲关注的问题。用Google和百度搜索“司法腐败”、“教育腐败”、“行政腐败”、“国企腐败”和“军队腐败”等概念发现,与“司法腐败”相关的中文网页,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后四种腐败类型。单纯的网页数据或许无法说明问题的全部,但公众对司法的不满无疑是普遍而真实的,这一点也为两高的“两会”工作报告连续几年的低通过率与学者的问卷调查
〔1〕

所见证。与此同时,诉讼类信访的庞大数量,甚至于法院本身成为被上访对象的事实,更是揭示了中国的司法权威及公信力所存在的危机,表明司法的政治认受性
〔2〕

的流失程度是何等严重。就司法领域而言,政治认受性的指标与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直接相关。实际上,它的流失程度几乎可以与司法的公信力的降低幅度画上等号。
应该说,在诸多的消极因素中,腐败问题对于司法的政治认受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削弱了司法裁判的权威,而且从根本上剥夺了其政治认受性的工具性、情感性与道义性来源。可以肯定的是,信访/上访之所以成为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司法腐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于建嵘指出,从理论上说,信访只是包括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手段之一,而国家的司法救济才是公民权利救济最为主要的形式。但在实践中,民众更多地相信信访这一行政救济手段,并把其作为最后的希望所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地司法腐败导致公民不能得到正常的司法救济是主要原因。在接受其调查的632名农民中,有401位之前就曾向法院起诉,其中法院不予立案的172人,认为法院不依法办事而判决其败诉的220人,认为法院判决胜诉了而没有执行的9人。
〔3〕
从司法腐败成为众矢之的事实本身,人们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公众对司法的信任程度相对较低。那么,能否由此认定司法已成为既有权力结构中最为腐败的部门呢?答案显然是否。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中国外逃的四千多名贪官中,金融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87.5%,其他部门只占约12.5%。
〔4〕
对绝对领导权的畏惧感、对远离生活世界的机关或人物的不了解、对某一方面进行宣传报道的频度、对不同印象(公共服务的范围、行为廉洁性、活动效率、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判断等都有可能成为信任感的基础
〔5〕

............

书籍插图:
书籍《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 - 插图1
书籍《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