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笔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写在前面的话
毛樱桃
我大四最后一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胖虎的父母赴美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走时把家里钥匙交给我,托我浇花喂乌龟。乌龟是胖虎从六岁开始养的,他用一种塑料瓶加铁丝加绳子做成的工具每周去未名湖或者圆明园抓没有小姆哥大的鱼回来给乌龟吃。乌龟就在厕所的水泥地上爬,我头两次上厕所很害怕,后来就对它视而不见了。
整整一个月,我既没浇花也没喂乌龟,冰箱里给乌龟留的肉都被我吃了。我在临时抱佛脚疯狂的划拉我的毕业论文,好不容易写完论文考完试又忙着吃散伙饭跟同学们拥抱告别。花死了一盆,乌龟倒是没事,可能是没事吧,反正我从没正眼瞧过它。
过了一两年,胖虎的妈妈在电话里对他说,乌龟死了,埋在了小区的花园里,母子俩都很难过。我隐约感到乌龟可能是被我害了,它本来就一冬天没吃东西,我又多饿了它一个月,可能落了什么病根吧,但我没工夫想太多,我在忙着念研究生还要转学换专业,我的奖学金不够,我有很多事需要担忧。
我们刚谈恋爱的时候,胖虎对我说,有一种深海里的鱼会自己钓鱼吃。他还说,松鼠会把吃不完的坚果每个咬上一口留个记号,埋在地里做青黄不接时的储备,可到真青黄不接的时候它又记不住每颗果子埋在什么地方,没被找到的种子就发芽了。如果没有松鼠咬那一口有些树的种子永远发不了芽,树知道松鼠的记性不好,它就靠这个来传宗接代呢。我听得很新鲜,也觉得这些新鲜事距离我的生活很远。
一晃十几年过去,我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任何长进,外出旅行前的工作任务一定要堆到最后一天再做,结果出门前整天上网瞎混,出了门倒高度紧张,玩了一天回旅馆还要干活。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有一些新鲜事可以说,我对胖虎说,狐狸洞口常有些拍扁的鼹鼠、咬烂的蛇、风干的负鼠什么的,那是大狐狸出门打猎时留给小狐狸的玩具,狐狸搬家时这些宝贵的玩具都要带着走。我还说,昆虫的雄性生殖器长的可好玩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什么形状都有,好多虫子要靠这些武器把女方前男友留下的精子刮出来然后再合体。我现在知道新鲜事离我们的生活一点也不远,最平常的人和动物身上也有无数奇妙有趣的知识可以挖掘,这些知识远比我大学时的毕业论文和研究生时的奖学金更有意思,如果现在我家厕所里养着一只乌龟,我保证好好喂它认识它了解它,让它教给我它所能教的东西,这算不算长进呢?
1834年达尔文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看到成群的象龟和大蜥蜴,这些从未与人共同进化过的物种天性平和温顺从不知道躲人。达尔文喜欢看一只大蜥蜴往地里钻,快要完全钻进去的时候在后头扽它的尾巴,这时蜥蜴便从洞里噌噌退出来,吃惊的盯着达尔文,好象在说“你揪我尾巴干嘛?”不干嘛,好玩儿呗,这便是我写这些博物馆笔记的初衷。
再有两周我们结婚就已经十一年了,这寥寥几篇已经写出和即将写出的笔记献给被我辜负了的胖虎的乌龟。
波士顿Museum of Fine Arts 埃及展厅
毛樱桃
逛博物馆上瘾是近两年的事,渐渐固定了一套简单行头,长衣长裤防空调,领子稍厚点脖子上挂一天相机便不会觉得累。今年夏天不知不觉多了两样装备,笔和本儿。
我读书和逛博物馆都还远远没达到能融会贯通的程度,所以写的书评都是概括段落大意,但下点笨功夫也会有收获,回想这两年看过的书,凡是概括过段落大意的都比别的书记得清楚些。博物馆笔记也是个备忘的意思。
今年夏天波士顿MFA去了三次,勉强把几个埃及展厅粗看了一遍。以下几个主题是我自己总结的,虽然主要是摘抄展厅介绍,难免有联想跳跃,如果有错误疏漏请指正。
埃及有铜器的历史七千多年,国家统一在五千年前,嬴政灭六国时连新王国时期都早已结束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博物馆细看埃及历史,以前只会盯着木乃伊,主要历史太长想想都晕,另外觉得器物没变化,永远老三样。
的确古埃及文明之稳定持久非常惊人,这是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法老的雕像,公元前2400多年,这雕像的头饰,包括眉心上立起的眼镜蛇和下巴上的假胡子,作为法老指定头饰延续了2500多年。只要想一想,从秦始皇到现在还没有两千五百年。这种雕刻技术也基本保持了两千五百多年没有重大变化。这个雕像的材料叫travertine,中文似乎译成石灰华大理石,在古埃及是普遍使用的建材,很美,像玉,但据说材质较软,刻东西很容易,所以线条能做得这样流畅。到新王国时埃及人开始崇尚花岗岩,那就太硬了,刻出像来线条很粗,估计石匠还累个半死,可能正因为难度大耗工多所以才在皇室贵族中流行吧,所谓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
细看之下固定的传统框架中有许多变化,很有意思。变化来自与外部世界外来文明的接触。这是大金字塔的主人胡夫的母亲的银手镯,镶的蝴蝶部分由青金石(lapis lazuli)做成。我看到这真是大吃一惊。青金石是文艺复兴时欧洲画家极珍视的颜料,比金子贵,用来画圣母的蓝衣,没混出来的画家根本用不起。这种石头产自阿富汗,而胡夫的母亲是距今四千六百年的人,这说明那时从阿富汗到埃及已经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贸易通道。古埃及人相信神的头发是青金石做的,确实是把这种石头奉若神明。银子也很珍贵,金子反倒不那么稀罕,埃及南边的努比亚(今苏丹)有的是金矿。
变化的另一来源是内乱,古埃及有三个所谓“中间时期”,国家分裂南北对打什么的,这时候往往艺术形式变得灵活多样,连民族也丰富起来。古王国时期结束后的第一中间时期,南北方都从努比亚招技术高超的弓箭手来打仗,有的努比亚人娶了埃及老婆从此定居下来。比较下面三块石板,可以感觉到变化。第一块是古王国时期,前2500年,公主Meretites三世的侧脸,只有半张脸,三根手指,微微凸起的蓝色象形文字,高度格式化也很美。第二块是第一中间时期,前2100年,文字和人像都凸起的很高,圆鼓鼓象拿面团搓出来的,颇幼稚有趣。第三块也是第一中间时期,大概是国家分裂后另一个小政权的产物,文字变成凹进去的,大人的发型不一样了,小孩还穿着衣服(古埃及人像中小孩一般裸体),画面四周的框框也很新鲜。可以看出画面是粗糙的,战乱时没工夫精雕细琢,但人们在试验新的造型和色彩搭配。
墓葬品的变化其实是很大的。埃及人很重视死后的吃喝问题,最早时人也都比较实在,要用石头雕出巨大的食物容器,里面放 ............

书籍插图:
书籍《博物馆笔记》 - 插图1
书籍《博物馆笔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博物馆笔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