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事件回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退到“五四”的原点
和会秘辛
巴黎和会的历史真相(上)
巴黎和会的历史真相(下)
巴黎中国留学生及工人反对对德和约签字的经过
青岛交涉失败史
陆徵祥谈和会
和会中的山东问题
中日专使对记者的谈话
现场存真
自彊轩五四日记
五四家书
吴炳湘致王怀庆密电
陆军部驻署宪兵排长白歧昌呈文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
补记北京学界示威以前筹备之情形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
学生界事件昨闻
国耻纪念日之国民大会
被捕学生全体释放
纪事
亲历者忆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
从“五四”到“六三”
北京学界之奋兴
巴黎和会失败拒签约,五四运动终身受冤诬
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何以爆发于民八之五月四日?
我所知道的五四运动
“五四”的回忆与平议
我所记得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之回顾
五四运动之经过及其意义
五四运动之回忆
“五四”之日
芮恩施对于五四运动的观感及其辞职的理由
五四运动当时的情形
五四运动之真相
对“五四”的回忆和感想
火烧曹公馆
五四运动的经过
“我没有一种很激昂的情绪”
我看五四
一九一九年访问北京
从“五四”到“六三”
许德珩先生讲演词
傅孟真先生与五四运动
日本五四
八年“五七”之巷战
留日学生之继起
“五七”大闹东京
驻日代办庄璟珂致政府电文
五四演义
民国通俗演义之五四
五四历史演义
卖国奴之日记
白旗子
新时代的男女
SHANTUNG
山东
告日人书
北京学生告日本国民书
全国学生联合会致日本黎明会书
张继何天炯戴传贤告日本国民书
林长民告日人书
日本人听者
敬告日本国民
中日真正的亲善
附录
附录一 “五四事件回忆”其他篇目
附录二 细说五四
后记 当初的觉悟与今日的应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五四事件回忆:稀见资料 / 陈占彪编.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
ISBN 978-7-108-04956-8
Ⅰ.①五… Ⅱ.①陈… Ⅲ.①五四运动-史料 Ⅳ.①K261.10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61863号
责任编辑 叶 彤
装帧设计 朱丽娜 张 红
责任印制 卢 岳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网 址 www.sdxjpc.com
排版制作 北京红方众文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印 刷 北京市松源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4年5月北京第1版
2014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张37.5
字 数 543千字
印 数 0,001—7,000册
定 价 59.00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Simplified Chinese Copyright©2014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中文简体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片选自朱心佛编:《还我青岛》,上海大商公司1919年版
粤东闲鹤编的《曹汝霖》(华民书社1919年7月再版)封面
大中华国民编的《章宗祥》(爱国社1919年6月再版)封面
陆宗舆像。图片选自《东方杂志》12卷5号,1915年
曹汝霖留居日本时的墨迹。图片选自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年版
曹汝霖住宅“赵家楼”。图片选自《五四运动画册》,广角镜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版
1919年5月4日,学生在东交民巷递呈的致美国公使说帖(部分)。图片选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上)》,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图片选自Millard's Review
, August 2, 1919
图片选自Millard's Review
, August 23, 1919
前言
退到“五四”的原点

距离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的学生爱国运动已经九十五周年了,我们照例得纪念,论理得大纪念。
可是,什么是“五四运动”呢?
五四运动之名自然得自于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为反对日本强占我山东权益的爱国游行。然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五四运动”的范围和意义要远大于此。
这突出地表现在长期以来我们将“五四”数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游行”紧密地捆绑在一起。1931年,罗家伦在口述五四运动时,就从蔡元培掌校时期的北大所引领的“新文化运动”谈起,称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思想变化的结果”。
[1]

后来罗家伦又深切地指出,“五四运动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也广泛地澎湃地由五四运动而扩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贯的精神,就是要使中国现代化”。
[2]

1949年,俞平伯说了类似的意思,他说:“民国八年的五月四日,这个青年学生的运动,从表面上看,因为抗争辱国的外交以直接行动打击北府的官僚们,是政治性的,但它的根底却非常广泛,是社会家庭的改革,文化的鼎新,思想的解放……简直可以说包罗万象,不过在尖端上作一个政治性的爆发而已。”
[3]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五四运动”不再只是指1919年5月4日的学生爱国运动,而是如罗家伦、俞平伯所说的那样包含了此前此后的思想革命、文化反省、社会变革、政治改良、经济自立等内容在内的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
后来,五四运动研究者周策纵先生对“五四运动”下了一个类似的定义。他称,“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这一切都是由以下两方面因素促发的:一方面是由‘二十一条’和巴黎和会的山东决议所激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有一种学习西方、试图从科学和民主的角度重估中国的传统以建设一个新中国的企望”。
[4]

他将五四运动的时段限定在1917年到1921年。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说的“五四运动”和最初所说的仅仅指5月4日学生游行示威的“五四运动”相比时间跨度更长,所涉范围更广,意义更重大,影响更深远。基于“五四运 ............

书籍插图:
书籍《五四事件回忆》 - 插图1
书籍《五四事件回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五四事件回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