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世说新语
出版说明
德行第一
德行第一(白话文)
言语第二
言语第二(白话文)
政事第三
政事第三(白话文)
文学第四
文学第四(白话文)
方正第五
方正第五(白话文)
雅量第六
雅量第六(白话文)
识鉴第七
识鉴第七(白话文)
赏誉第八
赏誉第八(白话文)
品藻第九
品藻第九(白话文)
规箴第十
规箴第十(白话文)
捷悟第十一
捷悟第十一(白话文)
夙惠第十二
夙惠第十二(白话文)
豪爽第十三
豪爽第十三(白话文)
容止第十四
容止第十四(白话文)
自新第十五
自新第十五(白话文)
企羡第十六
企羡第十六(白话文)
伤逝第十七
伤逝第十七(白话文)
栖逸第十八
栖逸第十八(白话文)
贤媛第十九
贤媛第十九(白话文)
术解第二十
术解第二十(白话文)
巧艺第二十一
巧艺第二十一(白话文)
宠礼第二十二
宠礼第二十二(白话文)
任诞第二十三
任诞第二十三(白话文)
简傲第二十四
简傲第二十四(白话文)
排调第二十五
排调第二十五(白话文)
轻诋第二十六
轻诋第二十六(白话文)
假谲第二十七
假谲第二十七(白话文)
黜免第二十八
黜免第二十八(白话文)
俭啬第二十九
俭啬第二十九(白话文)
汰侈第三十
汰侈第三十(白话文)
忿狷第三十一
忿狷第三十一(白话文)
谗险第三十二
谗险第三十二(白话文)
尤悔第三十三
尤悔第三十三(白话文)
纰漏第三十四
纰漏第三十四(白话文)
惑溺第三十五
惑溺第三十五(白话文)
仇隙第三十六
仇隙第三十六(白话文)
世说新语
中华书局
出版说明
《世说新语》是记录中国东汉至南朝刘宋时期士族阶层言行举止风尚与生活轶闻琐事的一部独具特色的文史名著,全书由一千一百多则长短不一的小故事构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对中古时期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及社会思想道德状况等均有涉及,是研究中国魏晋历史文化最重要的原始典籍之一。
《世说新语》署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根据学者考证,该书主体内容采辑旧文,与成书时代相近的《魏晋世语》、《语林》、《魏书》、《高士传》等语句相近,可能是刘义庆门下的文人群体先完成了资料收集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基本一致,应当是经过了作者的细致整理加工。《世说新语》成书后不久,即有活动于南朝齐梁之际的文人刘孝标(462—521)为之作注。刘注旁征博引,引用当时存世的四百多种典籍对《世说新语》原书简略的正文进行补充解说与错讹修订,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论,刘孝标注中所引之书到清朝乾隆时期已经亡佚十分之九,到今天则所失更多。故研究魏晋历史文化的学者均十分推重刘孝标注,认为其具有与裴松之《三国志注》、李善《文选注》等相近的地位。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魏晋士人的生活和思想,也记录了从曹魏到两晋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别相互争权的部分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门阀社会的生活面貌。这些颇为丰富真实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清楚地见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除了清谈外,名士们的魏晋风度也体现在饮酒和隐逸等方面,这些习俗构成了此后历代文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还有在魏晋时盛行的服用药物“五石散”后行散狂语等情况,在《世说新语》中也多次记录,因此鲁迅先生称该书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世说新语》描述的人物涉及帝王、卿相、士庶、僧道、隐士、名媛等数百人,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细部描绘的文学技巧,注重描写人物的形貌、才学、心理,善于表现人物的独特性格,并且能以简洁明快的文笔、含蓄隽永的语言勾画出人物的鲜明形象,这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其中的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明语林》等都是仿《世说新语》之作,称之“世说体”,由此也可反映其巨大的文化原创价值与影响力。
现存最早的《世说新语》版本系1877年在日本京都东寺发现的唐写本残卷,1915年罗振玉曾将此残本影印后在国内出版。宋元时代《世说新语》盛行于世,适逢中国印刷术取得巨大进步,故当时文献中记录的《世说新语》版本多达十余种,其中存世的绍兴本即是今天通行的三卷三十六篇本,由晏殊删定,并经董氏整理。明代《世说新语》版本更多,见诸记录者就有二十六种,还有不少带有著名文人的评点。清代则以翻刻古本和校勘为主,没有出现新的批点本。
本书原文底本采用民国上海涵芬楼影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世说新语》,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以《世说新语》三十六篇为序,各篇之下按底本次序编目排列若干则故事,不再标出卷数;断句参考了中华书局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但部分语句根据译文作者的理解有所调整;白话译文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以避免意译发挥离原书本意太远。另外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该书中涉及东汉到魏晋南朝数百位人物的姓名字号,原文也是将本名与字号、官衔、封号、谥号等前后混用,为了方便有余力的读者从相关工具书中较快检索到感兴趣的人物资料,该人物第一次出现时我们在译文中都用其本名;二是《世说新语》原文叙事精炼简略,但当时人熟悉的很多典故后代读者已很陌生,原作者熟悉的“言外之意”等也湮没难以彰显,故历代学者都有以刘孝标注为基础补正阐释原文的做法,我们的白话译文也沿袭这一传统,原文中未出现而译文中补译出来的信息,往往是依据刘孝标注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补充的,为了不影响读者阅读《世说新语》的连贯性,我们的文言原文部分没有收刘孝标的注,但其注释成果大部分已经吸收进白话译文。希望我们的这些工作,能对广大读者理解这部名著有所帮助,也期待各界方家指出不足。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4年8月 ............

书籍插图:
书籍《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 插图1
书籍《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说新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