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文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
封面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
王元化文稿 上/文学卷
弁 言
王元化(1920—2008)出生于湖北武昌,幼年随父母寓居北平清华园,学生时期投身“一二·九”运动,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进步组织。北平沦陷后南下,1938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期间从事上海文艺通讯总站的组织工作,并任文艺刊物《奔流》《万人月刊》编辑。1941年任上海地下党文委委员、《联合晚报》副刊编辑等职。1947年初被组织派往北平铁道学院任讲师。1948年夏返沪后,在《展望周刊》《地下文萃》杂志负责编辑工作。
1949年建国后任《上海时代》杂志社党总支书记,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1951年后历任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文学科长、上海华东文联筹备处研究室主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市出版局党组成员、市作协党组成员、上海文艺工作者委员会文学处处长。1955年5月因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牵连而遭审查。1960年至1969年在市作协研究室工作。“文革”期间下放“五·七”干校和“五·七”工厂劳动。
“文革”结束后平反恢复名誉。1978年起先后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党组成员、市文联党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学术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首任博士生导师及兼职教授等职。1983年7月至1985年5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1984年起先后兼任上海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长、上海“七五”社科规划小组负责人、上海社科院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顾问、中国作协理事、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等职。期间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常委。
王元化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写作,在其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著述不懈。1998年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同年论文集《思辨随笔》获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突出贡献”荣誉证;200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王元化去世后翌年在上海展览馆举行的“纪念上海解放六十周年主题展”中,被誉为“时代的思想者”,并与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等同列为“城市丰碑 风范长存”。
“王元化同志热爱党,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他实事求是,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朴素,廉洁奉公,严以律己,保持了共产党人良好的政治本色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一生,为先进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他对我国思想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摘自2008年5月16日王元化追悼会上“深切缅怀王元化同志”悼词)
《王元化文稿》分为文学卷、文化卷、思辨卷,三卷内容主要是王元化生前发表过的文字;各卷分列多辑,小标题按选录旨趣所加。
文学卷大体按历时态编列,亦望呈现王元化文艺生涯历程的轨迹。各辑标题为:(第一辑)抗战文艺论与《脚踪》、(第二辑)从《热风》到《地下文萃》、(第三辑)“向着真实”、(第四辑)文学沉思录、(第五辑)马克思主义与新方法论问题、(第六辑)读《文心雕龙》与黑格尔、(第七辑)读莎士比亚与外国文学、(第八辑)清园谈戏录、(第九辑)汪公严与清华校歌、(第十辑)清园书屋笔札。
文化卷所录主要是王元化研讨学术思想文化问题的文章,它们大都写于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初期。各辑标题为:(第一辑)人文精神与千禧年主义、(第二辑)与雅克·德里达对话、(第三辑)马克思与王国维、(第四辑)五四精神与东西文化、(第五辑)读黑格尔与卢梭、(第六辑)理想主义的曲折历程、(第七辑)有关上海文化发展的意见、(第八辑)学者与思想、(第九辑)“走自己的路”。
思辨卷是在《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基础上的改编。删除了原《思辨录》(计377篇)中与本书文学卷及文化卷相重的部分(约130余篇),同时增加了较多新篇(约110余篇);在框架上也作了重新组合,各辑加标题外,大体按时间顺序编列。王元化晚年提倡“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思辨卷亦望有所呈现这一风貌及其历时态。各辑标题为:(第一辑)艺文鉴识(上)、(第二辑)艺文鉴识(下)、(第三辑)美学辨析、(第四辑)名学思辨、(第五辑)文史考释、(第六辑)近现代掌故、(第七辑)传统与反思、(第八辑)学术文化批评、(第九辑)书简。另附王元化历年出版物。
《当代中国思想家文库》总序
俞可平
历史偏爱学问和思想。中国是一个有着浓重“官本位”传统的国家,官大不仅位高权重,似乎学问也大,真理也多。这种“官本位”现象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社会生活的现实。然而,即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历史的偏好也没有改变。中国历史上总共有过332位符合法统登基的皇帝,408位正式称帝的君王,至于那些位极人臣的王公大臣又何止成千上万!这些当年的君王臣子又有几个不曾想名彪千秋?多少人为了青史留名而极尽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之能事?然而,历史却是如此的无情:现在人们能够记住的皇帝和大臣又有几多?我们更多地记住的是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孙子、荀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韩愈、王安石、苏东坡,等等,等等。人们之所以今天还在代代相传地传诵和纪念这些令人敬重的先贤,不是因为他们的官职,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学识,是因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进步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历史的偏爱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进步应当担负的崇高责任。立足当今中国的现实,充分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创造性地传承、改造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文化,推动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正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 ............

书籍插图:
书籍《王元化文稿》 - 插图1
书籍《王元化文稿》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王元化文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