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十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出版前言
出版说明
上辑
文学总略(论文学之界义) 章炳麟
诗教上(论文学与时代) 章学诚
南北文学不同论(论文学与地域) 刘师培
文德(论文学与道德) 章学诚
质性(论文学与性情) 章学诚
下辑
文赋(论制作与体式) 陆机
诗教下(论内容与外形) 章学诚
模拟(论模拟与创造) 刘知幾
叙事(修辞示例) 刘知幾
古文十弊(文病示例) 章学诚
后记
文论十笺
程千帆 撰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文论十笺/程千帆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ISBN 978-7-307-06132-3
Ⅰ.文… Ⅱ.程… Ⅲ.古典文学—文学理论—中国—文集 Ⅳ.I206.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15161号
责任编辑:朱凌云 责任校对:王 建 版式设计:支 笛
出版发行:武汉大学出版社
(430072 武昌 珞珈山)
(电子邮件:wdp4@whu.cdu.cn 网址:www.wdp.com.cn)
印刷:武汉中远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720×980 1/16 印张:18.5 字数:264千字 插页:4
版次:2008年3月第1版 2008年3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7-06132-3/I·335 定价:30.00元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凡购我社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与当地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出版前言
百年武汉大学,走过的是学术传承、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的辉煌路程;世纪珞珈山水,承沐的是学者大师们学术风范、学术精神和学术风格的润泽。在武汉大学发展的不同年代,一批批著名学者和学术大师在这里辛勤耕耘,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他们在学术上精品、上品纷呈,有的在继承传统中开创新论,有的集众家之说而独成一派,也有的学贯中西而独领风骚,还有的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开学术学科先河。所有这些,构成了武汉大学百年学府最深厚、最深刻的学术底蕴。
武汉大学历年累积的学术精品、上品,不仅凸现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学术风格和学术风范,而且也丰富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学术气派和学术精神;不仅深刻反映了武汉大学有过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辉煌的学术成就,而且也从多方面映现了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就。高等学府,自当以学者为敬,以学术为尊,以学风为重;自当在尊重不同学术成就中增进学术繁荣,在包容不同学术观点中提升学术品质。为此,我们纵览武汉大学百年学术源流,取其上品,掬其精华,结集出版,是为《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根深叶茂,实大声洪。山高水长,流风甚美。”这是董必武同志1963年11月为武汉大学校庆题写的诗句,长期以来为武汉大学师生传颂。我们以此诗句为《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的封面题词,实是希望武汉大学留存的那些泽被当时、惠及后人的学术精品、上品,能在现时代得到更为广泛的发扬和传承;实是希望《武汉大学百年名典》这一恢宏的出版工程,能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积累和当代中国学术的繁荣有所建树。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编审委员会
出版说明
程千帆先生的《文论十笺》曾于1942年以《文学发凡》之名刊布,1948年易称《文论要诠》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1983年题曰《文论十笺》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改成简体横排之式出版,200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沿用此名再版,此次因出版《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系列,我社根据2000年版本,在力求保持全书原貌的前提下,对一些文字与句读的明显错误做了订正。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3月
上 辑
文学总略
(论文学之界义)
章炳麟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1〕
。凡文理、文字、文辞皆言文;言其采色发扬,谓之
〔2〕
。以作乐有阕
〔3〕
,施之笔札
〔4〕
,谓之章
〔5〕
。《说文》云:“文,错画也,象交文。”
〔6〕
“章,乐竟为一章。”“
,
也。”“彰,文彰也。”
〔7〕
或谓文章当作
彰,则异议自此起
〔8〕
。《传》曰:“博学于文。”
〔9〕
不可作
。《雅》曰:“出言有章。”
〔10〕
不可作彰。古之言文章者,不专在竹帛讽诵之间。孔子称尧舜“焕乎其有文章”
〔11〕
。盖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谓之文
〔12〕
。八风从律,百度得数,谓之章
〔13〕
。文章者,礼乐之殊称矣。其后转移,施于篇什
〔14〕
。太史公记博士平等议曰:“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15〕
此宁可书作
彰邪
〔16〕
?独以五采彰施五色,有言黻,言黼,言文,言章者
〔17〕
,宜作
彰。然古者或无其字,本以文章引伸
〔18〕
。今欲改文章为
彰者,恶乎冲澹之辞
〔19〕
,而好华叶之语
〔20〕
,违书契记事之本矣
〔21〕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2〕
盖谓不能举典礼,非欲苟润色也
〔23〕
。《易》所以有《文言》者,梁武帝以为文王作易,孔子遵而修之,故曰文言
〔24〕
,非矜其采饰也
〔25〕
。夫命其形质曰文,状其华美曰
,指其起止曰章,道其素绚曰彰
〔26〕
,凡
者必皆成文,凡成文者不皆
〔27〕
。是故搉论文学
〔28〕
,以文字为准,不以
彰为准
〔29〕
。今举诸家之法,商订如左方
〔30〕
:
〔1〕文学一词,先秦已有。《论语·先进篇》:“文学子游、子夏。”《墨子·非命篇》:“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荀、韩诸子书亦有之,而其范围至广,盖一切学术或文化皆属焉。今此所指,则为文字著于竹帛之法式,其封域弇于先秦,而侈于近世抒情美文乃为文学之说。数语盖开宗明义也。
〔2〕《说文》:“
,
也。”段《注》:“有部,‘
,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论十笺 - (EPUB全文下载)